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随笔丨不统一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2025年01月12日14:14:03 财经 1500
经济随笔丨不统一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 天天要闻

你还记得,过去,不同品牌国产手机的充电器,曾有着各不相同、五花八门的接口吗?那种不方便,以及慢慢攒了一堆充电器的窘境,你我大概都经历过。后来,国产手机充电器接口基本统一到Type-C上了。利索多了,也节俭多了

你可知道,电商平台之间,原来的“墙”正被一点点拆掉天猫在去年秋天已开通微信支付,京东也已逐步开放接入支付宝。“拆墙”的动作,正在从支付端发展到物流端。

你可发现,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畅通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等,正在全国持续推进中。

经济随笔丨不统一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 天天要闻

这些,都跟一件大事有关: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是当今全球最稀缺的资源

中国有个超大规模市场。14亿人口作为基数,潜力巨大。但如果这个大市场是割裂的,分成一个个零散的小块,彼此之间,规则不统一、设施不联通、监管不协同、要素不流通、经济循环不顺畅,大家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鸡犬相闻却各忙各的,甚至还相互提防,那么,这个大市场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高度重视,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一再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篇开列60条”,其中第6条就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所涉内容650多字,篇幅之长,在各条目中名列前茅。

2025年一开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与大家见面了。内容很多,要义在“五、一、三”里:“五统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一破除,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三维度,“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

经济随笔丨不统一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 天天要闻

过去十余年,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努力不辍、成效明显,但带着问题导向看,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仍存在,制度、规则、监管、设施等不统一仍明显。毋庸讳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

为什么难度大?一在观念,二在利益,三在协同。

构建“大市场”,就意味着要打破“小市场”。它触动观念,更触动利益。央地之间、地方之间、政企之间,难点在此,着力点在此,干好了,亮点也在此。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面对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行业差异,这都是客观实际。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以抄,且探索且向前。它需要政府、市场“两只手”协同配合,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财税体制、统计核算、政绩考核都得一起改,协同推进,完成系统性变革。

经济随笔丨不统一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场 - 天天要闻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印发《指引》的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全国一盘棋,各部门、各地区一起担责,协同上阵。

在《指引》中,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这一节,一口气写进了十个“不得”——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不得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退出和迁移,不得要求经营主体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等等。

这是直奔着最突出的问题去的。

近年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社会共识明显增强,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仍禁而不止,有的甚至花样翻新。唯有继续集中力量攻坚。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十个“不得”之一——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就针对于此。

事实一再证明,发展经济,若各自为政、画地为牢,搞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把14亿人的大市场比喻成一个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加强骨架的连接,疏通血脉、经络,打通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堵点。

广大经营主体最想要的,不是局部、一时的优惠,而是始终都在的公平,遍及四方的畅通。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往期内容推荐:

经济随笔丨稳住、向前,是最好的消息

经济随笔丨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三把钥匙

经济随笔丨村子里的蜗牛与沙漠边的水稻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李冬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又见“清仓卸任”,融通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离任 - 天天要闻

又见“清仓卸任”,融通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离任

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公募行业再失良将。4月30日晚间,融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的原因离任,公告显示她已经在协会办理了变更手续。“女员工因为休产假而暂离岗位,这种情况很常见,等到产假休完后再公告恢复履职就可以。但是因为休产假而离任,这意味着她将彻底离职。”公募业内评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公开资...
73人掌控总资产2868亿,“行走的印钞机”-京沪高铁2037年回本? - 天天要闻

73人掌控总资产2868亿,“行走的印钞机”-京沪高铁2037年回本?

截止到2024年年底,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近4.9万公里,创下世界之最。虽然铁路建设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现状能达到盈利的线路寥寥无几,京沪、京广、京津、沪宁、沪杭、宁杭等极少数的几条高铁线路实现扭亏为盈,这其中京沪高铁处于独一档的存在,被
险资一季度重仓银行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 天天要闻

险资一季度重仓银行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险资的持股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735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为607.98亿股,持股市值达5808.83亿元。(图片来源:东方IC)险资对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和市值均位居首位。截至一季度末,险资持有银行股278.21亿股...
苹果公司面临关税冲击与反垄断裁决,股价下跌 - 天天要闻

苹果公司面临关税冲击与反垄断裁决,股价下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2日,苹果公司(AAPL)在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将在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约9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当日下跌3.74%,收盘价为205.35美元。年初至今,苹果股价累计下跌15.79%,市值蒸发超6000亿美元。东方IC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当前关税税...
“十万到十亿”,《创业有得聊》解码创业者逆袭方程式 - 天天要闻

“十万到十亿”,《创业有得聊》解码创业者逆袭方程式

“十万到十亿”有怎样的商业秘籍?5月4日,创业主题访谈节目《创业有得聊》最新一期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本期节目聚焦“小成本创业”与“残障群体创业”两大主题,由汪涵、郑方一联合主持,邀请果缤纷联合创始人王红伟担任创业导师,与四位年轻创业者
智慧采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进口提速 - 天天要闻

智慧采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进口提速

勐腊海关关员在磨憨国际物流中心对进口老挝水泥进行查验。 供图近日,18辆满载着580.85吨老挝水泥的货车从磨憨公路口岸通关,这是全国首批公路口岸采用智慧采信管理模式进口的水泥。针对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基建物资进口需求量大的实际,昆明海关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推动磨憨口岸成为进口老挝水泥智慧采信试点。昆明海关所...
成大器者,必须经历的三项修炼 - 天天要闻

成大器者,必须经历的三项修炼

导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经历三项的修炼。是哪三项修炼呢?本文与大家探讨。最近,和企业家朋友聊天,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大家都不怎么谈增长目标了,都在说要向内看,做好管理。这是好事。外部环境越困难,就越要向内看,练好基本功。
暴跌712亿!康方生物美国合作方,跌惨了 - 天天要闻

暴跌712亿!康方生物美国合作方,跌惨了

阴霾散去,中国的创新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两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晚期....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在全球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中,中美贸易战一直是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焦点。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NBC)节目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表示“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当前的高关税已经让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贸易往来陷入僵局。这究竟是特朗普的权宜之计,还是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