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是门大学问,有新变化,这些尤其要注意

2023年07月15日23:32:02 财经 1594

进入2023年,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连续下调了3次,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消费,刺激拉动经济发展,但是很多中老年的预防动机很高,存款热情依旧高涨,很多银行的大额定期存单根本抢不到,往往是一开始发售,很快就被抢完了,主要是因为存款很安全,多多少少还能有点利息收入,这就很不错了。大额定期存单在本质上也是存款,而且利率相对比较高,因此很受广大中老人的喜爱。

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人属于特殊的群体,在银行存款确实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千万不能只听银行柜员的忽悠,只看存款利率的高低,他们往往推荐你存定期而且一存就是3年或5年,理由是这样存款利率高,如果你真的听了他们的话,可能就上当了,他们的目的就是拉存款。

2023年中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是门大学问,有新变化,这些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在选择方面,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不管利率再怎么降,存款就对了,而且很明智

对于广大的中老年人而言,在这几年任何投资理财都尽量不要去碰,因为风险太大,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广大中老年人手中仅有的几万或者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块钱,都是救命钱,千万不能随意投资理财,任何投资理财方式都应该保证本金的安全。

这两年存款和国债是广大中老年人最明智的选择。其他任何理财方式都是有风险的,随时可能会亏损本金。

我在我们银行网点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阿姨买了15万的银行理财,她买的时候已经提示可能有风险,结果她非要买,认为6%的收益率还可以,结果3个月赔了3万多,还要投诉我们网点的员工。

中老年人存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灵活性,这一点很重要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老人去银行存款,一定要注意用钱的灵活性,要考虑到以后自己生病住院急需要用钱或者其他急需用钱的情况。

否则,不但不能拿到高利率,如果等到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只能把存款或者大额定期存款提前取出,提前取出存款,只能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最终到手的利息非常低。

可以存定期,但是只存定期1年

我在网点上班的时候,老人一到网点就问哪个存款利率高?怎样存款才能多拿利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利率高,利息多。

每次遇到这样的老人我都会耐心解释。

在存款本金相同下,肯定是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利息也越多,但是我从来都不推荐老人存款超过3年期的,存款1年到期再转存也一样。

我建议老人们存款,只存1年期的定期,虽然利率相对较低可能不到2%,但是这样存款很灵活,到期后可以转存,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你听了其他银行柜员或者理财经理的建议,一下子就存3年或者5年,利率可能比较高,会达到3%左右。

但是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老人急需要用钱的情况太多了,比如生病住院或者家人急需要用钱,这个时候你只能提前取出来,而且只能按活期存款计算利率,往往是不得尝试。

2023年中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是门大学问,有新变化,这些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对于老人们来说,存款主要是为安全,不是为了利息的高低

我自己一直有个观点,就是老人们存款不能只是为了利息收益,而更多的是为了安全,把钱放在银行总比放在家中或者交给亲戚朋友安全,多少有点利息收益就行了。

由于老人们很容易遭遇电信诈骗或者养老诈骗,因此把钱存在银行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如果老人们存款只是为了获得高利息,往往会被银行的柜员忽悠买理财或者存款变保险,有的被忽悠买保险的老人需要等去世后才能把保险金取出来,这种新闻太多了,一定要慎重。

此外,如果老人突然去世,存款期限太长,存在银行的钱很难取出来,手续真的很麻烦,如果家人知道银行卡的密码还好办,自己可以慢慢取出来就行了。

但是如果家人不知道密码或者老人用的是存折存款,取款的时候真的很麻烦。可能还需要做公证,而且公证费也不少,有时还需要出具各种证明。

几点建议

1.进入2023年,鉴于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建议只存款或者购买国债。不要轻易尝试其他的投资理财方式,因为风险太大了,中老年人不要告诉自己的理财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今年的股市和基金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95%以上的投资者都是亏损的,不要轻易尝试,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2.在存款期限选择方面,只存定期1年,不建议存3年或者5年。保持灵活性比什么都重要,也好调头,保持流动性等待机会就行了。

3.存款的时候尽量用存单或者存折。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存折存款,因为存折更安全,记录的信息更加详细,还能防范电信诈骗和养老诈骗等。

2023年中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是门大学问,有新变化,这些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4.防止存款变保险或者理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干存款变保险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在存款的时候多问一句话,如果急需要用钱能不能取出来,银行的柜员说可以那么就是存款,如果银行的柜员说不能提前取出来只能到期取出来,那么十有八九就是保险。

5.不能一存了之,要定期去银行查一下存款的状态。老人存款后,一定要定期去银行查一下自己的存款是不是正常的状态,很多老人往往都是存进银行后就不管了,想着也没到期就不管不问,结果自己的钱被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戚取走了,最后闹到银行,甚至会引发各种家庭矛盾。

因此,我建议广大老年人去银行存款尽量不存长期,存成1年的定期就完全可以了,这样存款很方便也很灵活。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同意,严禁微信公众号及其他自媒体平台转载、抄袭、洗稿,否则将由专业法律团队追究责任,文责自负。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 天天要闻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受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于7月1日24时上调。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7日—6月30日)国际油价大幅震荡,均价高于上轮调价周期。从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235元和22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上调0.18元、0.19元和0.19元。记者给您...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 天天要闻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
影石创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脸色” - 天天要闻

影石创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脸色”

影石创新面临着相同的局面,高市值上市、业务层面面临竞争挑战、公司价值遭到质疑,往前一步,可能是千亿市值,退后一步,可能是多年积累的市场拱手让人。作为创始人的刘靖康自己也没料到影石创新上市后会受到二级市场的热烈追捧。“没怎么判断过,但是从技术层面我们在招股书上写了科技公司,显然科技公司市盈率远远没有现...
股价狂飙老铺黄金续刷历史新高 重仓基金上半年回报最高近70% - 天天要闻

股价狂飙老铺黄金续刷历史新高 重仓基金上半年回报最高近7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30日,港股资本狂欢,老铺黄金股价如脱缰野马狂飙。即便面临解禁压力,盘中仍一度涨超18%,续写历史新高,收盘涨幅14.94%,收盘价1008港元,总市值飙至1741亿港币,远超A股13家及港股5家钟表珠宝公司市值总和。在其带动下,香港新消费板块沸腾,古茗、布鲁克涨超6%,泡泡玛特涨逾3%。东方IC老铺黄...
摩根士丹利:xAI获百亿美元资金支持,估值或超千亿 - 天天要闻

摩根士丹利:xAI获百亿美元资金支持,估值或超千亿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摩根士丹利周一称,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完成50亿美元债务融资,并获50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东方IC摩根士丹利在社交媒体声明,此次50亿美元债券发行涵盖有担保票据和定期贷款融资,交易获超额认购,知名全球债券投资者参与其中。资金将助力xAI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建设数据中心及推进旗舰...
香港保险7%高息保单下架在即  赴港投保人数激增 - 天天要闻

香港保险7%高息保单下架在即  赴港投保人数激增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30日深夜,香港多家保险公司签约室灯火通明,保险代理人忙着为赶在政策调整前投保的内地客户办理手续。再过一小时,标榜“年复利7%”的保单将下架,海港城港威大厦缴费柜台前大排长龙,有人拖着行李箱、攥着美元现钞焦急等待,赴港投保人数激增。东方IC据悉,香港保监局新规规定,7月1日起,分红...
上半年港股IPO热度飙升,“A+H”成亮点下半年前景可期 - 天天要闻

上半年港股IPO热度飙升,“A+H”成亮点下半年前景可期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上半年正式收官,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IPO项目,同比增加13家,增幅43.33%;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54%,超2024年全年募资额。东方IC从单个项目募资规模看,募资超100亿港元的IPO项目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3家;募资20亿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