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2024年04月24日10:55:32 财经 1816

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扛把子特斯拉在4月23日美股收盘后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此前,市场已经预期特斯拉无法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没想到实际给出的财务数据比预期还要差。

2020年特斯拉首次盈利,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特斯拉像被马斯克施加了魔法一样在挣钱的道路上一路狂飙,在去年第四季度录得79.3亿美元的单季度历史最高净利润。可进入2024年后马斯克的魔法失灵了,特斯拉遭遇营收、毛利率、净利润“三降”。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利润环比下滑超八成,毛利率持续走低

2024年1-3月特斯拉的汽车收入为173.8亿美元,加上储能以及服务收入共计213亿美元,同比下滑9%、环比下滑15.4%。如果说营收下滑不算明显的话,特斯拉一季度的净利润就只能用“灾难”二字来形容了。

今年前三个月特斯拉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1.3亿美元,去年同期达到了25.1亿美元,上个季度则为79.3亿美元。换言之,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55%、环比下滑86%。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同时一直让特斯拉引以为豪的毛利率还在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达到过25.1%,之后不断下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连续下滑了6个季度至17.4%。

马斯克曾经说过要让所有人买得起特斯拉,如果没人买说明价格太贵了,得降价。他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一体压铸技术有效降低了特斯拉的成本,高毛利率让特斯拉打得起价格战哪怕售价下降也能赚钱。

现在的情况可能超出了马斯克的预期,特斯拉降了几次价格后发现中国的电动车制造商完全能跟上节奏,结果毛利率跌了不少可不见销量提升。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一季度销量下滑与裁员“两翼齐飞”

导致特斯拉“三降”(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的罪魁祸首是交付量的减少。

2023年特斯拉累计交付了超过180万辆电动车,勉强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今年的目标是多少呢?特斯拉罕见地没有在财报中披露,只是表示2024年的车辆增速将“明显”低于2023年。

一季度的交付量数据出来后我觉得纳马斯克和还是高估了自己,特斯拉面临的可能不是交付量增速放缓而是负增长。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为38.68万辆,同比下降9%的同时时隔多个季度交付量首次跌破40万辆大关。

交付量下滑不仅意味着营业收入的下降,制造业具有极强的规模效应,大量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销量的提升在分摊至每一件商品时下降,相反,则会提高。特斯拉正在面临规模效应消退的尴尬,加上连续下调售价,利润率不断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为了节约成本特斯拉开始裁员,预计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也就是1.4万人。中国这边曝出的裁员方案是N+3,人数未知,已经的裁员数据为在加州裁3000人、德州2688人、德国工厂则是裁撤400个工作岗位。

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严重与裁员的关系很大,市场担心特斯拉后继乏力,毕竟扩张中的企业需要雇佣更多员工,只有收缩的企业才会大规模裁员。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老车型卖不动了,马斯克用新车型为投资者“画饼”?

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Model 3还是Model Y均是现象级的电动汽车,经常荣登单车型全球销售榜的首位。

不过,再好的东西看久了也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苹果的手机款式虽然少但人家至少一年发布一款新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汽车同智能手机有一定的相似性,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才能激发市场活力。

特斯拉也不是完全躺在两款“顶流”车型上,电动皮卡的推出让市场眼前一亮,但Cybertruck的产能问题让特斯拉头疼不已,特殊的制造工艺使得产车过程极度缓慢,难以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在Model 3和Model Y逐渐老去,Cybertruck产能不足的情况下特斯拉急需新车型救场,只有新故事才可能让资本市场重新认可,股价恢复高位。马斯克也正是这么做的。

按理说这份不尽如人意的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的股价应该大跌,可盘后交易数据显示特斯拉的股价飙升13%以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马斯克给投资者画了两个饼。第一个是“小饼”,特斯拉发布了高性能版Model 3,美国市场售价为5.3万美元,由于购置该款车可以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导致新的高性能版Model 3比老的长续航版的实际到手价格还要便宜。

虽然还是老车型,但新版本的推出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利润下滑超80%、裁员1.4万人,马斯克魔法失灵,新车能救特斯拉? - 天天要闻

更大的饼则是财报中透露了真正的新车型即将到来。特斯拉提到公司已经更新未来的车型阵容,提前了新车型的推出时间,新车型包括了更多经济实惠的型号,能在与现有车型相同的生产线上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原本宣布202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新车型,提前意味着明年上半年甚至今年下半年就能看到特斯拉的实惠型车型,Model Q也好、Model 2也罢,代号不是关键,只要推出新的更便宜的车型,那么确实可能为特斯拉带来一波新的消费高峰。这是特斯拉糟糕的一季度业绩公布后股价不跌反涨的最重要原因。

鉴于Model 3和Model Y的成功,特斯拉廉价车型满足了资本市场需要的故事,投资者彷佛看到了美好的前景,不得不说这个饼画得是真棒。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部分工厂停产员工投诉,娃哈哈回应来了:调整优化产销布局,是向内改革的短期阵痛 - 天天要闻

部分工厂停产员工投诉,娃哈哈回应来了:调整优化产销布局,是向内改革的短期阵痛

红星资本局5月15日消息,今日,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娃哈哈”)两位一线生产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车间从2月16日开始停产,收入有所缩减,但多次与公司沟通目前仍未达成一致。5月15日,娃哈哈对红星资本局回应称,停工停产与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有关。最近出现的员工劳动合同转签、投诉等一系列现象,是...
鲍威尔:未来通胀波动加剧 美国或迎持久供应冲击期 - 天天要闻

鲍威尔:未来通胀波动加剧 美国或迎持久供应冲击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资料图)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上发表讲话。鲍威尔称,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美国可能正在进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持久的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根据过去五年的经验,重新审视战...
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9%;香港与科威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 天天要闻

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9%;香港与科威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梦妤|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NO.1 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9%“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5月15日消息,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点评: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外...
关心:娃哈哈正变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嘘 - 天天要闻

关心:娃哈哈正变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娃哈哈最近舆情不断,此时距离宗庆后去世仅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来,娃哈哈接连陷入产品质量争议、员工维权风波、内部管理动荡以及品牌战略失误等危机,与我们印象中的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相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嘘。
《求是》杂志评论员:稳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 天天要闻

《求是》杂志评论员:稳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稳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求是》杂志评论员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滋长,世界经贸秩序遭遇重大挑战。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
一上市公司,涉康得新证券虚假陈述! - 天天要闻

一上市公司,涉康得新证券虚假陈述!

【导读】中国化学孙公司涉康得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 5月15日,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学)发布公告称,孙公司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鼎宁波)近日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获悉赛鼎宁波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
黄金还能涨多久?普通人该如何抉择 - 天天要闻

黄金还能涨多久?普通人该如何抉择

最近黄金价格那叫一个跌宕起伏,跟坐过山车似的。今天咱就来唠唠,这黄金到底还能涨多久,咱普通老百姓又该咋整。一、黄金价格近期走势回顾2025年开年,国际金价就一路狂飙,冲破2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国内金饰价格也不甘示弱,一度突破830元
前4个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43.6亿元 - 天天要闻

前4个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43.6亿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以来,“两重”建设水利重大项目加快实施,1至4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43.6亿元,水利投资规模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