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板块大爆发,这股却涨势平平!受牛肉业务拖累亏损五年,股民:明目张胆割韭菜

2023年09月14日18:29:12 财经 1347
煤炭板块大爆发,这股却涨势平平!受牛肉业务拖累亏损五年,股民:明目张胆割韭菜 - 天天要闻

截图自东方财富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佳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9月14日,东方财富数据显示,煤炭行业板块大爆发,但其成分股新大洲A涨势平平,此前录得“五连阴”。

消息面上,9月12日,公司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公司授予其董事长韩东丰、副董事长、总裁马鸿瀚、董事及董事会秘书等在内的11名激励对象2195万股限制性股票。

对此,股吧里的网民不买账,有股民表示“业绩亏成这样还有股权激励,抽中小散股东的血。”“人家明目张胆割你韭菜。还是拦腰那种。”

记者关注到,9月8日,公司刚因为业绩预告不准确,盈利由正转负,收到海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受牛肉等食品业务拖累,公司连续五年处于亏损状态。

为此,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提问是否有计划将此业务剥离出去?接听人员回复称,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公司资金紧张问题一直存在,该业务公司本身是看好的,但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业务开展比较困难。

受食品业务拖累连年亏损

据公开资料,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煤炭采掘及牛肉食品的经营。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39亿元,同比降低14.44%;归母净利润为-2426.46万元,同比降低131.87%。

拉长时间来看,公司连续五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严重。2018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8.78亿元、-6.13亿元、-3.32亿元、-1.47亿元、-3767.90万元。

记者了解到,新大洲A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煤炭业务,2023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5.0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9.02%;第二大收入来源是食品加工销售业,上半年收入1.08亿元,占比16.83%。

尽管食品业务占比不太大,但记者梳理财报发现,从2019年开始,公司长期亏损,主要是受牛肉等食品业务影响。

2019年,公司牛肉产业遭遇困境,经营亏损面扩大。牛肉业务贡献净利润-27016.23万元,同比减亏30.98%。2020年度,公司称受疫情和资金不足影响,牛肉食品业务收入同比减少72.80%,贡献净利润-9516.44万元,同比减亏64.78%。2021年度,食品产业贡献净利润-8311.96万元。

2022年,公司称,牛肉业务由于自2021年10月起乌拉圭22厂被暂停输华牛肉,影响了全年产销量。加之受外部环境影响、资金不足等,限制了业务规模。食品产业贡献净利润-10645.08万元。2023年上半年,食品业务净亏损3474.94 万元,主要系境外子公司乌拉圭工厂经营增亏所致。

该业务连年亏损,每年几千万到上亿元不等,为何不剥离出去或者卖掉这块业务?为此,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接听人员回复称,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这项业务公司本身是看好的,当时进入也是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业务。

接听人员提到,原来的股东成为公司股东后,对公司有资金占用,导致资金一直持续紧张,现在的股东虽然进入之后帮公司解决了资金占用问题,但资金紧张问题还是一直存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展业务比较有难度。

股权激励2195万股,股民直呼割韭菜

9月12日,公司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其中,公司董事长韩东丰获授800万股,副董事长、总裁马鸿瀚获授600万股,董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王晓宁获授490万股、董事会秘书任春雨获授100万股,其余7名核心人员获授205万股,合计2195万股限制性股票。

对于本次的激励计划,股吧里的网民并不买账,有股民直呼“业绩亏成这样还有股权激励,抽中小散股东的血。”“人家明目张胆割你韭菜。还是拦腰那种。”也有股民提到牛肉业务,认为“败笔就是牛肉”。

9月14日,东方财富数据显示,煤炭行业板块大涨,但该股涨势一般,此前还是“五连阴”。有网友议论道“煤炭板块红彤彤!大洲主力纠结了,不愿拉,不敢砸!”“每天都在倒数后几名看到你”。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收盘,煤炭行业板块整体上涨3.47%,安泰集团涨停,晋控煤业、平煤股份涨超8%,该股上涨2.47%。

其实,9月8日,公司刚收到海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主要是因为业绩预告与修正案的差异巨大,披露不准确,并且盈利由正转负。

2023年1月31日,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盈利800万元至1200万元。结果,4月27日,公司修正后预计亏损3200万元至4500万元。

由于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公司董事长韩东丰、总裁马鸿瀚、董事会秘书任春雨、财务负责人王晓宁未能勤勉尽责,违反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对上述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办法》第五十一条、五十二条的规定,证监局决定对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韩东丰、马鸿瀚、任春雨、王晓宁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资本市场频现业绩“大变脸”

实际上,像上述新大洲A这样业绩“变脸”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并非个例。9月8日,又有多家公司收到交易所及各地证监局罚单。

其中,1月20日,帝科电子预计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60万元至390万元。4月21日,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预计净利润为亏损1600万元至1900万元。

ST易购预计的净利润与经审计净利润差异更大。1月31日,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50000万元至1150000万元。4月15日,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净利润向下修正为亏损1550000万元至1650000万元。

9月8日,跨境通及相关人员也收到山西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原因是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与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相比,对同一事项披露内容差异较大,业绩预告编制不谨慎,信息披露不准确。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7月份,就有40多家上市公司因业绩预告不准确,吃到了监管罚单。9月份以来,又有农尚环境、新希望、中船应急、华控赛格、ST贵人等公司被警告。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准确,反映了管理层在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方面的不规范和不透明,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判断和决策,容易导致市场信心受到损害,股价受到波动。这种行为违反公司法证券法规定,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引起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警惕。”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业绩“放鸽子”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一些上市公司可能试图通过夸大业绩来吸引更多投资者,以提高自己的市值。其次,一些公司可能面临业绩下滑,为了减少股价下跌压力,可能会发布虚假的业绩预告来稳定投资者情绪。此外,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内外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管不严格等问题,导致虚假或不准确的业绩预告屡禁不止。

在张雪峰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监管是关键。证监局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提高对业绩预告审核与核实能力。此外,加强与交易所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风险监测和警示机制也是必要的。同时,投资者应该提高风险意识,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真实业绩,不要完全依赖公司业绩预告。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百大集团突发公告 - 天天要闻

百大集团突发公告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7月10日晚间,百大集团披露签署重大租赁合同。公司拟将位于杭州市延安路546号的杭州百货大楼所在物业出租给恒隆地产的全资附属公司。公告显示,百大集团此前已将杭州百货大楼委托给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至2028年2月29日。公司拟在委托管理期限届满后,将杭州百货大楼所在物业出租给恒隆地产的全资...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 天天要闻

3.5万块炒股的日常(2025.07.10)

个人记录,不喜勿喷!大家好,我是股市小白。今天是3.5万块入市炒股的第830个交易日。给自己来点记录,看看自己能走多远。市场状态:今天市场震荡上涨行情,水下开盘,然后一路缓慢的震荡上涨,临近尾盘又压了下来,最后收盘3509点。放量上涨,重新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 天天要闻

北京复远计划减持万通发展不超过3%股份

观点网讯:7月10日,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通发展)公告披露,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复远复兴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减持股份。据公告,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万通发展11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4%。此次减持计划不超过57,507,400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 天天要闻

兰洽会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落幕,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7月10日,为期5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当天,奔流新闻记者从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较上届(签约额6039.55亿元)增长7.64%,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兰洽会,共有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商协会和国际组织,国内2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丨铜川光电子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转型实践

在陕西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无尘车间里,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窄线宽波长可调激光器正经过精密加工。“这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已达到国际水平,价格也相当优惠。”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石元博士拿起一枚芯片大小的激光器介绍,其产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