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出手!5天超万亿,什么信号?

2023年02月01日18:53:06 财经 1318
央行又出手!5天超万亿,什么信号? - 天天要闻

作 者丨唐婧

编 辑丨曾芳

央行今日进行1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47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920亿元。

据统计,央行节后已经连续五日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1月28日-2月1日分别投放逆回购2220、1280、1730、4710和1550亿元,共计释放11490亿元的流动性,但由于在此期间亦有15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仍然净回笼3710亿元。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14时45分,判断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2.0392%,较春节前出现明显回落,目前仅略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

央行又出手!5天超万亿,什么信号? - 天天要闻

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短期政策利率,央行通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使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等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并向其他市场利率传导。

“净投放与净回笼是一体两面。央行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做好做细流动性跨周期调节,实现了节前流动性不紧、节后流动性不松、保持市场预期稳定、促进货币市场利率以逆回购利率为中枢合理平稳运行的政策意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需要重点关注市场利率变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综合近两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整体实现资金净回笼,但央行实施可观规模逆回购操作,一方面是为了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避免利率大幅波动;另一方面是要释放央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清晰信号。从市场利率看,近期市场利率有波动,但整体围绕政策利率附近运行,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预期平稳。

“央行在节后资金大量回流银行体系,特别是2月1日银行月末考核时点已过的情形之下,仍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遏制短端资金利率上行势头,稳定市场信心,防范此前市场利率骤然走高导致理财产品大规模赎回等现象重演,给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不必要的扰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称。

他指出,受春节消费旺盛、1月PMI指数大幅回升至扩张区间影响,开年经济修复力度超出此前市场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期短端市场利率居高难下,甚至2月1日资金面也未现月初时点的例行缓和,其中隔夜利率高位上行,7天期利率有所下行,但仍略高于短期政策利率水平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个、12.8个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标均回升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在王青看来,从宏观背景上看,一季度处于经济回稳向上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方式,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偏于充裕水平,引导市场利率中枢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这样能够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为推动经济回升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预计,若短期内资金面仍未有明显缓解态势,不排除接下来几个交易日央行继续实施大规模公开市场投放的可能。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节后上海、江苏等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好转的政策措施或行动方案出台并快速落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天气转暖与疫情进入尾声推升消费恢复预期,2月经济运行将可能处于逐步改善但仍需政策持续支持的状态。在此情况下,2月央行有望继续维持一定的货币净投放量,保持DR007等短期利率略低于逆回购利率,使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宽裕的状态;弥补政府发债、税收缴款等可能形成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各部门加快修复的资金需求;继续保持宽货币,加快信心修复,保持中长期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推动宽信用助力需求扩张。

庞溟预计,近期央行将持续保持一定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逐步回收节前投放的流动性,同时适时适度注入流动性,避免逆回购大规模到期对市场带来短期扰动,以保证资金面平稳和流动性合理充裕。虽然2月有可能在政府债缴款、缴税高峰等部分时点暂时出现资金面略紧的情况,但总体上看资金面松紧得宜、稳健中性的状况不会发生转变,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保持整体下行趋势。

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2月作为一季度里“承上启下”的月份,往往是政策观察窗口期,在此期间,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多种货币工具配合维稳流动性,维持宽而有度的格局。

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谭逸鸣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退出宽松转向的前提,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又考虑到各部门间政策需要配合及统筹兼顾,央行或继续“按兵不动”,2月降准降息的必要性也不强,当前总量政策的使用力度及节奏也趋于谨慎。

在他看来,当下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使用或是占优解,预计在总量宽而有度的格局下,结构性货币工具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降成本、宽信用。

2022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而上一年度的提法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精准解决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结构性难题。

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具体来看,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E N D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黎蔼慧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