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靠谱城投集团董事长是如何亲自带头做供应链业务的?

2024年06月24日10:34:03 财经 1947

前几天,受一家区属城投公司邀请去讲国企供应链贸易业务培训。区属企业,相比市属、省属国企,规模比较小。

市场上,不管是省属城投、还是市属城投,把供应链业务做好的非常少,基本上都是搞点人给点钱纯粹为了做大营收,也没有什么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区属城投做供应链业务,其实也一样。

正常情况下,省一级比市属好些,市属比区县好些。

所以,我对这家城投公司培训,只是当个培训而已,说白了,就是挣点小钱而已,也没有什么期待。培训时间定的也非常短,只有半天的时间,其实也讲不出啥出来。

半天时间讲讲啥是供应链业务模式、监管风险、一点业务风险而已。

来参加的领导包括政府国资委的及集团各个部门、供应链子公司、还有一些合作伙伴的人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培训的时候,也非常的顺利,毕竟天天讲,这点事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培训期间也没有跟企业交流什么。

到培训结束之前,其实我对这家企业了解不多,只是知道这家企业是一家区属的城投公司,公司准备从城投转型为产投,这一两年做了一些供应链贸易业务,仅此而已。

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区属城投公司,邀请我一起和领导共进晚餐,喝点小酒再深度交流一下。

这也是我去很多公司培训通行的惯例了,白天培训,晚上和企业喝点小酒,再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希望能够更多的帮助企业,同时也增进我们研究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晚餐前,因为要等几个领导,所以就和城投公司董事长聊了起来,他把目前集团的供应链业务状况、布局等一一告诉我,还有对供应链业务的一些理解,我发现这哥们,真的挺懂业务的,而且布局也非常合理,一个区县级别的城投董事长这么懂业务,其实不多,也让我很诧异。

这与我之前遇到的不管是省属城投还是市属城投董事长区别非常大,之前遇到的董事长都是什么样的?

基本不太了解业务,也不会怎么去布局,基本都是搞几个供应链公司、贸易公司,给点人给点钱,就要营收。我觉得这也符合城投公司的逻辑,毕竟城投公司主要是为了政府搞钱的,也不需要懂那么多业务,做贸易也是为了营收为了融资,并不是真正的发展什么供应链业务。

领导来了,小酒就喝了起来。来这个城市属于沿海城市,平时比较小资,啤酒比较盛行,但是发现,这个地方喝白酒也挺厉害的。喝的高兴都是拿小壶干杯,还好平时经常跟企业喝白酒习惯了,也有一点酒量,要不然当场就得趴下不可。

喝酒结束后,酒桌上一个之前就认识的朋友,非得带我去海边撸串喝点啤酒,搞个二场,实在推脱不掉他的热情,只能跟随。

还别说,在海边,一边撸着串哈着啤酒,看着大海和美女,听着歌,确实挺不错。只是这白酒加上啤酒,脑袋早已晕乎乎的。

这哥们,一看路边有花钱唱歌的,就是一首歌多少钱的那种。为了助兴就把路边唱歌的叫过来唱歌,旁边桌子吃串的美女可能也高兴,也顺便跟着唱起来了,我这哥们一看就来了兴趣,就去跟美女碰杯敬酒。

后来,这哥们喝多了,除了把我们这桌帐结了,还把旁边美女桌的帐也给结了!哈哈哈!

第二天,我们两个再次遇到的时候,大家回忆昨天的事,都觉得好搞笑!

酒确实是个好东西,让人高兴,让人感受到彼此的真诚,让人回味!

第二天早上十点,是被这家城投公司一个员工电话叫醒,因为昨天晚上白酒和啤酒,一场+二场喝的太多了。

打电话的意思是,他们公司再开一个会,董事长邀请我去看看,帮他们给点建议。我抓紧起床洗漱,他们派车来接我去公司。

公司正在召开一个供应链组织能力调整会,一家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公司来讲,看的意思是,这家城投公司聘请这家知名公司做这方面的咨询。

趁机,董事长再一次的全方位的系统的把集团公司的定位、供应链业务的定位、发展状况等,向我进行了介绍,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他们。

期间又进行了一些交流,并对他们的供应链业务组织能力建设给了一些建议。

中午又一起吃了简餐,再一次的深度的交流。

虽然,他们的业务目前做的并没有那么大,未来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觉得,通过我的了解,这家城投公司供应链业务未来可期,许多地方值得其他城投公司或者想好好开展供应链业务的集团公司学习。

今天我把一些这位城投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做法进行了一个总结,供大家参考,即使不能完全复制,最起码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其一,让国资委把城投公司主业增加贸易;

这个集团公司之前主要是城市建设,现在准备从建投转为产投,定位为产业投资+供应链+城市运营。

然后经过国资委审批,把贸易增加到了集团的主业,这样就能有效的规避了监管的风险。

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业务布局,而不是仅限于之前的建投业务局限。

因为建筑行业,大家都知道,下游不管是地方城投还是房地产都没有钱,没法干。所以得找点现金流好的行业才行。

不仅如此,其实他是把投资+供应链两个很好的做了一个组合与协同,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受到数字化和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的影响,单纯的贸易的市场未来空间越来越小,只有供应链+投资+金融+数字,打组合拳,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其二、董事长真研究、懂业务;

之前城投公司的业务模式,基本决定城投公司老大主要搞关系、搞钱,也不需要懂太多业务,因为都是垄断性质的业务。

但是供应链贸易就不一样了,行业、商品、模式,这些都需要了解的。只有了解这些业务,才能知道从那里下手,配置哪些资源,在业务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跟这位董事长聊天,确实是对这些都能娓娓道来。

我以为这哥们之前也是做国企的,一问还不是,他之前一直在政府干,刚来这个公司也没两年,这么懂业务,看来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其三,董事长要把供应链业务做实际;

绝大部分城投公司做供应链贸易,基本上纯粹是为了营收,根本谈不上什么战略和未来,能干一天是一天。

营收这东西把,不管啥国企肯定都得干,但是如果一直干这个,肯定没有未来。毕竟一个企业赖以生存还是要以利润为核心。

而且只为了营收很容易造假,不会给上下游企业,提供什么价值。这样也长久不了。

这个公司董事长要求供应链公司,不能为了营收做虚假贸易,必须是实打实的,上下游有真实的贸易,有货物流动的。

不允许货在仓库里不动,在那瞎转,当然,里面没有风险有利润,真提供了价值除外。

其四、董事长亲自协调集团各个资源为供应链业务赋能;

在一个企业内部,要说内部资源调动,肯定是一把手无意。很多的城投公司,不是没有资源,就是不给供应链公司,嘴上说支持供应链公司,但不给资源,让供应链公司自己去发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说一个上没有产业,下没有渠道,中没有物流,只给点钱给点人,怎么生存和发展?

董事长亲自调动投资部门、投资的金融公司、财务总监等各个内部资源,配合供应链公司做大做强。

我去过很多企业做内训,每次都重点提这个,特别是集团领导都在的时候,建议他们给供应链公司资源。

啥都没有能干啥啊?如果啥都没有,我为啥不自己干,来国企干?不就是看上国企的平台、国企有资源嘛?

其五、董事长亲自带队找业务;

在一个集团里,要说谁的资源最多,肯定是一把手。不管是内部资源还是外部资源。

这个董事长,利用自身资源给供应链公司找业务,包括联合省属、市属、其他大型企业一起合作,亲自去谈。

大家都知道,一把手谈业务,跟其他业务员谈业务,甚至是供应链公司老大谈业务,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董事长资源多,除了供应链业务合作外,还有其他合作的机会。

董事长亲自谈业务,对方也会非常重视,也能证明自己的诚心,合作成功的概率也大。

其六、董事长亲自找知名咨询公司进行供应链组织能力咨询;

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供应链业务都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充分竞争的行业,如果大家模式都一样,拿就只能拼效率。

效率来源于组织,组织来源于机制,机制来源于组织结构、人员的意愿。其实中国供应链行业的头部几个企业,表面上他们有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网络优势,核心是解决了机制问题。

建立其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从而业务风险也会降低。

组织能力,解决不了,国企供应链业务发展不了,这也是制约国企供应链公司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虽然,国企在这方面突破,有点难。但如何想做大,一定要想办法在这方面进行突破。

其七,在小品种上,多投入资源;

很多国企供应链公司都是干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品种,例如钢铁、煤炭、玉米、冻肉等,但是这些行业竞争也非常的激烈。

最关键的这些品种,没有延伸性,做多久很难做出在产业上有一定的话语权,成为这个行业的组织者。

但是小品种就不一样,很多人会忽视。

其实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再小的品种如果能做到头部,规模也不小。

其实,不仅这个行业,其他的商业,也是这个规律,未来是一个分化的市场,都是越来约细分,做全国人民的生意,难度越来越大了。

其八、找了银行专业团队负责供应链业务;

我一直支持国企供应链公司,最少要找一到二个之前在银行从事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人,充实到公司的团队里。国企的供应链贸易业务,主要挣资金的钱,其底层逻辑还是供应链金融。

在中国,做金融信贷业务,最专业的机构一定是银行,肯能有人会说,银行的业务也不是干的一地鸡毛嘛,烂账一大堆,这个确实是。其一,银行出坏账是正常的,只要收益覆盖着成本就可以。其二,银行的一些坏账很多跟监管部门考核及政府股东瞎指挥有一定关系。

银行是最重视风险管理的,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国企供应链公司完全可以借鉴。

这种董事长,就找了一之前做银行干过很多年对公业务的人来负责供应链业务。

业务不能说多干多少,但最起码能够把整个风险体系建立起来。

我之前去西部一个供应链公司培训,就是整个团队是银行出身,做的确实很好。

其九,做大朋友圈;

国务院关于供应链的概念就突出了资源整合,协同各方主体来实现降本增效体质的目的,靠自己是不行的,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想干成大事,必须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把朋友圈做大,来实现共赢!

所以,董事长把各路有资源、有优势、靠谱的人,包括民企都拉过来,与他们合作,合作不限于供应链单一形式,共同投资、一起合伙做生意、、都可以。

穷人家的孩子才靠自己,富人家的孩子都是靠与别人合作,一起做大的。

其十,不要违背人性

人性,是一直我研究的重点,听过我风险管理课程的人都知道,我的课件里非常醒目的说:要相信人性,而不是相信人。

我们研究院,我还起了一个别名:五道口人性研究院!

董事长跟我说过几次,不要违背人性做事,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不能违背。

只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点,才能成事。别人才有可能与你合作,才能一起互相成就。包括自己的领导、下属、合作伙伴、、、

违背人性的事长久不了。

过去我们有句话:

得道者多助、是道者寡助!

我们党的思想: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集团一把手董事长,不亲自下场,只靠一个小供应链公司自己去闯,闯不出啥名堂出来,能活着都已经不错了。

很多人还在那天天吹糊要学习什么象屿建发、物产中大,都是瞎喊,老大都不亲自下场,学毛线啊!

一个靠谱城投集团董事长是如何亲自带头做供应链业务的? - 天天要闻

一个靠谱城投集团董事长是如何亲自带头做供应链业务的?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400亿海航控股股价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增 - 天天要闻

400亿海航控股股价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增

红星资本局6月28日消息,今日收盘,海航控股(600221.SH)股价逼近1元,报1.02元/股,跌6.42%,市值为440.8亿元。其实,在6月26日,海航控股盘中一度放量闪崩跌停,报1.05元/股,股价创约15年半新低。就在6月26日前一天,6月25日海航控股发布了“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不过提振股价的效果暂时不明显。图据同花顺6月以来,...
A股IPO停滞,欣旺达动力赴港上市? - 天天要闻

A股IPO停滞,欣旺达动力赴港上市?

【 偏偏在欣旺达动力业绩表现刚有好转之时,A股IPO市场监管政策开始不断收紧。】撰文 | 宏海出品 | 星球储能所2023年下半年开始,A股IPO上市审查政策开始收紧。
企业违法所得591元被罚1863万,官方:该企业过亿资金流入地下钱庄 - 天天要闻

企业违法所得591元被罚1863万,官方:该企业过亿资金流入地下钱庄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公示一份罚单,青岛一家企业因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被罚款1863.8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91.63元。该处罚信息引发广泛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分局罚单(官网截图)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人士回应介绍,该公司是一家“假外资”空壳公司,违法涉案金额过亿,均快速流入地下...
潍坊银行:个人线上化贷款产品进行升级调整 - 天天要闻

潍坊银行:个人线上化贷款产品进行升级调整

6月28日,潍坊银行发布关于个人线上化贷款产品升级调整的公告,为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该行信好贷、房好e贷、税好e贷、潍菁贷、惠民贷(经营)、惠农贷(经营)、即时贷模式产品、线上支用的爱家系列综合消费贷款等个人贷款产品自2024年6月26日
每周回顾|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纯债基金年化10%收益背后藏隐忧 - 天天要闻

每周回顾|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纯债基金年化10%收益背后藏隐忧

一、行业宏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涉事证券发行人、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被罚,彰显出监管部门惩治财务造假的决心。最高法明确指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财务造假案件审判质量,扎实推进投资者权益保护,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一...
中欧高层谈完后,欧盟“略微”下调对华拟议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欧高层谈完后,欧盟“略微”下调对华拟议关税

在中欧两国高层谈完之后,欧盟下调了对华加征关税的税率但不多,不到24小时,我商务部又出手了。 距离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正式施行的日子越来越近后,近两周,中欧双方高层也展开了密集地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