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对“一带一路”,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2021年09月07日21:56:09 财经 1859

“为了反对‘一带一路’,打压中国,美国不惜自爆家丑,不计长远利益和名声。”这是笔者近年来去世界各地讲“一带一路”话题时,许多友好国家的友好人士发出的感慨。

最近因为宁波港一度因疫情停摆,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美国媒体、智库大肆炒作全球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的风险,并借机攻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宣称“中国在60多个国家投资港口,‘兵不血刃’控制全球战略咽喉”。

为了反对“一带一路”,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 天天要闻

这番言论的背景是,中国不仅在本土拥有世界十大港口中的7个,而且已在至少60多个国家有中国国企投资,兴建、援建或租赁的港口。港口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全球贸易80%通过海运完成,而港口是海运的节点。

本质上,美国是典型的海上霸主。全球贸易航线基本被美国联盟体系控制。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且不是美国的盟友,不受美国控制,所以让美国很不爽;现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投资、收购、入股世界重要港口,让美国有些焦虑。

美国的逻辑是:我这么想的,你也会这么想;我这么做过,你也会这么做。

美国为何对港口如此敏感?美国是靠海洋成就了霸权,控制战略通道,商业港口被认为具有军用和民用的双重性,因而担心它们被升级用于军事目的。

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中国扩张”最终有可能使其有能力在所控港口附近海域限制美国海军的活动。

为了反对“一带一路”,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 天天要闻

显然,核心不是中国投资港口有什么安全问题——美国关心的不是这些国家的安全问题,而是美国的霸权安全。美国控制这些港口和战略通道安全的能力可能受到冲击。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话说回来,决定港口如何使用的是所在国家,而非中国。为什么140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什么那么多国外港口的发展都选择与中国合作?

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而美国推崇的私人资本是没有兴趣的,甚至美国内基础设施都老化了而得不到修缮。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政局变化、投资环境本来不好,存在一定的风险,国际资本更不愿去投资,这就产生了“亚投行效应”。

概括来说,西方国家投资的都是高收益项目,最初他们怕苦怕累怕有风险,如今中国做起来了,他们就各种羡慕嫉妒恨。何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是认同的,比如要致富先修路。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为了反对“一带一路”,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 天天要闻

而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一些国家发展普遍面临的瓶颈,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

这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来殖民剥削、美国霸权的体系,助力沿线国家命运自主而非依附美西方。

为了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在今年6月的G7峰会上抛出B3W计划,声称也要搞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建设跟当今的美国存在三种不匹配:

首先,是时间上不匹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设施投资的周期长,而美国的政治周期是四年一大选,两年一中期选举,州政府也如此。之所以很少去考虑到长远的投资,是因为政客的政绩出不来,利润考核又是每年私人资本公司的惯例。

为资本逐利的短视政治经济逻辑,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局面。

其次,是空间上不协调。分而治之、地缘政治,这是美国常用伎俩。而“一带一路”的逻辑是互联互通,美国故此反对。

反过来,人类进入万物互联、互联互通时代,“一带一路”推崇去中心化的合作模式,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第三,是性质上对立:公—私、控制—反控制。美国习惯搞双重标准,有我主导的和我控制的两套体系,一套是给你用的,另外一套是我掌握的。“只有这样,你才是安全的,因为我能掌握你的安全”。

为了反对“一带一路”,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 天天要闻

基础设施是造福于广大民众的,追求公平正义。所以“一带一路”也是中国国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外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分享,客观上挑战了美西方的传统模式。

港口是为发展当地制造业和扩大贸易服务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参与和帮助一些国家的港口建设项目,主要是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努力。

这是中国一再强调的,“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但美西方却在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以所谓的“民主同盟”,打造新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污蔑“一带一路”,企图将中国作为全球化受阻的“替罪羊”。

其实,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更需要全球货物贸易的通畅,保证经济发展。美国无力、无意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也不许中国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美国放弃排他性思维,与中国一起服务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来源:环时深度观察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时间定了!油价将下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 天天要闻

时间定了!油价将下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近日,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或有下行趋势。自7月1日24时,国内油价迎本年第六次上调,多地95号汽油进入“8元”时代。据悉,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7月15日24时开启,预计下调200元/吨,折合每升下调约0.16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地产股突然罕见爆发,释放了什么信号? - 天天要闻

地产股突然罕见爆发,释放了什么信号?

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收报3509.68点,站稳3500点关口。盘面上,房地产板块强势领涨。一时再次引发热议。此次房地产板块的爆发,或跟近期政策面释放的积极信号直接相关。这次地产股集体爆发,最直接反应源或许来自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表态。7月10日,据人民财讯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
行业ETF风向标丨小金属全线爆发,稀有金属ETF半日涨幅达5% - 天天要闻

行业ETF风向标丨小金属全线爆发,稀有金属ETF半日涨幅达5%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肖芮冬在稀土永磁板块的带动下,整个小金属行业今日也集体爆发。ETF市场方面,多只稀土相关ETF涨幅超6%,连续两日处于领涨地位。而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涨幅也达到5%,涨幅靠前。ETF份额变化方面,今年以来,稀有金属相关ETF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稀有金属ETF(562800)年内份额...
瑞为技术冲刺港股:年营收4亿利润829万 英特尔与赛富是股东 - 天天要闻

瑞为技术冲刺港股:年营收4亿利润829万 英特尔与赛富是股东

雷递网 雷建平 7月11日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为技术”)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股上市。年营收3.95亿 利润829万瑞为技术是一家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依托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和光学成像技术,瑞为技术提供一系列视觉感知、视觉认知及视觉推理智能产品,并深度应用于民航、商...
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系列活动

今年的7月8日是第13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为积极响应监管及行业协会号召,践行“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年度主题,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公益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险企业的责任担当,彰显了红
网约车合规化提速,一次性注销超6000台网约车,平台请停止给不合规车派单!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合规化提速,一次性注销超6000台网约车,平台请停止给不合规车派单!

新一轮整治来了,不合规网约车,或将彻底出局。今年网约车大整顿哪里力度最大?西安绝对能排到前列。最近一个月,再政治网约车合规问题上西安可以说是动作不断,先是全市范围内张贴网约车合规码,要求所有合规网约车必须在副驾中控台、前排座椅头枕后侧及车前门外两侧等位置张贴二维码,从7月1日开始,乘客一旦发现不合规网...
6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特斯拉止跌回暖,鸿蒙智行迎爆发期 - 天天要闻

6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特斯拉止跌回暖,鸿蒙智行迎爆发期

财联社7月11日讯(编辑 沈超)在“两新”政策及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6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依旧不减。自主品牌与新势力车企持续发力,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伴随国内新能源车企半年“成绩单”尘埃落定,6月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TOP10榜单正式公布。整体市场来看,据乘联分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
彻底疯狂!订单暴涨、收入翻倍,有人干到凌晨3点…… - 天天要闻

彻底疯狂!订单暴涨、收入翻倍,有人干到凌晨3点……

最近你参加“史诗级的外卖大战”了吗?在淘宝闪购、美团等平台使用大额满减券后,几乎能用免费的方式点到奶茶、汉堡、中式快餐等外卖,有网友面对各种奶茶的诱惑感慨:吃不动,实在吃不动了。这波突如其来的补贴源自平台对分食即时零售蛋糕的渴望,也打开了很多人点外卖的新世界:除了奶茶咖啡和美食,日用品、服装、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