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李世飞“硬核”种田,还带出一批“00后”徒弟

在智慧农业的浪潮中

一位新农人正带领一群“00”学员

用科技重塑传统春耕

他就是梁平区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世飞

从无人机植播到智能化育秧

从田间实操到夜间复盘

他和他的社会化服务队

以新质生产力为笔

在田野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跟随春天的脚步

看看新农人李世飞的一天都在忙啥?

8:00

一大早,位于梁山街道大福社区的梁平职教中心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已是一片忙碌。李世飞仔细查看稻田状况后,带领学员排放稻田积水。“水放得恰到好处,无人机播种的种子才能更好地发芽。”他一边示范,一边分享科学种田的门道。

9:00

稻田里拖拉机的轰鸣声响起,李世飞正悉心指导梁平区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操作拖拉机进行耕田作业。“耕田时转弯的角度要把控到位,耕深要均匀,土壤才能‘呼吸’。”他耐心为社员讲解。在他的指导下,社员启动拖拉机,田间泛起涟漪,泥土芬芳四溢,为播种夯实基础。

9:30

田间课堂转向空中课堂。李世飞手持大疆t70p植保无人机遥控器,向学员分解作业流程:“航线规划、播撒箱装载、紧急制动......每一步都关系效率和安全。”学员们围在他身边,不时提问,他都耐心解答。

10:50

转战明达镇坪山村,李世飞的节奏更快。育秧基地里,他拨开秧盘查看根系:“盘根不好会影响机插质量,必须每日巡查。”

11:30

智能化育秧工厂内,李世飞和学员一起观察谷种浸泡情况。他拿起一把谷种,感受湿度与饱满度,向学员讲解浸泡时间对发芽的影响,学员们认真听、用心记。

12:30

忙碌一上午的李世飞和学员在户外匆匆扒完盒饭,下午的任务接踵而至。

14:50

李世飞和社员在明达镇坪山村检修插秧机。“做好保养也有利于抢农时。”他一边检查零部件,一边和员工交流维修要点,为插秧工作做足准备。

16:00

梁平职教中心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里,大疆t70p植保无人机再度升空,李世飞双手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遥控器,全神贯注地进行无人机植保播种作业,田垄上弥漫着科技与泥土交融的气息。

19:30

夜幕初临,在梁平职教中心,李世飞和学员、员工围坐着总结当天工作。大家分享收获与问题,他认真倾听,给出建议。随后,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第二天工作,确保春耕顺利推进。

在李世飞看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人”。
他的队伍里,基本上都是“00后”学员,从畏惧泥泞到熟练操控农机,从依赖经验到相信数据,这群年轻人正成为“智慧农业”的生力军。
“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向屏幕、操控云端。”学员罗信达感慨道。
从传统农民到新农人
李世飞
用工厂化育秧、无人机作业、机械化服务
为梁平春耕注入硬核科技
他的故事证明
当新质生产力扎根土地
乡村振兴的秧苗必将茁壮成长

◆文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郎兴花

◆图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伟

◆视频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洁

◆责编 王晶晶
◆审核 曾钰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