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市场涨得特别不错,11月这轮反弹下来,港股几大主流指数涨幅都不小,恒生指数反弹了36%,恒生国企反弹了39%,恒生科技反弹了61%,虽然从反弹幅度上看是不小,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涨跌幅不匹配的数学问题,指数跌得越多,反弹额外需要的涨幅就越多,如果我们拉长周期,从2021年2月份的高点算起,恒生指数至今仍下跌-36%,恒生国企跌幅-44%,恒生科技跌幅更是高达-60%,所以反弹虽猛,但顶多算回到了半山腰,离山顶还远着。
复盘本轮港股反弹,主要有三个原因:
(1)跌得多了,超跌反弹
超跌反弹是堂主认为最主要的动因。复盘几次港股的熊市:
2007年11月-2009年2月,港股在1年3个月的时间累计下跌60%,
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港股9个月时间下跌32%,
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港股在2年3个月时间里累计下跌30%。
而2021年至今本轮的下跌虽然时间上不是最久的,但最大50%的跌幅,意味着这是继2008年次贷危机后,港股最大的熊市。
(2)主题行业的复苏
以最近两个月的反弹力度衡量,港股领涨的板块主要是生物医药、科技互联网、房地产。
恒生行业指数今年表现
医疗保健板块是港股最先反弹的板块,从10月初就开始启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后,居民至少在疫苗接种、常规药物储备、线上问诊三大方面有持续增长的需求,这将是相关药企持续稳定的业绩来源。
科技互联网的行情紧随其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常态化监管态度早在4月就已确立,但恒生科技在11月份才触底反弹,堂主认为标志性的事件还是11月初腾讯和联通合资设立公司的消息,意味着常态化监管由政策文件正式过渡到经济活动。
房地产板块则于11月初触底反弹,房地产板块的行情主要由内房股带动,双十一发布的地产十六条标志着房地产正式进入全面宽松时代,随之而来的则是解决了资金问题的民营房企全面触底反弹,涨幅普遍在一到两倍之间。
(3)美国加息
12月15日凌晨结束的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约加息50bp,使得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至4.25%-4.5%。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2023年还将加息75bp,目标利率最高会达到5%-5.25%,而后进入降息通道。
这意味着,美国的加息进程已经完成了超过80%,明年加息将不再是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
在加息结果公布后,昨天的美股只是微跌0.6%,美债和黄金也波澜不惊,这足以证明市场不再视美国加息为“头号利空”。
明年行情怎么看?
首先,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是港股向好的基础。2023年无论是国内和国外的主旋律都是“回血”,从疫后重建中回血,从通胀压力中回血,整体各国将是合作大于对抗,有利于重铸香港市场的信心。
此外,香港是个机构为主的市场,约85%的交易被机构把持,关注机构的动作对港股的发展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香港联交所交易结构
今年,代表内地机构资金的南向资金还是保持不错的流入态势,前11个月均保持正流入。而且刚过去10和11月份,南下资金分别流入738亿和502亿,月度流入金额分别排第一和第三,机构用脚投票看好2023年的港股。
外资也是一致看多港股。
11月以来,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净增持了189亿港股,瑞银(UBS)增持了144亿港股。
对比下看2021年2月到今年10月的数据,摩根大通累积减持了378亿港股,瑞银累积减持了274亿港股……
相当于一个多月就把过去2年抛售筹码的一半接回来了。
最后来看下估值的情况。
恒生指数估值情况
目前恒生指数9.65倍的市盈率,处于历史31%分位,不高不低,离估值底部已经有一定距离,但谈高估也为时尚早。
堂主觉得港股市场的估值弹性并不高,恒生指数从估值底部7.45倍到最大值14.93倍,也就1倍的空间,远不如成长指数动辄几倍的估值弹性。
所以目前港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将告一段落,未来如何发展,主要还靠港股自身的盈利和相关政策驱动,这意味着市场将走向分化,而不是11月那样的普涨行情。
我们还可以判断下A股和港股未来的相对走势。
恒生AH溢价指数衡量的是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企业的价格比,指数大于100则意味着A股相对港股更贵,反之亦然。
堂主截取了近10年的AH溢价指数走势,可以看到虽然A股普遍相对港股溢价,且溢价水平在逐渐提升,但目前AH溢价率为141,还是处于A股相对较贵的时刻。
恒生AH溢价指数近10年走势
但当溢价率高到一定水平(以前是140左右,现在是150左右),港股相对A股就会有个阶段性走强的行情。
红圈圈出的时间点分别为2016年初、2017年底、2020年底和现在,这几个时间点后半年内,港股相对于A股都会有阶段性的走强,唯一例外的是2017年底,在2018年港股A股同时下跌,不过港股的跌幅也更小一些。
如果从AH溢价的角度看,目前港股相对A股的优势行情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二季度。
基于以上信息,目前持有港股、尚未回本的小伙伴可以继续持有观望,想抄底买入的则可以先缓缓。
以上就是堂主对现阶段港股投资的一些看法,板块方面的投资机会,未来会单独写一篇跟大家分享。#基金那点事儿##基金日记##投资#@今日话题@今日头条@头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