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2022年10月30日18:37:13 财经 1438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提起格力的芯片,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格力一个制造空调的企业,怎么还做起芯片了?这事儿还得从5年前说起。格力的业务大致分为4大块:空调、高端装备、生活品类、通信设备。其中,空调是主营业务,光格力的空调就分为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光伏空调、核电空调等很多个种类,这些空调其实都需要用到芯片。以前,格力的芯片都是花大价钱购买,每年光进口芯片就要用到40多亿元。眼看着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被外国人赚去,爱国又霸气的董小姐哪受得了这个,于是在2018年,董明珠向全国喊出了一句豪言壮语:格力哪怕是投资500亿,也要造芯片。

如果董明珠的这句话放在现在说出来,我相信绝对会获得全网的满堂喝彩,但是在当时,中国的芯片还没有被欧美国家“卡脖子”,很多人都被糖衣炮弹所迷惑,看不清未来,对董明珠这样的决定感到奇怪、不解、不看好,甚至也不乏冷嘲热讽之人。毕竟,芯片可不是一般的企业说造就造的,更不是一两句豪言壮语就能成功的。一方面,芯片的技术难度极高,试错成本很高,排错难度也大,其专利在国际上基本上被几个巨头所垄断,后来者想要赶超注定是十分艰难的,这是一个公认的资金投入多、回报周期长、人才需求大的产业。特别是高端芯片,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人才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可不是临时组建一支技术攻关队伍,搭个草台班子就能造出芯片来的。说白了,芯片产业就需要烧钱,几亿几十亿的资金投进去,完全有可能打水漂,风险极大。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不仅是外人,在董明珠提出格力造芯片的想法时,即使是格力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就连前董事长朱江洪也不是很看好格力自己造芯片的前景。他曾表达过自己的担忧,他认为,除非格力在后面采取其他措施,否则只从格力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对格力做芯片是没有太大信心的。之前,董明珠也在手机、汽车领域进行了一些布局,但效果却并不太理想,如今董明珠又想要进军更加烧钱、难度更大的芯片领域,当时不被多数人看好也不奇怪,就连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不看好,有些股民甚至说董明珠这是异想天开,格力的股价还因此一度下跌了8.97%。

另一方面,大家也是好心,为董明珠捏一把汗,毕竟格力是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钱可不是自家的钱那样随便就能霍霍的。万一这个投资决策出现失误,董明珠肯定要担责的,500亿元可不是一笔小钱。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不错,当时的董明珠已经功成名就了,她完全可以躺在格力的功劳簿上,哪怕是吃老本都够她吃一辈子的了,她完全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但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如果董明珠害怕了退缩了,就不是那个霸气的网红总裁董小姐了。董明珠在乎的绝对不是自己的财富、职位、名气,她更看到的是芯片产业背后的竞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能力。芯片是现代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格力所在的空调产业,芯片也是绕不过去的核心技术,当时国内的空调企业中,只有格力、美的等少数几家大企业才具备研发芯片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力。可以说,国内的这些空调企业,如果谁一旦掌握了空调芯片的核心技术,谁就基本上掌握了空调行业的话语权。一向不服输、誓要做第一的董明珠,自然会对芯片表现出特有的执着。

但是,如果你认为董明珠要搞芯片,纯粹是为了让格力在国内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你就有点太小看我们的董小姐了。她考虑的,除了有格力的“小私心”外,更多的也是芯片产业背后,作为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的一颗爱国之心和满满的社会责任感。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芯片是个“三高”产业,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高、研发风险高,这不是随便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使有些企业有这个想法,限于自身的实力,也是做不到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大企业、一个国有企业、一个民族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都不想去承担这样的风险,那我们国家的芯片产业就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在其他企业都畏首畏尾、下不了决心或者没有这个实力的时候,作为国有企业、民族品牌的格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既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也是一种魄力、责任和担当,董明珠做到了。

格力有这样的实力,董明珠有这样的魄力,她们扛得起。2017年的时候,格力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483亿元,同比猛增了37%;净利润高达224亿元,同比也是猛增了37%,如此亮眼的业绩,是董明珠与格力在2018年高调宣布做芯片的底气之所在。实际上,除了资金方面的实力外,格力在技术研发方面,也是有着雄厚底蕴的。当时,格力申请的技术专利已经超过了3.5万项之多,其中仅发明专利就有15000多项,2017年一年的发明专利就有4182件,此外还有授权发明专利1273 件。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而且,在准备造芯之前,格力就已经对芯片进行了至少3年的研发,早在2015年,在董明珠拍板之下,格力成立了微电子所和功率半导体所,研发嵌入式AI芯片、空调MCU、EP系列功率器件等。如今,格力的研发队伍已经达到16000余人,格力电器的生产设备大多数都是自己研发和生产的,即使是以前完全依赖德国和日本进口的高精尖模具,现在也逐步实现了自产替代。因此,格力和董明珠显然不是在说大话、吹牛,更不是一时的口嗨,而是在对自身各方面的实力做到心中有数的情况下,才做出的进军芯片这一战略决策。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格力的研发团队虽然有16000余人,但却没有一个海归和外国人。可以说,格力的研发人员,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要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当时,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劝过董明珠,国外有那么多优秀的企业,有那么多高素质的人才,高薪直接挖过来多好,比自己培养要省时和省力,但是董明珠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国外优秀人才好是好,但却不符合格力的研发文化,格力就是要培养有自我创造能力的团队,要在自己的队伍里把人才培养出来。当然,这需要时间,但却是值得的,自己培养的人才才更可靠,才会对企业有着家的归属感,这种对企业的感情是用金钱换不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董明珠对民族品牌的理解绝对是通透和彻底的,绝不是一种应景和口号。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说干就干,格力在宣布500亿造芯工程后,旗下的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就开工了。如今,有专业人士估计,零边界今年生产的芯片将超过1.35亿颗,格力基本上能够实现芯片自由,就是自己的空调用自己的芯片绰绰有余。不仅如此,零边界还推出了工业级的EM32系列、EAI系列芯片,并通过了权威检测。在使用标准上面,已经与进口芯片没什么区别了,那么,这也预示着格力的芯片未来实现出口将成为一种可能。截至2022年9月末,格力在CPU芯片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1000项,在全世界排名第9,甚至超过了排在第10位的苹果。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格力就做到了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董明珠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拥有那么多的粉丝,除了为人率真、爱憎分明、敢说敢做外,三观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今年已经68岁了。像她们那个年代的人,那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真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从格力500亿元做芯片就可见一斑。很多人说董明珠霸道,但董明珠的霸道不是无理取闹、以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你仔细回想董明珠所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你就会真心觉得她这样说、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她曾说,职务的高低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品才最终决定着你的成败。董明珠还说过,幸福没有统一的办法去衡量,一个人只要自己觉得幸福,那就足够了,别人决定不了你的幸福。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所以,我们当然要为董明珠和格力的担当鼓掌喝彩,是她们为我国的芯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上,除了董明珠和格力外,还有许多的企业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克服万难、奋勇向前,比如华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振芯科技等等,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芯片自主的美好未来和希望。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甚至是盲目的自信、自大、自满,只有正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才能有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知耻而后勇,才能实现反超。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芯片行业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特别是在高端芯片领域,这种差距就更为明显了。我国目前在中低端芯片方面,已经有很多可以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但是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是更加高端的芯片,国际巨头们现在都在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高端芯片的研发。

董明珠和格力的“中国芯”,铁娘子董明珠打造中国芯 - 天天要闻

芯片被称为是21世纪科技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综合能力的体现。我国芯片被外国“卡脖子”的现状,正好说明我国的制造业虽然一直在崛起,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一些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不过,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格力造芯的成功案例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不仅仅是格力,近年来,我国一批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装备,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5G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也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且,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强大的人才储备,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有着万众一心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和资本。“中国制造”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只要我们努力追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补齐短板,进入芯片行业的高端领域。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A股IPO大爆发,半年受理177家 - 天天要闻

A股IPO大爆发,半年受理177家

【编者按】2025年上半年,随着沪深北交易所密集发布多项规则修订,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迈向关键一程。A股IPO受理加快、并购重组热度攀升、回购增持密集宣布等共同构成了上半年资本市场的新图景。
喜迎食博丨龙海第二轮产销对接“探厂选品”活动圆满收官 - 天天要闻

喜迎食博丨龙海第二轮产销对接“探厂选品”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龙海新闻】6月29日—30日,由区工信局联合区食品工业协会焙烤食品产业分会主办的第二轮产销对接“探厂选品”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特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休闲食品经销商专业委员会团队走进龙海,深入辖区38家食品企业开展选品对接。
转账未备注=出资无效?股东出资如何避免“真金白银打水漂” | 律师大V说 - 天天要闻

转账未备注=出资无效?股东出资如何避免“真金白银打水漂” | 律师大V说

股东向公司转账是常见的出资方式,但若操作不规范,可能面临“钱出了却不算出资”的法律风险。在一个案件中,股东郑某某虽向公司转账320万元(超出注册资本20万元),却因未备注款项性质、无会计账簿记载、缺乏出资证明,最终被法院认定未履行出资义务。这一判决给企业家敲响警钟:“实质出资”必须匹配“形式合规”,否则...
文玩这些品类2025年恐暴跌 - 天天要闻

文玩这些品类2025年恐暴跌

文玩市场风云变幻,曾经高价的藏品如今可能无人问津,价格暴跌。2025年,这些文玩品类面临着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玩家和投资者们需警惕。一、产量暴增致价格雪崩:文玩核桃文玩核桃曾是文玩市场的宠儿,价格一路高涨,一对品相好的核桃能卖出数万元。但如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 天天要闻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受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于7月1日24时上调。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7日—6月30日)国际油价大幅震荡,均价高于上轮调价周期。从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235元和22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上调0.18元、0.19元和0.19元。记者给您...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 天天要闻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
影石创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脸色” - 天天要闻

影石创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脸色”

影石创新面临着相同的局面,高市值上市、业务层面面临竞争挑战、公司价值遭到质疑,往前一步,可能是千亿市值,退后一步,可能是多年积累的市场拱手让人。作为创始人的刘靖康自己也没料到影石创新上市后会受到二级市场的热烈追捧。“没怎么判断过,但是从技术层面我们在招股书上写了科技公司,显然科技公司市盈率远远没有现...
股价狂飙老铺黄金续刷历史新高 重仓基金上半年回报最高近70% - 天天要闻

股价狂飙老铺黄金续刷历史新高 重仓基金上半年回报最高近7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30日,港股资本狂欢,老铺黄金股价如脱缰野马狂飙。即便面临解禁压力,盘中仍一度涨超18%,续写历史新高,收盘涨幅14.94%,收盘价1008港元,总市值飙至1741亿港币,远超A股13家及港股5家钟表珠宝公司市值总和。在其带动下,香港新消费板块沸腾,古茗、布鲁克涨超6%,泡泡玛特涨逾3%。东方IC老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