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讯,3月19日,上海鹰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峰电子)披露了关于第三轮问询函的回复,并更新了招股书。2024年以来,公司已经连续回复了两轮问询,离上会进程更近一步。
图片来源:IC网
鹰峰电子对比亚迪存在一定依赖,2023年对其销售下降,公司业绩预估下滑。公司存在股权代持、出资后股东借款等行为,在挂牌期间内并未进行披露。
借钱出资后股东借款 股权代持引诉讼
鹰峰电子是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国内领军企业之一,从事电容、电感、母排、电阻等被动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工业自动化等电力电子领域。
2003年9月,鹰峰电子前身鹰峰有限设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由洪英杰、张凤山和孟繁江三人出资,持股比例分别为75%、15%和10%。
2006年1月,孟繁江退出,洪张二人增资。在不增加股东的情况下,二人接连增资三次。最后一次为2009年6月,鹰峰有限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1000万元,其中洪英杰认缴435万元,张凤山认缴65万元。此次变更后,股权结构如下:
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次实缴资本500万元的资金源于洪张二人向第三方的借款。验资程序完成后,鹰峰有限又将上述500万元借于二人用于偿还第三方借款,由此形成洪英杰、张凤山对公司负有500万元的债务。直到2010年7月,二人才以银行转账及现金方式清偿完毕对公司负有的该等债务。
当被问及“前述出资瑕疵的影响,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及本次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时,鹰峰电子表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前述行为产生的原因系在增资资金缺乏的背景下,股东通过第三方借款取得资金来源,再通过向公司借款归还第三方的款项,形成了股东向鹰峰有限的关联借款,股东洪英杰、张凤山已经以支付货币资金方式归还了上述关联借款,未损害鹰峰有限的权益。
随后,鹰峰有限继续增资引入外部投资者,2016年5月整体变更为鹰峰电子;同年12月27日,鹰峰电子正式在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022年4月,鹰峰电子终止挂牌。迄今,鹰峰电子又进行了三次股权转让和两次增资,公司存在突击入股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鹰峰电子此前的股权代持问题还引起了诉讼事件。
2016年1月,鹰峰电子实控人洪英杰向潘关新转让并代为持有鹰峰有限1.00%的股权,作价250.00万元。2021年11月,潘关新将其实际持有鹰峰电子的1%的股权(143,480股股份)作价600万元转让给洪英杰,价格低于2021年10月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同意定向发行的每股价格62.7264元。2022年11月,潘关新起诉洪英杰和鹰峰电子,2023年2月以补充收集证据为由撤诉;2023年4月,潘关新再次起诉洪英杰和潘关新,两次起诉均要求认定二人于2021年11月签署的《股份转让合同》无效,要求鹰峰电子将相关股权变更登记至潘关新名下,上述案件正在审理中。2023年7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驳回潘关新的全部诉讼请求;2023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潘关新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判决已依法生效。
事实上,2016年12月27日至2022年4月22日,鹰峰电子股票于股转系统挂牌,挂牌期间未披露上述股权代持、出资后股东借款等情况;2020年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与此次IPO申报文件数据、报告期内财务内控规范性披露存在差异。
对比亚迪存在依赖 业绩稳定性较弱
2020年-2023年上半年,鹰峰电子实现营收分别为4.82亿元、8.77亿元、14.82亿元和7.0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1.53万元、4303.31万元、10441.82万元和5588.97万元。
同期内,鹰峰电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77亿元、8.66亿元、14.55亿元和6.86亿元,增长迅速,2020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74.60%。
鹰峰电子在招股书中解释道,公司根据下游市场情况,将经营重心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倾斜,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收入规模分别为4907.34万元、3.23亿元、9.27亿元和4.17亿元,占比分别10.29%、37.26%、63.70%和60.76%,收入金额及占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图片来源:招股书
深交所在首轮问询函中指出,第一,鹰峰电子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该等产品均是与特定车型、平台相匹配的定制化产品,产品销量与对应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密切相关。公司未说明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客户车型及其产销量的匹配情况。第二,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幅增长,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鹰峰电子在前述领域的收入呈缓慢增长或下滑趋势,主要系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所致,公司未说明前述因素对收入变动的具体影响。第三,报告期内,鹰峰电子对各下游领域销售的同类产品价格波动差异较大,公司对产品价格波动原因解释不充分。
随着问询的进一步深入,鹰峰电子对第一大客户比亚迪的依赖也逐渐显露。2020年-2023年上半年,鹰峰电子对比亚迪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5%、24.89%、43.11%和40.32%,占比较高。
然而,种种数据却表明,鹰峰电子和比亚迪的合作稳定性似乎较弱。
2023年上半年,鹰峰电子对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22.45%,该增速低于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同比增速96.87%,亦低于公司2022年对比亚迪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190.92%。
2023年6月末,鹰峰电子取得各主要客户在手订单合计2.1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4.14%,其中取得比亚迪在手订单9410.58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58.55%。
2023年全年业绩预计显示,鹰峰电子预计营业收入13.80亿元至14.20亿元,同比下滑6.89%至4.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至1.02亿元,同比下滑3.69%至0.77%。鹰峰电子表示,主要原因是受产品价格下降、比亚迪引入新供应商影响,来自比亚迪的销售收入下降。
图片来源:招股书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鹰峰电子业绩随之增长。然而,公司能否开拓更多新客户?能否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天天财经将对此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