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上,一场“认亲”现场让无数观众泪目。
主持人几次询问,一名女嘉宾却始终带着礼貌微笑,却语气坚决地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
这名女孩叫肖晶晶,舞台上她亲生父母泣不成声,声称“这孩子是我们亲生的”。
母亲一度情绪崩溃,想要冲上去抱住她,可肖晶晶只是冷淡回应:
“我姓肖,我叫肖晶晶,我的父母是肖崇阳和祈春兰。”
一句话像刀子一般,斩断了舞台上的血缘牵挂,也割裂了无数人对“亲情”的既有认知。
为什么一个孩子如此拒绝血浓于水的亲生父母?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会执意只认养育自己的人?
落脚真相背后,这是一个爱与选择的真实故事。
01 一场相遇
1987年,湖北孝感冬夜寒风刺骨。
一名女婴被人遗弃在医院外的花坛边,身上只裹着一条单薄的旧毯,冻得脸色青紫奄奄一息。
这正是后来站在舞台上的肖晶晶。
她的亲生父母,在连生三个女儿之后仍不死心,第四个还是女孩索性就将她遗弃。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家太穷,只能养一个儿子。”
就在那一晚,刚从医院做完检查的肖崇阳和祈春兰夫妻,听到了婴儿虚弱的哭声。
两人抱起这个命悬一线的小生命时,他们即将做出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决定——收养她。
夫妻二人本就无法生育,此时见到这名可怜的弃婴,便决定倾尽所有,做她真正的父母。
于是,女婴有了新的名字——肖晶晶,意为明亮璀璨、命运重启。
那时候的肖家并不富裕,肖崇阳是个退伍转业兵,在孝感棉纺厂上班收入不高。
妻子祈春兰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一家人的日子紧巴巴。
但从抱起肖晶晶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她当成了“命根子”。
祁春兰不能哺乳,只能给孩子买奶粉,那时候奶粉价格不低,一罐要花掉半个月的生活费。
但夫妻俩咬牙坚持,不让女儿受一点委屈,邻里曾劝他们喂米糊省钱,可祁春兰说:
“别人孩子吃啥,我晶晶也吃啥,不能差。”
哪怕是再小的糖果,哪怕是冬天一件像样的衣服,只要孩子想要,他们都会竭尽所能。
后来肖晶晶逐渐长大,但体质一直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夫妻俩几乎跑遍了孝感医院。
每次看病回来,肖崇阳就加班送煤气、拉板车,一肩挑起家里全部开销。
祁春兰说:“我们没给她富贵,但一定要给她健康和未来。”
02 拒绝认亲
懂事的肖晶晶,没辜负养父母的一片心血。
从小学开始,她就是老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年年拿奖状,张贴满了整面墙。
进入初中她学习更努力,可就在这时,祁春兰的病情急剧恶化,常年卧床不起。
眼看自己时日无多,祁春兰做了一个艰难决定——亲口告诉晶晶她的身世。
“你不是我亲生的,是我和你爸爸在医院捡回来的。”
听到真相,十四岁的肖晶晶只是沉默,然后抱着母亲放声大哭:
“妈妈,不管你是不是生我的,你都是我最亲最亲的人!”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你们,妈妈你不能丢下我……”
那一夜,肖晶晶泣不成声,而祁春兰在女儿怀中安详离世,此后肖崇阳带着肖晶晶相依为命。
她更加拼命读书,2005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
大学四年,她靠兼职和奖学金解决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还把攒下的钱寄回家给父亲治病。
在快要毕业之时,肖晶晶被保送研究生,后来又获得赴加拿大名校读博的机会。
养父含辛茹苦地将她拉扯大,如今她终于出人头地,父女俩成为街坊邻居口中的“奇迹”。
也是在这时,亲生父母找上了门:“孩子,我们是你亲生父母呀……”
眼前的两位中年人声泪俱下,说自己当年是“被逼无奈”,如今只是想“团聚团聚”。
可当他们提出“愿意拿出50万给养父做补偿,只求相认”时,肖晶晶瞬间明白:
他们来的不是情,是算计。
她拒绝了认亲请求,说:“我姓肖,跟你们没有关系。我的父亲叫肖崇阳,我没有其他父母。”
03 写在最后
2015年,节目组偷偷安排,肖晶晶的亲生父母登台,想上演一场“催泪认亲”。
她上台时一脸茫然,直到看到那两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主持人一句:“他们终究是你的父母”,她淡淡一笑回答:“我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他们姓肖。”
当时全场安静,这出乎常人意料。
亲生父母跪地痛哭,主持人试图劝和,观众也面露同情,但肖晶晶始终不为所动。
她说:“他们弃我于寒风中,是肖家把我抱回人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落脚今天的肖晶晶,事业有成生活安稳。
她始终陪在养父身边,直到2018年老人病逝,亲手为其操办后事,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至于那对亲生父母,再未见过。
血缘,是我们来到人间的起点,但爱与付出,才是我们成为人的根本。
养育是日日夜夜的守护,是甘愿为你付出一生的心血。
生你一时爱你一世,前者靠生理,后者靠真心,有些东西,哪怕你花五百万都买不回来。
因为真正的父母,不是那个给你生命的人,而是那个愿意用命护你周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