西葫芦因其营养价值高、做法多样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它却是喜温作物。
种植西葫芦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5℃的环境就会造成生长缓慢,在8℃就将停止生长。
因此寒冷的冬季使西葫芦进入种植淡季。
但是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人们对新鲜蔬菜的追求更多了,越冬栽培的西葫芦也能卖出高价。
越冬栽培西葫芦采取的是冬季栽培夏季收获的模式,选择一个耐寒品种在冬季种植,待春季来临后收获大量西葫芦并卖出高价。
那么有哪个品种的西葫芦具备这样的耐寒能力呢?
爱农帮为广大农户推荐几个优质的耐寒西葫芦品种,快来了解吧。
胜寒西葫芦。
爱农帮为大家推荐的这个西葫芦品种以强大的耐寒力著称,那就是“胜寒西葫芦”,它具备优良的耐寒能力同时还有很强健的结瓜力。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成为农户们越冬栽培的优质品种。
虽说西葫芦生活在温暖环境中能长得更好,但是“胜寒西葫芦”却可以接受10-12℃的环境温度而生长,并且可以在间歇性霜冻时保存不受影响。
如若温度再高几度,将会喜上加喜,大幅提升其结瓜数量。
关于结瓜力的问题,“胜寒西葫芦”也被大家赞不绝口。
只要环境适宜,它将以每茎结6-8个果子为目标,甚至可以更多。
“胜寒西葫芦”的果子是能够以长条形状盛开着翠绿色外衣,长22-24厘米粗6厘米,一般情况下每棚都可以达到700-800多个外观完美的果实。
大家肯定很好奇,既然“胜寒西葫芦”耐寒效果这么好,那么它适宜于哪种种植环境呢。
其实“胜寒西葫芦”并不挑剔,北方日光温室、早春凉棚、南方露地,哪里能栽种它都可以生长良好。
推荐种植方法。
“胜寒西葫芦”适合采用高畦覆膜定植的方法来种植,每膜定植一个苗,畦宽1.2-1.5米,行距控制在0.5-1米之间。
这样排放下来的距离便是2行1膜定植,也便于管理。
日光温室还是要有相应的设计的,一般来说,每座日光温室应设置6个拱弓,以这样的间隔进行建设,不仅能确保采光充足,还能提高日光透过率。
每座拱弓宽2米高0.8米,拱弓顶风压在0.18mpa以上,使用2米长0.15毫米聚乙烯薄膜进行覆盖最佳。
白天的时候选晴天将薄膜覆盖严密,晚上需将膜打开通风保持良好流通,降低棚内湿度,促使植物坚持生长状态。
第二天将中午薄膜掀开通风时留下的小缝隙进行封闭保留严密性。
若霜冻天气突袭,将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关闭薄膜,并进行加热,让温室保持25-30℃高温。
为了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有必要进行花粉授粉,增加坐果率,可提高产量。
但是若是条件比较优越,可以人工授粉,也可以采取自然授粉方式进行授粉。
人工授粉手法为取一朵雄花去掉花萼后,在去雌花心里轻轻摸两圈,让花粉沾附在雌蕊上即可完成授粉过程。
采用自然授粉模式时,选好交替结性花和适合授粉搭配的品种,即可达到目的。
施肥工作是保障果实生长良好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4000平米的面积施肥方案为:底肥2500千克尿素、2500公斤有机肥、2500公斤磷酸二铵、2500公斤氯化钾。
目标是让苗木具有坚韧的茎可以支撑住自己的身体;全面发展的根系让土壤中的养分更快的被吸收;强健的新陈代谢体系是保证高产的重要因素;有利害虫入侵还能抵御病虫害的发生,只要做好这几项就能丰产。
越冬栽培注意事项。
关于冬季栽培注意事项就是要保证在7月份左右完成选种任务。
选择壮苗并且60天以下的生长期内特色苗木进行定植,每穴定植一个壮苗就可。
通过前期适应性和后期管理,可以预想未来佳果盛开的景象。
并且购买时要找专业渠道来购买,以保证品质。
为了更好地进行栽培,要保证一定的排灌便利和良好的肥料氧气水的团结性。
研究表明,要想顺利完成越冬栽培,就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措施:包括面整地、增温踩阳、调节土壤pH值、添加有机质肥料等等一系列操作,以增强土壤活性促进植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