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碧桂园这家著名房企似乎陷入了困境,引发了一系列谣言。创始人杨惠妍的行为与资产转移有何区别?在接替父亲的职位后,她一次性捐赠了6.75亿股碧桂园服务的股份,价值高达64亿港元,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五分之一。这其中,碧桂园服务是物业管理业务,是公司最核心、稳定且盈利丰厚的资产之一。就算我们要支持共同富裕也没有这样做吧。深入挖掘一下就会发现,接受捐赠的慈善机构名为香港国强公益基金会。这是一家于六月成立的境外公司,看到创始成员名单时一个名字引人注目,杨子莹,也就是杨惠妍的妹妹。看来,这是家族内部人员向自家捐款的方式。公益属性有多少,善心人士会心领神会。而且关键问题在于,根据香港法律,公益基金是不允许清算的,即使公司破产也无法动用该资金。这种保全资产的做法难免让人产生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碧桂园最近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上个月,多个碧桂园债券遭到抛售,价格几乎折价。债权人也开始感到恐慌。如今,人们对碧桂园的观望如同看恐怖片,生怕稍有不慎就会违约。股价连续五天下跌,已经跌到了1.3港币。市场上谣言四起,有关创始人出国跑路、佛山副市长带工作组进驻公司等,辟谣信息纷纷出台,但已经身心俱疲。上周公司还发布了一份公告,称去年亏损了600亿,今年上半年预计仍将亏损。未来,公司计划优化债务并寻求政府支持。似乎下一步就要进入求救的阶段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公司的核心任务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碧桂园强调“四保”:保交楼、保资产、保安全、保信用。但到了七月,变成了“三保”,保信用消失了,无法保住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债务情况。截至七月,公司外债已经达到1.6万亿,虽然无法与恒大相比,但也是相当可观的数额。而去年年底,公司账面上只剩下822亿现金。
面对这巨大的短期负债,公司手头紧张不已。与此同时,房子也很难卖出去,上半年销售额下滑近三成,仅为1500亿。更为麻烦的是,杨惠妍接管公司后,便开始战略转型,进军一线二线城市,并重新启动土地储备。碧桂园最近一系列的辟谣和求助的做法让人感到非常熟悉。一封求助信拉开了暴雷的序幕。现在压力传到了碧桂园,融创估计也已经排队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