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美国及其盟友对华半导体产品封锁日益疯狂,在2020年至2021年,中国启动了大规模芯片企业建设,并从荷兰与日本进口量大量的光刻机,加上上海相关企业制造的光刻机,中国一年就增加了超过100台的光刻机。另外,中国在2021年又增加了10多家芯片企业,这一切导致2022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生了重大转折。
上述的情况说明,从2022年开始,初步具备强大芯片生产能力的中国,不但已经突出重围,同时还开始在芯片战场上吹响了反攻的冲锋号。观察者网日前援引专家的话报道称,预计今年底之前,中国芯片的自给率可以达到25%,明年可能会达到35%。预计到了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达到50%没有问题,甚至还有可能会冲到70%的高度。如果将时间再往后推移,中国成为国际上半导体产品、制造设备和原材料超级大国,未来已不再是梦。
随着中国光刻机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国际上将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美日韩等半导体制造大国而言,将有可能就是一场噩梦。如果说在2020年前中国在半导体供应方面,还需要仰人鼻息的话,那么到了2025年,基本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再往后,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上,或许就可以俯视对手了。
相比于中国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高歌猛进,美日韩等国的半导体行业,却因对华出口锐减,正在经历一场寒冬。受中国芯片自给率飙升的影响,国际芯片行业却是一片哀鸿遍野。目前,美韩和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商,业绩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这种状况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芯片市场总额为3000亿美元,当中国芯片自给率达到70%之后,就意味着美日韩将会失去至少2000亿美元的市场。
随着中国芯片进口市场不断萎缩,美国不久前已经解禁大部分芯片对华出口的限制,仅剩一小部分所谓“高端芯片”仍藏着掖着不肯出口。美国此举,就是希望在中国芯片自给率达到70%之前,尽最大可能在中国芯片市场上多分几杯羹。显然,随着华为公司推出搭载中国自产高端芯片的手机之后,估计用不了多久,美国在高端芯片对华出口防线,迟早都会失守。毕竟,美国企业再不趁最后的机会多卖中国一些芯片,估计今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看到美国老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防线失守后,日韩两个附庸也坐不住了。面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崛起的冲击波,两国不得不紧急制定新政策,确保其半导体行业不会在这股冲击波中被冲垮。据媒体报道,韩国政府日前表示,将不遗余力地通过减税和其他财政政策支持本土芯片行业。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日前也宣布一项经济刺激制裁,其中就包括通过减税来刺激国内半导体行业生产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随着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持续,国际半导体市场需求萎缩的局面也难以扭转。与美国本土芯片市场需求量较大不同,日韩两国芯片行业需要靠增加出口来维持其研发和生产需求。现如今,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崛起,日韩两国在失去中国市场更多份额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还将增加一个强劲对手。当然,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无疑让日韩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也就是两国继续在半导体行业生产方面下重注的主要原因。
显然,面对中国这个新兴的强劲对手,日韩两国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日韩两国在这时候出台针对本国半导体行业的减税政策,就是在寻求自保的同时,也将赌注押在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芯片需求方面。不过,与中美这样的科技和经济大国相比,日韩两国再怎么折腾,但在未来的半导体市场中,或许只能两个大国的夹缝中寻求生存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