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动报道:
诺贝尔奖在全球家喻户晓,除了每年得奖的优秀学者外,奖金的管理也备受关注。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到现在,奖金已经发了整整120年了,获得诺奖的学者越来越多,奖金也越发越多,诺贝尔奖金百年不衰的管理诀窍不断被发掘着。
分析诺贝尔基金会,就不能脱离它的发展历程。基金会的成立并不顺利,成立后也曾差点“断代”,二十年代瑞典当局纠结了很多年要不要收税,就让理事会头疼不已,好在当局最终放弃,税负累累的基金会得以喘息。到了1953年,市场波动通货膨胀再一次压得基金会喘不过气来,眼看基金只剩300万美元,政府的搭救再一次使诺贝尔基金会得以延续。
代入社会背景,诺贝尔基金会的管理从一开始就面对着极大的挑战,战争导致的市场波动加大了不确定性因素,灵活利用基金,使其游走在证券、期货和债券等各种市场中获取收益成为历任管理人面对的问题。在这之前,诺贝尔基金会背靠瑞典政府,除了在本国免除征税,在其他市场的投资也得到税收优待,有效对冲了潜在的风险。
税务方面的绿灯是先天优势,但基金管理人们独到的眼光让基金得到不断的累积。从成立之初的债券为主,逐渐涉及机械、化工等领域,伴随着时代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诺贝尔基金会的资金流向基本上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这也是诺贝尔基金会从保守走向主动的转变历程,也正是主动投资的积累,让诺贝尔基金会每年的收益都能远超获奖者们的奖金总和,让奖项保持着至高荣誉。
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投资市场出现极大变化,市场投资节奏更快,风险波动也在快速传递,诺贝尔基金会发展到此时已经形成成熟的投资策略。通过对房地产、科技等快速发展领域和钢铁能源等传统领域的动态配置,组合整体的波动性不断降低,并能够保持较高的收益。
基金会在国际投资市场屹立不倒,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保持对于汇率和市场利率的敏感,诺贝尔奖奖金公认提高,足以反映出对于国际汇率的把握。既要保护资本,也要保护收入,在投资市场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战,而诺贝尔基金的运作,恰恰将二者都做到极致,也正是如此,诺贝尔奖多代表的荣誉才始终闪耀光芒。
界动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界动传媒丨Jie Mobile
财经界动态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