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2024年03月30日19:15:04 财经 1915

中美经济战争序幕拉开,炒作“外资撤离中国”,是何意图?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近期,我国吸收外资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趋势,这立即引发了一些外媒的炒作,他们纷纷宣称“外资正在撤离中国”,“中国不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中国投资环境日趋恶劣”,并渲染在华投资的各种“风险”,试图唱衰中国经济。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引资态势和未来前景呢?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外企撤资”谣言如何诞生

最近,听说我国在外资引进这块儿的数据好像有点下滑,而这个“下滑”我要重点跟大家解释一下,因为谣言就是这么起来的,西方媒体在这里玩了一个春秋笔法。

这所谓的“下滑”是指增长下滑,这就好比,你开超市之前每天都能月入1000元,但就今天收入下滑了20元,只收到980元,实际上你还是盈利的。

但在西方的炒作下这就成了你倒闭的前兆,而这种叙述方式就是西方常用的春秋笔法,目的就是拼命地渲染在华投资的风险,想把整个中国经济说成是“即将坍塌的危房”。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其实几乎外媒每年都会炒作“外资要撤出中国”,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这个事情其实是挺复杂的,有好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它们。

现在的中国正好在转型过程中,好多低端中下游的外资企业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决定调整它们的投资策略跑路。

但是呢,不能就这样简单地认为所有的外资企业都想逃跑,实际上,还有很多外资企业还是很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和机会,会继续大力投资中国。

其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因素,有时候一些国外媒体炒作“外资撤出中国”,可能也是受了这个的影响。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它们可能会为了符合某些政治立场或者满足某些利益的需要,故意挑选一些新闻来解读,误导人们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看法。

所以,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咱们可别被骗了,得冷静思考,认真权衡这些消息的真假和靠谱程度。

再说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压力,还有那些需要点击率、人气等等商业利益的因素,也可能让一些国外媒体捏造出“外资想要逃跑”的假象来。

这些媒体为了博取关注,可能会选择一些比较能引起争论的新闻来播报,完全不管那个新闻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不是公平公正的。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其实说实话,我国其实还是全世界最吸引人的投资地方之一,这一点我会放在下面讲。

我国有着世界最大的市场,完善的产业结构,优秀的人才资源和优美宜居以及营商环境,这些都是中国对外资企业有着无可抵挡魅力的原因。

而且,咱们国家政府从没停下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脚步,还加紧跟其他各个国家搞贸易合作,给外资企业提供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赚钱机会。

所以,咱们得理智看待外资流动的情况和原因,别跟着那些毫无证据的外媒节奏和叙事逻辑走。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实际情况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的相关媒体,特意向权威部门的领导们问了个究竟,同时还跟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商业协会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地交谈。

实际上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中国新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又多达53,766家,比之前同期整整提高了39.7%。

这么显著的增长也证明了西方媒体炒作是一回事,而企业用脚投票是另一回事,这怎么了这就是他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充满信心的证明。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虽然整体来看,实际使用的外来投资金额是稍微下滑了8%,变成了11,339.1亿元,但这些其实都是因为新冠疫情留下的“疤痕效应”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搞出来的。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的司长朱冰详细地解释过,之前的疫情导致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和招商考察交流之类的活动都受到了限制,这样外商要来投资,尤其是那些新的项目,那就得多忙活一阵子了。

项目从启动到建立公司,找地方建厂、然后真正投入生产,有时候甚至会拖好几年才能完成,这样一来,实到外资的数据自然也就跟着拖后腿了。

另外,有些国家还想着把自家的产业和钱都收回来,出台各种各样的涉华投资限制措施,这也给正常的跨国投资带来了不少困扰。

看看现在全球经济正艰难地复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高利率都对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就拿去年来说吧,虽然全球的国外直接投资总体上还是增长的,但如果剔除了一些中间环节的投资,实际上投资的数量反而下降了18%。

在这个全球跨国投资热度低的情况下,咱们中国下功夫引进来的那些资金还能算是相当不错了。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实际上,咱们中国吸引的外资总额还一直保持在历史最高的水平,从2020年开始,咱们中国引入的外资(包括金融类型的投资)总计首次超过一万亿人民币,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保持稳定增长。

就连到了2023年,外资引入还是保持了一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这已经是历史上排名第三的记录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咱们中国引进来的外资结构一直在不断优化。

比如在2023年,高科技产业引入的外资就占到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7.3%,比起2022年还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也是历史上从未见过的。

德国审计师事务所的中国区主席蒋颖就曾说过:“我们和世界上很多的客户聊天时发现,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的市场和全球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仍然是吸引全球投资的人气之星。”

关于那些质疑“中国投资环境变差”的声音,我国之前为了改善实在是花了大力气,政府给政策大力支持,一直在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最好的经商环境。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根据北京国际贸易促进会发布的那份《2023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可以看出,被问卷调查的各家企业对于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总得分竟然高达4.36分(满分可是打5分),而且几乎有90%的企业都表示很满意或者更高程度的赞赏。

最近一份来自中国美国商会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也显示出,被调查的企业们在去年全年财务状况相较于上一年也有了进步,而且还对未来两年的生意发展抱有着更加乐观的期望。

甚至有约50%的受访企业把中国排进了全球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中。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春风”袭来,外企持续加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坚持,不停拓展发展产业,政府也特别注重让外国投资企业能做到愿意来,到留下来,再到一起发展。

比如如今我国的手机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这些都是外资在中国长期投资之后,为我国后续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国政府在各种场合下不遗余力地推动外资工作,一点点推出有利于提高经营环境质量的新政策。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外资24条”里高达60%以上的政策措施都已经被顺利实施或者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

这个成绩放眼全球都是十分亮眼,不仅展现出咱们中国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还显示出中国努力实践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诺的诚意。

而我国的行政效率在这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现在几乎每个地方,每个部门都能严格执行这些政策,外国投资企业也能深深感受到我国政府在打造稳健、公正、有前瞻性的经营环境方面作出的努力。

这段时间以来,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全球各国的外资企业都持续看好我们投资热土的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纷纷大量增加他们在中国的投资。

外资撤离我国,西方的误读和妖魔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 天天要闻

今年,已经有不少外资新项目签好了合约或者已经开工建设了,仅仅在开年1月这个月份,全国新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就达到了惊人的4588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4.4%之多。

据官方报道,到2024年,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举措也会在紧张筹备和执行当中,其中有不少欧美来华的新投资者,他们都对此可是抱有很高的期待。

他觉得,通过简化行政手续、节省企业开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的方式,咱们中国一定是目前世界最好的投资市场之一,从而进一步壮大我们的产业规模。

这无疑将为咱们经济的繁荣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出“投资中国”这个招牌的正面形象。

信息来源:

《炒作“外资撤离中国”是何意图?郑永年:西方在打“中国经济认知战”》 环球网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再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业内:可以密切关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 - 天天要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再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业内:可以密切关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

每经记者:赵景致    每经编辑:马子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在昨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3关口,创年内新低后,今日盘中再次突破了这个关键点位。从走势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本月初开始走弱。截至6月27日19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29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
货基收益率跌破1.5%,能否稳住? - 天天要闻

货基收益率跌破1.5%,能否稳住?

今年以来,随着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持续走低,“余额宝”“现金宝”等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行。截至6月26日,证监会确认的13只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回报平均收益率为1.5275%,已逼近1.5%关口,个别货币基金跌破1.5%。
泰隆银行在沪网点首设贵金属服务专区 - 天天要闻

泰隆银行在沪网点首设贵金属服务专区

图说:泰隆银行在上海的首个贵金属服务专区开门迎客 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6月26日,泰隆银行在上海的首个贵金属服务专区在其松江支行正式开门迎客。泰隆银行上海松江支行行长罗毅在开业致辞中表示,泰隆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拥有遍布多个省份的分支机构和员工,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加密货币:金融领域的未来走向 - 天天要闻

加密货币:金融领域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讨论。从科技爱好者到普罗大众,再至主流金融机构,均在深入探寻这种新型数字货币所蕴含的潜力以及产生的影响。
最新确认:大涨!杭州人抓紧,今晚或创今年最大涨幅! - 天天要闻

最新确认:大涨!杭州人抓紧,今晚或创今年最大涨幅!

今晚即将迎来新一轮油价调整。继上一次大跌之后,这次油价将大涨。据金联创最新测算,今晚很可能创下今年以来最大一次涨幅。小伙伴们互相提醒下,今天如果经过加油站,不妨提前加加满,也可以省一笔小钱。本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金联创分析指出,一方面,随着市场进入夏季出行旺季,投资者以及市场机...
更轻薄更坚固,质感类似玻璃!小米15 Pro的机身材质为玻纤? - 天天要闻

更轻薄更坚固,质感类似玻璃!小米15 Pro的机身材质为玻纤?

为了保证手机的质感,目前旗舰机的后壳大都采用了玻璃材质,而玻璃虽然带来了好的质感,但是坚固度一般,也就是不耐摔,同时玻璃也比较重。为了解决不耐摔的问题,目前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发展晶体玻璃,比如小米的龙晶玻璃、苹果的超瓷晶玻璃、魅族的泰坦玻璃等等,将玻璃的坚固性提
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压实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 天天要闻

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压实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中研网草案二审稿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相关规定方面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和补充,这些举措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并压实风险处置责任,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