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2025年01月23日21:53:02 娱乐 1067

追剧最糟心的莫过于剧追得正上头,它突然“塌房”了,就像迷雾剧场开年第一剧《漂白》,原本,它是收获许多赞赏的悬疑大黑马。

网友一度觉得迷雾剧场要高能回归了。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结果剧刚火,就陷入了层层争议,剧里犯罪分子漂白后一度逃脱法网,剧外却因为三重争议,一点点漂掉了凭借剧情赢来的路人缘。

抄袭争议

《漂白》播出后,调查记者王猛指出《漂白》抄袭了自己多年前针对本剧原型案件做的深度调查报道,并采用了当时编辑专门为此案想出的《漂白》标题。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图片截选自:猛哥

随后《漂白》编剧陈枰回应称多年前一位制片人找到她创作以“杨树彬团伙杀人碎尸案”为原型的电影剧本,自己针对原型案件做了大量走访调查。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编剧陈枰博文

剧名“漂白”一词,也是来自针对案件“身份漂白”而来的惯用术语,她觉得很贴切这个故事便选择做了小说名,针对抄袭争议,希望对方走法律程序解决。

面对编剧回应,调查记者王猛针对陈枰创作的小说《漂白》与他的深度报道内容做了调色盘回应,其中有几处网友觉得比较锤的点。

比如陈枰小说出现了深度报道里同样的笔误。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cr:猛哥

调查记者费尽心思想的形容,陈枰小说有着同样的表述。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cr:猛哥

调查记者挖到的独家采访细节,也出现在了陈枰的作品里。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陈枰这边也不甘示弱,再发声明回击。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陈枰博文

大致可以总结为她认为记者提到的公域内容不受著作法保护,两个作品雷同内容不足1%也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或侵权标准。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陈枰博文

无独有偶,有网友指出编剧陈枰并非第一次涉嫌抄袭,她被指控抄袭的过往和玖月晞有一拼,其中《推拿》被法院认定侵权。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另一作品《北辙南辕》的抄袭争议,原告方借此次事件发声。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格十三博文

陈枰第一封声明里提到的制片人也出来发声。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该制片人明确提到当时曾将王猛的深度报道推荐给陈枰,双方合作未达成后,该制片人对其突然出版小说已经感到震惊与不满。

而陈枰至今仍坚称自己的作品没有抄袭或侵权。

但面对业内“倒油”、过往“劣迹”、多处撞了别人的独家细节,想让观众一边倒支持她,显然有点困难。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更重要的是,各方言论虽不能直接盖章抄袭,却可以确定陈枰的确看过王猛的深度报道,这样一来,那些“撞”的细节就很难说是巧合了。

但正如陈枰所说,目前这种“雷同”可能在法律上无法定义的抄袭,此次事件,很可能又会成为唐七公子事件类似的有争议却难盖章的类型。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如果一开始编剧或剧方跟记者方合作或要个授权,甚至在作品里提一下参考资料,或者如今的争议便不存在了,可惜他们都未在意是否要尊重这份深度报道。

营销争议

如果说抄袭争议让观众对编剧陈枰有一层疑惑,那么她在剧中细节处理上的一些“巧合”,就进一步败掉了观众好感。

比如,赵今麦饰演的受害者甄珍,她的父亲甄玉良与原型里的凶手之一撞了名字,且剧中王千源饰演的匪首在打勒索电话时,特地喊对方的名字。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这一行为,让网友觉得有消费受害者苦难的嫌疑,受质疑后,剧方虽未对此事做出回应,却也悄悄改了字幕,将角色名字改成了同音字。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而更早之前,网友便发现《漂白》的营销手法,有美化反派之嫌疑,比如闹上热搜后瞬间翻车的“肉联厂F4”,以及专门给四恶拍的拉风海报一度有引发模仿潮的迹象。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因为把反派形象拍得太“燃”,一度有未追剧的网友误以为四恶是正派形象。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过往大众很希望犯罪片能将镜头对准反派而不是受害者,这一点《漂白》做到了,但他们显然弄错了大众希望对准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罪犯丑陋凶残的一面,希望让镜头刻画出他们的卑劣,而不是看起来“狠毒”却“带感”,看起来“恶劣”却又很有“人格魅力”?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甚至,通过虚构他们作恶的“起因”,引发部分观众的“拍手叫好”。

《漂白》原型恶人系2011年落网,当年凭借强大意志力从他们手底下逃脱的2名受害者尚在人世,幸存的受害者也因此造成无法逆转的身体和心理损伤。

她们看到这样的《漂白》与这样的营销,会是什么感受呢?翻拍真实原型的案件很好,可翻拍,不应该成为割向受害者的另一把刀。

态度争议

如果说抄袭争议与剧情部分细节、营销方式让观众感到不适,希望剧方能进行调整改变,那些网上流出的剧方、平台态度,便压垮了很多人心中最后一根稻草。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在抄袭争议、营销争议闹得沸沸扬扬时,平台高层不仅没有针对这些事件进行调查调整,或者敬畏舆论给出一定的答复,反而只看到了热度。

一句“没准这一闹,破万了”尽显世界的参差。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观众想知道是否真的存在抄袭,我们会不会再一次助纣为虐,也希望我们追的悬疑剧不要建立在消费受害者苦难的基础上,更希望剧的底色是好的。

而应该为这些问题买单的另一方,似乎更在意他们得到的利益,即使民意怼到他们面前不得不答时,也只是一句轻飘飘地一切由编剧负责。

“玉良”悄悄改名,平台庆祝热度破万,《漂白》漂掉了观众好感 - 天天要闻

如果存在抄袭,编剧的确是责任方,收获巨大利益的制作方,就毫无责任了吗?

好像,的确不用承担什么太大的后果。

正如于正抄袭琼瑶作品,当琼瑶得到100多位编剧支持终于打赢了官司时,剧早已播完多年,制作方名利双收,抄袭方,也只是稍微被松了下骨头而已。

或许这也是那些抄袭争议满天飞的作者或编剧,仍旧会被资方青睐的关键所在,因为争议动不了他们的奶酪,而观众的不满,也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漂白》最终会不会被认定为抄袭,大众没关系评判,但可以确定《漂白》方从剧本到营销再到遇事态度,都很让人失望,这不是影视方该有的样子。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名利场||贾跃亭甘薇官宣离婚,霸总娇妻童话破灭,聊聊千亿市值后的煊赫旧事 - 天天要闻

名利场||贾跃亭甘薇官宣离婚,霸总娇妻童话破灭,聊聊千亿市值后的煊赫旧事

5月14日,甘薇发出微博,官宣了与贾跃亭离婚的消息。曾经搅动中国互联网风云、令无数投资人瞠目结舌的一代霸总贾跃亭,和曾经被无数人羡慕命好、被许多名利场中人趋之若鹜的女明星甘薇,他们不算太长,但也真不算太短的17年的婚姻算是正式在社交媒体上划上了句号。▲ 看得出来结束这场婚姻对今时今日的甘薇是一桩解脱,她神...
“陈奕迅因新冠去世”?假的!近期阳性率攀升,一地紧急声明,专家:尚未达到2024年峰值 - 天天要闻

“陈奕迅因新冠去世”?假的!近期阳性率攀升,一地紧急声明,专家:尚未达到2024年峰值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今天(5月19日)上午#叶晓粤说陈奕迅去世是假新闻#相关词条登上热搜榜第一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图片来源:社交媒体(下同)5月15日,陈奕迅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因身体突发不适原定于5月16日至18日的高雄巨蛋演唱会紧急延期“非常遗憾...等了十二年的高雄巨蛋,没想到一夜之间就被病毒搅垮了”陈...
冲上热搜!海地一大妈单杀40名黑帮成员,为她家人复仇!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海地一大妈单杀40名黑帮成员,为她家人复仇!

铁铁们可以关注“唐唐老友会”防走丢 从此俺们不失联… 抓挠皮肤伪造过敏 -女子“免费”住酒店-卡BUG啊!近日,上海普陀警方公布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涉案女子“王某”自己卡自己BUG,到处要求酒店退款免单!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王某在上海旅游入住了一家酒店,在退房时声称酒店卫生不达标,导致其身上出现大量红疹过敏的...
专访许佳琪:从偶像到演员,希望让大家看到我的可能性 - 天天要闻

专访许佳琪:从偶像到演员,希望让大家看到我的可能性

《演员请就位3》播出后,观众从中见到了不少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许佳琪便是其中之一。许多人印象里的许佳琪是一位偶像。她最早以SNH48的人气成员身份活跃在公众视野当中,在2020年参加《青春有你第二季》后,又拿下第三名顺利出道,成为女团THE9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 天天要闻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文 | 雪豹财经社,作者 | 高越4月19日的首个机器人马拉松,20个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上演了一场略显滑稽的比赛。有的横冲直撞碰坏了围挡,有的晃晃悠悠走不准直线,还有的刚起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仿佛是一种隐喻:当火热的AI被各个赛道拥抱,比梦想更先落地的,可能是略显冰冷的现实。在各个平台上大量涌现的AI短剧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