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却一生无为,生了个女儿当歌星,现在家喻户晓

邓丽君与父亲邓枢

说起邓枢,估计会无人知晓他是谁。但倘若说起他的女儿邓丽君,那就是真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国音乐的殿堂中,邓丽君三个字不仅是一位歌手的名字,更是一位里程碑类的人物。

而在邓丽君的幼年之际,正是因为有着邓枢的教导,才能让她取得如此过人的成就。但是倘若你认为邓枢是哪一位出色的歌唱家或者作曲家,那么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邓枢是一位军官,并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黄埔军校教出来的学生。

认真的梦想

1921年,邓枢出生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小村落里。年幼的邓枢与许多同孩子一样,父母都是农民,并且没有什么文化,一辈子只能以种地为生。但是与许多人不同的是邓枢从小就想要报效祖国,因为在他成长的那几年中,正是中国社会形势最严峻的几年。

他从小便见识了因为家庭贫困不得已卖自己的孩子来换取粮食的一幕,也见识到了因为战争的摧残家破人亡的场景。

战争下的普通民众

反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些达官贵人或者说手握实权的人士因为自身地位的优越性并没有体会过这些人间疾苦。

所以年幼的邓枢便从小立愿要做一名军官,希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这破败的社会环境,并且结束当时打得热火朝天的军阀混战。

有了这一目标的邓枢便十分刻苦的去学习,即便是在后期战争期间他也没有放下功课。所幸邓枢十分刻苦认真,成功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

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无异于现在的清华北大一般,身为全国顶级的军事院校,许多人均对其趋之若鹜。况且因为前几期黄埔军校的学生均在军界各处任职,其校长与校内领导班子均是响当当的人物,所以黄埔军校无异是爬向军界最快的一把梯子。

黄埔军校

1924年,黄埔军校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录取了350人作为正式学生,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邓枢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足见其自身的努力程度与聪明才智了。

虽然邓枢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中脱颖而出的他在入校后反而变得平庸了。

在校期间的邓枢本来打算大展拳脚来学习军事知识,但是因为其自身资质平庸,并且因为没有出色的军事天赋,他反而成为了在之中垫底的存在。并且在邓枢考入黄埔军校的时候,军阀混战的局面已经消失,当时的中国已经和平统治时代,这也给邓枢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二战爆发

所幸当时的邓枢并没有选择轻言放弃,反而在校期间由于1937年战争的爆发,让他有了更为强烈的渴望去守护和平。

在毕业后邓枢又投身到战争中去,最终的他因为出身与战功的原因被封为少尉。本以为就此开始仕途之路的邓枢却在任职少尉之后一直原地踏步,直至1952年晋升中尉,最终以中尉军衔退役。

1948年末,邓枢举家搬迁台湾,并且因为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一直在台湾定居。

年幼的天后

在台湾的日子还算是邓枢人生中最为得意的几年,少了年少时的危险,也少了青年时的战争。

但是这种生活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好几次退役后的邓枢都在问自己这一生究竟做过了什么,如果说会打仗的话,现在已经不打仗了,那么自己还有什么可以谋生的技能哪?

况且虽然名义上邓枢是军官退役,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台湾的军官真的是太多了。邓枢以中尉的身份退役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也因此邓枢一家依然一贫如洗。

京剧

这时的邓枢突然想起自己少年时曾经跟随家里的长辈学习过几年京剧,便邀请几个友人一起举办了"康乐队"来演出赚钱。并且在"康乐队"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邓枢家里迎来了家中唯一一位女儿——邓丽筠。

在邓丽荺来到自己家里之前,家中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在嗷嗷待哺,现在随着新成员的到来,对这个贫困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百般无奈之下的邓枢只能用军队所给予的退役金和自己演出赚的钱开了一家米店来贴补一家五口之用。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活着,小邓丽筠也在一天天的长大。

年少的邓丽君

后来年幼的邓丽荺发现自己父亲唱的京剧挺有趣,便央求着父亲教自己唱戏。年老的父亲拗不过她便教了她两嗓子。

也就是这一教,教出来一位中国流行音乐界的天后。

邓枢在教邓丽荺唱戏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女儿音色与常人不同。因为他之前也曾经教过自己儿子唱戏,所以他十分清楚当时儿童应有的腔调是怎么回事。

但是对于从自己女儿嗓子中唱出的歌声,对于邓枢来说是一次实打实的意外之喜。从那以后邓枢便开始教导女儿学习京剧,并且抽空还把老朋友叫到家中来一起教导。

但是对于邓枢而言,自己仅仅会京剧一种艺术,其他的虽然也会但并没有很好。而且就女儿目前的情况而言,确实可以进行多方面发展。

邓丽君

鉴于女儿的发现,当时的邓枢一咬牙,就算家里再贫穷,也要为自己的女儿请一位老师辅导音乐。

所以,邓丽荺开始在课余时间与父亲请来的老师学习音乐,从此开始了歌唱之路。

1961年,他们更是请到了当时的"九三康乐队"来为自己的女儿指导。同样也是在这段时间,邓丽荺的名字在台湾人口中慢慢的被传成了邓丽君。在当时的身份信息并不确定的情况下,索性一家人直接以邓丽君称呼家中唯一的女儿。

后来到了1967年,邓丽君在与家人商量过后正式休学,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在此后长达数年的演艺生涯中,邓丽君以其出色的作品与精湛的歌艺迅速走红,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歌坛一颗璀璨的新星。

邓丽君照片

1990年5月,在邓丽君如日中天发展的时候,其父邓枢因为生病的缘故,病逝于台湾,此时的邓丽君也是因为急性肾炎入院治疗。

后来直到1995年,邓丽君病逝于泰国,结束了其一生的故事。

人生之感悟

其实纵观邓枢的一生,他是幸福的。早年的他虽然生活在战乱的中国,但他也凭借自己实力成功存活下来。后来更是考上了黄埔军校,实现了自己从小就树立的梦想。

再后来战争期间,虽然当时战争情况惨烈,但邓枢再一次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活了下来,并且在后来移居台湾为自己也是为家里铺了一条平稳发展的路线。

邓枢一家人

虽然中年生活走过一段时间的曲折,但是这一段曲折的生活也为后来他晚年生活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在其晚年生活中,他更是凭借自己女儿邓丽君的名气与地位获得了较为平和的晚年生活,并且在这种状态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结语

对一个家族来说,与其说是家族遗传影响人的一生倒不如说是一个良好的家教更为合适。就拿邓枢一家举例子而言,就是因为邓丽君从小生活在自己父亲邓枢唱戏的条件下,她的天赋才得以被展示出来,并且发扬光大。

而且对于当时贫困的邓枢一家而言,在发现自己家孩子拥有出色的唱歌天赋之后,他并没有选择扼杀孩子的天赋,反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系统的学习。

总是后来邓丽君为了唱歌选择辍学的时候,邓枢也是尊重邓丽君的选择,并没有强加干涉,这对我们都有十分深刻的启示作用。

邓枢与邓丽君

这也教导我们应该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选择长久的痛。

况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我们,因为缺少旧社会时的种种磨砺,使得许多人开始满足于现在的舒适反而忘记了以前的痛苦。

在艰苦条件下依旧求学的邓枢同样为我们立了一个深刻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邓枢那种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努力精神。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绝对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