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2024年05月16日09:30:17 财经 1518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ZL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市值不足百亿的“小银行”张家港行的“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最新的年报未能拿出超出行业的突出表现,相反,几个关键业绩指标都变坏了。与此同时,这家银行2500多名员工的人均薪酬一年中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显得相当与众不同。

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家港行”,002839.SZ)作为长三角地区区域性商业银行及本土唯一的一级法人银行,深耕本土多年,与当地政府、企业及居民保持天然的紧密关系,具有极强的地缘人脉优势。

张家港行目前下设1家总行直属营业部、3家异地分行(南通分行、无锡分行、苏州分行)、42家支行(其中:张家港25家,江苏省内其他地区15家,江苏省外1家,社区支行1家)。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5.41亿元,同比下降5.93%,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增长6.24%。营业收入近五年来首次下降。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梳理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后我们发现,张家港行在运营上出现了多个令人担忧的转坏变化: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42.3%,这让该行本就落后巨多的高获利业务差距更大,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为客观因素,但其内部业务结构调整亦是原因之一。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图源:公司公告

2、利息净收入下滑,占总营收89%的第一大收入2023年出现了近5年中第一次下降,幅度为-1.34%。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图源:公司公告

3、不良贷款率上升,从2022年的0.89%增至0.94%,这又是一个连续下降8年的指标首次上升。贷款质量下降对张家港行的盈利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另外因债券交易账户规模减少,投资收益同比下滑31.91%。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图源:公司公告

4、拨备覆盖率下降,从2022年的520.41%降至2023年的424.23%,下降了95.86%。显然,张家港行拨备覆盖率的快速下降意味着银行正在经历更高的不良贷款比率,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覆盖这些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

5、净息差NIM)收窄,2023年公司NIM为1.99%,较2022年收窄26%,这一收窄幅度也是张家港行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6、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6.04%、28.5%、34.18%。这项数据在2021年尚可保持较低位置;但自2022年起,便开始较大幅度增长。“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上升可能表明该银行的贷款组合中出现了更多的风险,这可能导致银行的信贷损失增加。”

显然,连续两年大幅度的转坏是非常值得投资者重视的趋势。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7、不仅如此,张家港行的逾期贷款情况也并不乐观。年报显示张江港行的逾期贷款合计金额为21.64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14.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4%。同时,逾期91天-360天贷款由4.17亿元增加至6.46亿元,逾期三年以上贷款由1400万元增加至1900万元。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数据来源:Wind

8、薪酬上升,2023年张家港行支付职工薪酬10.39亿元,同比增长11.24%,截目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2557人,人均收入40.63万元。在营收下降的同时薪酬却上了一个台阶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看财报|张家港行收入近五年首次下滑 员工收入不降反升 - 天天要闻

上述数据的变化都在提醒该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措施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措施来降低风险。另外同业市场竞争加剧,国有大行客群下沉力度加大,小微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超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形成对张家港行盈利能力的打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龙江证监局对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黑龙江证监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宝岛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偿还向哈尔滨湖时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双笙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