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2023年06月27日22:15:07 财经 1162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基本都集中在东部,而为了避免国民经济发展过度失衡,我国实施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政策。如今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中部省份的发展也有了很大改善。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2022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6512.63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的比重为22.02%,比重稍有提升,比上年增长1.35%。从经济总量来看,河南、湖北、湖南三地GDP规模大、基础扎实,具有资本、技术、人口等因素的强力支撑,长期位居中部地区前三,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以32074.7亿元位居中部第五,仅高于山西省的25642.59亿元。从经济增速来看,6个省份增速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3.0%),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程度回落,除安徽外,其余省份增速也有所放缓。其中江西以4.7%的增长率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一。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而在这六个省份中,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河南省。去年河南省实现经济产值6.13万亿元,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五,在中部地区也是经济第一的省份。然而,尽管在六个省份中,河南的经济是最强的。但中部地区公认的第一大城市还是武汉,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五。

并且,在2022年全国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GDP超过2万亿元——武汉的GDP为18866.43亿元,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位。根据武汉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2023年,武汉有极大希望跨过2万亿元GDP门槛,进入“2万亿俱乐部”,进入城市发展新阶段。因此,武汉作为“中部第一城”是没有争议的。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虽然“中部第一城”没有争议,但“第二城”的争议却是越来越大。

长沙率先亮牌。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长沙去年全年生产总值13966.11亿元,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33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589.5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7925.24亿元,增长3.4%。

郑州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293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174.6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7574.5亿元,增长0.2%。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郑州和长沙你追我赶由来已久。去年上半年,郑州险胜长沙;然而,在前三季度,长沙再次实现了逆转。根据2022年公布的经济总量,长沙明显高于郑州,但考虑到郑州之前就曾在增速不及长沙的情况下力压长沙,相同戏码是否会再次上演,仍存悬念。

与此同时,合肥官方宣布,2022年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台阶,突破1.2万亿元。可以说,合肥已经与长沙、郑州同处中部城市第二梯队。那么这三个城市竞争,谁能坐稳中部“第二城”呢?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仅从这三个城市的经济状况来看,长沙无疑是经济最高的城市。在过去的20年里,长沙的经济总量增长了约18倍。2005年是长沙经济增长的关键转折点,仅一年时间就增长了37%。此外,长沙在2017年就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当时在全国排名第15位。

当然郑州也很强大。大约10年前,郑州的GDP为4041亿元,长沙为4547亿元,长沙是郑州的112.5%;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19年,郑州的GDP已增至11590亿元,长沙为11574亿元,长沙已回落至郑州的99.9%,郑州在经济总量上已超越了长沙。尽管长沙在2022年的经济总量上超过了郑州,但无疑已经被郑州缩小了差距。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而合肥虽然去年才加入“万亿俱乐部”,但进步却是最大的。20年前,合肥虽然是省会,但其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排名最后。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合肥的经济排名上升了62位,这无疑是非常惊人的。

从交通角度看,长沙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京广高铁沪昆高铁、渝厦高铁等铁路均在此交汇。此外,在科技方面,长沙有51所高等学校,97个独立科研机构,两院院士人数多达73名,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科教成果丰硕。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而郑州则拥有全国最大的火车站和机场,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此外,郑州还拥有2所国家“双一流”高校、6所河南省特色骨干高校、2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军事院校;所以在科技方面郑州的实力也不错。

合肥对外交通也十分便利,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达,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此外,合肥还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合肥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那中部第二城之争,会花落谁家? - 天天要闻

从目前的经济实力、科教文卫、交通优势来看,长沙和郑州几乎平分秋色,经济相差不远,交通方面郑州比较有优势,科教文卫方面长沙所爆发出来的实力明显比郑州要强。但从长远来看,合肥的布局似乎更加合理,无论是交通、经济、科教文卫,都有巨大的空间。

那么,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又更看好哪座城市呢?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聚力湘中 投资娄底正当时 - 天天要闻

聚力湘中 投资娄底正当时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罗子依 通讯员 廖永华 段丹琦 娄底报道2025年1-5月,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14.6%的亮眼成绩领跑全省,制造业、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达22.2%、14.6%、23.7%。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 天天要闻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新一轮反“内卷式”竞争冲锋号吹响,不仅包含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涉及民企占比较高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主持召开的...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 天天要闻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63757专业货运机场的想象力有多大?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公布最新数据——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252%;货运航班量闯入全国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7月6日晚,上海月星环球港5楼环球广场化身足球热情的海洋——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在此精心策划了“我们一起看苏超”主题活动,通过高清大屏同步转播,带领数百名沪上球迷沉浸式体验2025江苏银行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第六轮淮安与常州的焦点对决。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足球之约,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绿茵场上...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 天天要闻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张益铭近日,信泰人寿发布公告称,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于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69.09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0.01%。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股份比例达到5%,触及举牌线。信泰人寿表示,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4]13号)和《关于优化保...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 天天要闻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编者按: 横琴财经风向标,每周一读见真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日新月异,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有企业融资的佳音、产品上新的盛事,处处涌动着商气、人气与烟火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横琴财报》栏目,以周报形式发布横琴最新前沿资讯,包括融资风向、企业动态、对澳合作、政策红利等,让各界人士从全方位、多...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 天天要闻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今天是量化新规落地首日,A股缩量明显,全天成交1.23万亿,上个交易日为1.45万亿。但在缩量的情况下,A股今天没有太大的跌幅,上证指数甚至收红。目前市场依然观望情绪浓厚,但抛售压力有限。板块上,电力股逆市爆发,韶能股份、华银电力、世茂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