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2025年05月19日11:50:18 娱乐 7316

文 | 雪豹财经社,作者 | 高越

4月19日的首个机器人马拉松,20个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上演了一场略显滑稽的比赛。有的横冲直撞碰坏了围挡,有的晃晃悠悠走不准直线,还有的刚起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仿佛是一种隐喻:当火热的ai被各个赛道拥抱,比梦想更先落地的,可能是略显冰冷的现实。

在各个平台上大量涌现的ai短剧也不例外。它们大多以奇幻、玄幻与科幻题材为主,普普通通的职场打工人可以幻化成各种动物,或者去另一个世界送外卖,甚至作为巨变下的幸存者进入未来世界。

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短剧的井喷。但在风风火火的热闹之下,更多的是59分的作品和空空如也的钱袋。

59分的“ppt式短剧”

真刀真枪尝试之后,短剧制作人、导演周鑫(化名)发现,ai短剧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为了做出一部职场奇幻ai短剧,周鑫的团队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资金。他们购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ai工具的会员,但往往要抽二三十次才有一个勉强过关的镜头。ai工具画的分镜不理想,周鑫只好找一个人专门负责画分镜,前后画了几百张。

半个月左右,6集成品,成本大约六七万元。

但这部作品里充满了bug。只有大场景看起来够酷炫,其他几乎全是短板:人物ai味太重,说台词时光发声音不动嘴,剧情几乎全靠后期配音推动。比起短剧,它更像是一个配音秀。

“实际效果只有构想的三成左右。”周鑫说。

ai工具生产的“59分作品”并不少见。很多观众调侃,ai短剧演员不会塌房、但会面瘫。还有人将镜头不流畅、节奏奇怪的作品评价为“ppt式短剧”。

陈嵩(化名)的影视制作公司主要拍企业广告片、宣传片,从去年开始尝试短剧,主要是古偶、霸总题材。今年,陈嵩发力ai短剧,想走类似于《三体》的科幻路线,一共8集,每集四五分钟,“几乎每天都在爆肝制作”,陈嵩和团队自认为制作精良,能爆出火花。

这部短剧第一集在抖音等平台上线后,点赞量有7000多,随后一路走低,最后一集只有200多赞。虽然有人在评论区说这是他看过“最自然、最有大片感”的ai短剧,但并没有多少人观看。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上的ai短剧  图源:小红书

有十几年影视行业从业经验的宋方用(化名)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招聘了两名有ai经验的员工自学各种ai工具,还招了一个ai运维,专门测试不断更新的功能。但ai短剧的开工之日,却被一再推后。

宋方用发现,ai功能更新迭代的频率太快。很多时候,ai短剧刚做完,新功能就出现了,甚至作品还没出来就有了新功能,这意味着他们的作品还未上线就已过时。宋方用的小团队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新技术上,到现在都没能有一部成品短剧问世。

看过大量ai短剧后,宋方用发现了一个让他更悲观的事实:这些ai短剧都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短剧,它们只是为了使用ai技术才去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舍弃、放低预期。

“就像是为了醋,包了一盘饺子。”宋方用告诉雪豹财经社。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ai短剧风口,掺杂了太多从业者的美好想象。

风口正热,冷水已至

陈嵩曾问过一位同行,是否准备做ai短剧。对方反问:现在还有谁不做ai短剧吗?

也是在那一刻,陈嵩下决心亲自试试水深浅。

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时间,但行业内几乎每家公司都在尝试ai短剧,唯恐脚步慢了落于人后。

业内流传着太多令人振奋的故事:在全网拿下5000万播放量、抖音原生端收益超30万元的《兴安岭诡事》导演丁宽透露,11集篇幅耗时3个月完成,制作成本只有实拍的一两成;《我在另一个世界送外卖》的导演高鹏飞则表示,ai承担了70%~80%的工作量,原本需要一两百万投资的剧,成本减少了90%。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 天天要闻

《兴安岭诡事》短剧画面  图源:抖音截图

按照业内平均水平测算,依靠ai工具制作短剧,成本通常只需要实拍的两三成,最少只要一成。

陈嵩一直想拍科幻短剧,ai降低成本让这个梦想看起来触手可及。宋方用的设想则是由真人拍摄大部分剧情,制作成本高的大场面用ai制作。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4.9%至504.4亿元,首次超越同年的电影票房。

但高鹏飞听说,去年有些同行投的5个项目,有4个都在赔钱。在他看来,ai才是新的风向。

抖音先后推出《无名特攻队》《玄幻:从拉二胡开始》等ai短剧,快手也有《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新世界加载中》《浮梦吟》等作品。

抖音和快手举办了各种aigc短剧比赛,在社交平台上的短剧比赛群里,随处可见“求组队”的创作者。按照双方推出的aigc短剧扶持计划,抖音为精品短剧提供单部15万、30万和50万元不等的保底收益,快手针对合作项目参投比例达到50%。

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入局ai短剧,比如博纳影业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剧乐部影视、白丁影视和九州文化联合出品、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番外的《大冲运》;华策集团短剧团队制作的《我在冷宫忙种田》。

一些小型创作公司也在发力ai短剧,比如灼见智能的《35岁社畜默示录》登上春节期间抖音短剧热播推荐榜,触飞瑞拓的《白狐》号称“国内首部全ai流程微短剧”。

但火热的风口之下,被泼冷水的人为数不少。探索至今,入局者们仍然被难以逾越的问题困住。

谁能拿到船票?

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主体一致性。

由于ai短剧是文生图-图生视频,人物主体很难保持一模一样,说话对口型也常穿帮。画面中的环境和其他主体也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宋方用告诉雪豹财经社,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模型和工具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影视作品讲究镜头语言,“场景切换、氛围制造,节奏呈现,都要靠镜头的推拉摇移去实现,而不是用ai做成动画ppt”。

除此之外,在实际学习和操作中,宋方用发现,ai适合科幻、玄幻和奇幻题材,想要剧情好看,往往需要导演有超现实的创意和脑洞。但ai工具毕竟是人基于现实逻辑去训练的,这些脑洞通常很难被ai工具所理解,也就无从实现。

多位短剧从业者告诉雪豹财经社,现在的ai技术可以制作一个精良的两三分钟ai短片,但想要制作一个总时长100分钟、有故事线的短剧还达不到标准,更看不到商业化的可能。

一位资深短剧从业者告诉雪豹财经社,即使短剧节奏已经很快了,很多观众仍然习惯以1.5倍速观看。他们不在乎视觉效果,而是更看重台词和剧情推进。因此,相比起短剧,ai更适合制作成本更大的项目,比如网络电影和电视剧。

这意味着,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的ai短剧,更像是为ai影视作品试错铺路的“炮灰”。

从业者们的集体判断是,如果ai技术在一年内有突飞猛进的变化,ai与短剧也许能碰撞出更多可能。只不过,提前布局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试错空间。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 天天要闻

《三星堆:未来启示录》  图源:抖音截图

更有机会跨过高门槛、拿到未来船票的,是大型传统影视公司。博纳影业成立了aigms 制作中心,并表示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后,未来将继续制作有关故宫、兵马俑、楼兰、喜马拉雅等其他古文明ip的作品。华策集团也已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

类似《兴安岭诡事》这样触碰到商业化可能的短剧团队,也有底气继续摸索。导演丁勇透露,他们想主打男频市场,围绕地域ip、民俗题材推出《哀牢山诡事》《丰都诡事》系列,形成一种近代奇幻风格。这也是当前最被观众接受的ai短剧题材。

但更多创作者只能是草草尝试、草草退场。

周鑫决定放弃ai短剧,回归到真人实拍的传统制作中来。宋方用则决定更加谨慎地使用ai,先尝试着加入几个ai大场景,再做后续打算。他们仍然相信,ai短剧的风,能把人吹到想象空间更大的远方。

只不过,这个远方,并非人人都可抵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专访许佳琪:从偶像到演员,希望让大家看到我的可能性 - 天天要闻

专访许佳琪:从偶像到演员,希望让大家看到我的可能性

《演员请就位3》播出后,观众从中见到了不少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许佳琪便是其中之一。许多人印象里的许佳琪是一位偶像。她最早以SNH48的人气成员身份活跃在公众视野当中,在2020年参加《青春有你第二季》后,又拿下第三名顺利出道,成为女团THE9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 天天要闻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文 | 雪豹财经社,作者 | 高越4月19日的首个机器人马拉松,20个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上演了一场略显滑稽的比赛。有的横冲直撞碰坏了围挡,有的晃晃悠悠走不准直线,还有的刚起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仿佛是一种隐喻:当火热的AI被各个赛道拥抱,比梦想更先落地的,可能是略显冰冷的现实。在各个平台上大量涌现的AI短剧也不例外...
《歌手2025》第二期网传歌单上热搜,林志炫演唱自己的歌曲 - 天天要闻

《歌手2025》第二期网传歌单上热搜,林志炫演唱自己的歌曲

芒果台音综《歌手2025》首期播出便再次霸占热搜榜,而随着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第二期节目歌单传出多份,并且快速冲上热搜,其中有一份自称是内部人员传出的名单最受网友关注,而通过歌单来看这次林志炫选择了自己的歌曲。两人自由选曲网传名单中陈楚生和林志炫两人自由选曲,陈楚生选择了新裤子乐队的《你都忘了你有多美》,...
刑警的日子:最让人无语的角色不是刘子明,也非魏杰,而是方母 - 天天要闻

刑警的日子:最让人无语的角色不是刘子明,也非魏杰,而是方母

文/娱情派最近,应该很多人都看了电视剧《刑警的日子》,剧中的各个案件都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共鸣。何冰饰演的魏杰和欧豪饰演的刘子明这对师徒虽然戏份不多,但还是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每部剧中既有讨喜的角色,也有让人无语的角色,《刑警的日子》也不例外
江苏疾控声明:常荣山与我们无关 - 天天要闻

江苏疾控声明:常荣山与我们无关

【环球网综合报道】5月18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声明称,本单位不存在名为“病毒研究所”的下设部门;常荣山非本单位工作人员,且与本单位不存在任何关系;网络上关于“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等表述不符合事实,已侵犯本单位合法权益。江苏疾控表示,提醒社会公众勿传谣信谣,对发布相关不实表述的...
恭喜,华语片又赢了一次 - 天天要闻

恭喜,华语片又赢了一次

韩国影视近几年势头很猛,出了不少全球爆款。但,有一块业务,却怎么都支棱不起来。那就是,翻拍华语青春片。《七月与安生》《不能说的秘密》《听说》《想见你》......拍一部,扑一部。数量之多,频率之高,让人怀疑「毁原作」已经变成一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