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南区木洞镇第三社区,时光在志愿者们的镜头下变得温柔而隽永。近日,重庆财经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讯小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联动社区党员干部,开展“青春伴夕阳”公益拍照行动,为社区50岁以上的居民记录生活风采,用科技与爱心编织起代际间的温暖纽带。
实践团成员跟前来拍照的老人聊天。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志愿者们化身多面手:一丝不苟的“造型师”为爷爷奶奶们整理衣衫、梳理银发,让岁月沉淀的美丽焕发光彩;专注的“摄影师”或蹲或仰,耐心引导,捕捉着老人慈祥的笑容、祖孙其乐融融的温情。每一次快门的轻响,都是对平凡生活中珍贵瞬间的深情凝望。
“姑娘,我腿脚不灵便,好些年没正经拍过照了,真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我们。”一位上个月刚过86岁生日的老奶奶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眼眶微润。这份朴素的感激,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
“好看!真精神!娃娃爹妈在外头忙,家里就我们俩,这还是头一回拍这么有‘仪式感’的合影呢!看,我大孙子,期末考试数学97分!”一位带着孙子的老人指着相机屏幕,自豪地分享着喜悦,皱纹里漾满了幸福。镜头内外,流淌的是亲情的暖流和生活的满足。
奶奶和孙子的合影。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拍照服务,更是“讯小青”们将课堂所学人工智能技术注入公益实践的暖心探索。他们计划在活动结束后,运用ai图像处理技术,对照片进行精细的调色和优化,让每一张影像都最大程度地焕发神采。冲洗塑封后,这些承载着温暖记忆的照片将被郑重地送回老人们手中,成为他们可以触摸、可以珍藏的“时光礼物”。
重庆财经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乐晓勇表示,此次“青春伴夕阳”活动,是学院将“科技向善”理念融入社会实践的生动写照。学子们在服务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科技的温度在于服务人、温暖人。一张张定格的影像,是青春对岁月的致敬,是科技对温情的加持,更是新时代青年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有力践行。
团队成员与部分居民合影。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未来,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深化“校社联动”,拓展更多有特色、有深度、有温度的公益项目,引导青年学子用智慧与热忱,在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中,不断书写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的青春华章。(晏红霞、江蕊弘、杨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