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猪先生666
今天大盘涨的不错,不过你看看涨跌榜会发现,涨跌的个股其实是相当的,大盘股上涨较多,尤其是新能源相关股票更是大涨,宁德时代大涨了6.2%,隆基股份大涨了6.7%。
说几个值得关注的新闻:
1. 舍得酒业再度跌停。
之前我都没注意到这么一家白酒公司居然这么疯狂,节后短短三个月时间股价就涨了4倍!只能说牛,不服不行。估计很多人会眼红,按照正常的心理学,一定会有人去白酒股里去挖下一个这样的机会。要我说,不该是自己的钱最好别惦记,按以往的经验,眼红之后就是受伤。
2.郭树清发声:押注房价永不下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就在前不久,针对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央行领导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认为人民币汇率是双向波动的,说完之后人民币汇率就跌了。最近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大的政策:三道红线、贷款总额控制、集中供地、土地出让金转税务收取,客观上有利于规范市场,减少灰色地带,我觉得对持股的万科、保利和华侨城算长期利好。
3. 高层: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可投资金融产品的基本盘就是股票市场,其他的你也不用太关心,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程度空前,我觉得未来股票市场会有持续的政策红利。大家如果有闲钱又没好的投资标的,不妨买点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当前的估值还不算高,我觉得未来几年达到年化15%的概率很高。
4.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抵制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过度囤货、哄抬物价行为。
越这么呼吁,说明需求越旺盛。哄抬物价的背后其实是供需失衡。最近光伏原材料涨价较快。碳中和大背景下,各种绿色低碳能源得到空前大发展,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最近都在大涨。
今天再来分析一下隆基股份,这个股票我卖早了,在去年8月10号60块附近时就卖了,回头来看是卖飞了。对此我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两个教训:
- 不要去预测优秀公司的天花板。投资者要做的是观察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和估值是否超出了自己之前的预期,而不是去预测公司未来的天花板,因为我们对公司的认识永远也达不到优秀公司管理层的水平。
- 不要轻易下车优秀公司。公司之所以优秀就在于管理层的眼见着实总是能先人一步占据先机,在行业遇到风口时可以加速发展,而在行业经历低谷时又能未雨绸缪。
我是在2018年10月份买入隆基股份的,回头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买点。买入之后很快翻倍,但在2019年3月之后开始震荡横盘一年之久,再之后就是持续大涨至今。如果没有卖,那隆基股份就成为我另一只十倍股。不过卖了就卖了,重要的是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买入,主要看三个维度:一是公司的基本面好不好。二是看公司的管理层是否优秀。三是看公司的估值是不是有吸引力。
公司的基本面好不好呢?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在碳中和碳减排的大背景下,需求正在迅速释放,由此导致了前面提到的硅材料的炒作。炒作只是表象,背后的根源乃是供需失衡。所以行业当前处于景气周期。
隆基股份过去几年的营收是这样的,营收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的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单晶硅领域的先发优势。管理层很早就看出了单晶硅的未来趋势,下手早,动手快,在单晶硅替代多晶硅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先机。这是公司优秀的表现。
其次是一体化的优势。公司与上游的硅料、玻璃等供应商相继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在如今原料涨价又紧缺的背景下,这一布局足以见证管理层的远见。如果都如隆基股份这样,那光伏行业协会也不必发声了。公司的一体化布局使得公司的组件成本相比同行降低了10%,并且终端市场的需求信息和上游的成本信息可以快速传导,公司得以迅速反映积极应对,这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2015年时,隆基股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还在10名开外,到了2018年跃居第四,2020年跃居第一。
另外公司还未雨绸缪进行了技术储备,以应对未来的行业变化及规模发展,在几个电池技术路线上均有布局。
光伏组件价格长期来看仍会下降,这使得光伏发电的成本更接近于火电,坏处在于整个行业的成本比拼仍会非常激烈。好处在于价格降低带来经济性的增强,进而带来需求的进一步放大。公司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管理上又有一体化的优势,几次决策都体现了公司的深刻行业洞察力及优秀的行动力,也因此公司的盈利水平一直高于同行。不仅如此,还未雨绸缪充分储备新技术,这些优势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得以不断的体现,不断拓宽公司的盈利能力。
也因此公司的基本面是非常不错的。
再说管理层是否优秀。我记得之前分析春秋航空时曾经提到过,公司的基本面其实都是管理层运营出来的结果,管理是原因,优秀是结果。从过往的经历来说,我认为公司的管理层非常优秀。
再说估值。去年我卖出时,其实并没有预料到后面国家会出碳中和的政策,因此认为光伏组件的涨价不过是一时炒作,而当时公司股价在这种炒作之下被炒的太高了。事后来看并非如此,而是市场已经嗅到了碳中和政策到来的风声,需求在不断放大,而公司的业绩也在不断释放。
下面是最近机构对隆基股份未来三年利润增长的预测,大体上是三年一倍左右。按照当前4000亿的市值,隆基股份对应2020年的市盈率为46倍,对应于今年的市盈率大约为33倍。
这个估值算不算高呢?这个估值其实与我在去年8月卖出时相当。其不同在于,我在去年8月判断当时为景气高峰而未来将回落。而当前机构的预测则为未来公司还会持续高峰运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的估值是不算高的。
下面是2018年以来机构持股的情况,可以看到在2020年四季度之前,隆基股份的机构持仓总体是上一个季度高的话,下一个季度就低,机构们来了走,走了来,反复折腾。集中的加仓是在2020年的二季度,此时正是组件涨价的时候,而之后就开始持续减仓至今。当前的机构持仓仍占据14.23%的比例,这个比例要比贵州茅台要高。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比例也就那样,不算太高。但你要知道,这仅仅是公募基金的持仓,还有为数众多的私募基金、投资机构并不在列。公司的大股东以及其他长期投资股东占据了大约45%的比例,在剩下55%的股份中,仅仅公募就占据14.23%,机构资金很可能已经占据30%左右,剩下在普通投资者手中可能就只有20%到25%了。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