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和平鑫涛所谓的爱情故事,几分感慨,几分悲凉。
人们对琼瑶曾介入平鑫涛和林婉珍婚姻,而怒其不争;但她一生为爱付出,辛苦写作让平的出版社扭亏为盈,再被他和子女们联手算计,而哀其不幸。
扭亏为盈,四个字看起来稀疏平常,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写出来的字字句句。
三毛曾心疼琼瑶说她“嫁给了一盏无人的灯”。因为琼瑶手都肿了,缠着纱布也要继续写作,只因为爱人平鑫涛,说她逛街甚至是参加自己作品的庆功宴,都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平鑫涛说啥是啥,琼瑶惟命是从,为了这个有家的男人等待到41岁才能嫁,背负插足骂名,辛苦写作养活他的一家人,直到晚年被原配出书嘲讽,被原配子女卸磨杀驴。
只因为平鑫涛很会“偷心”。他追求琼瑶时,不惜以命相逼;他让琼瑶写作盈利养活自己的出版社时,打造满园花朵,并甜言蜜语;他时日不多,悄悄背着琼瑶留下遗嘱,把财产留给原配及子女。
后来,琼瑶选择翩然离去,从一开始人们的惋惜,再到发现她错付给平鑫涛的一生,再到被平鑫涛的子女“吃干抹净”之后去世。
有人说,人不能太在乎一件事,否则就容易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比如琼瑶一生写爱情,一生追逐爱情,也被所谓的爱情误了名声和终生。
曾经涉足平的婚姻,是她背负的骂名。
明里,她未曾正式为自己做出辩解:那时并未一夫一妻制;她也不向原配林婉珍哭闹,她愿意退出,平鑫涛却更认为她柔弱需要照顾,于是与她成为夫妻。
暗里,她用文学作品,影射自己的爱情故事,影射平鑫涛对感情摇摆不定。她让林婉珍领走平鑫涛,也说过就一起过吧,这样都有家,孩子都有父亲。
令人三观炸裂,但也暗叹她情绪稳定。不曾又哭又闹,不曾声嘶力竭。
大家都觉得一位相信爱、制造爱情故事的女作家,竟然被所谓的爱困住一生,都在感慨平鑫涛这个男人,作为商人的成功,以及作为爱人的失败。
可是琼瑶,只指责平鑫涛“太心机”,却从不言悔。
与文字纠缠了一辈子的琼瑶,却没有用只言片语去指责爱人与忘恩负义的继子女。
她只说不与他合葬,就再无其他。如雪花、似蝴蝶,以自己的方式翩然而去。
至此,琼瑶的人生如《还珠格格》的歌词一般,轰轰烈烈,潇潇洒洒。
至此,如果不是突然发现反转,我不会再写他们的故事,毕竟他们曾经再怎么相爱和算计,随着当事人的相继离去,也应该让往事随风,是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琼瑶用这样的方式告别,还不忘劝大家珍惜人生,附加着“正能量的呼吁”。
这样,引导大家更能够接受她的离去方式。
对于一代才女的骤然离世,对于一个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引发人们探究其平生,才发现她被爱耽误和辜负的一生。
发现总是好于自述,伤心失望容易让人有倾诉欲,喋喋不休会变成“祥林嫂”,那样子就太不琼瑶了。
“太心机”是她简明扼要对爱人的评价,“不合葬”是她受伤之后的选择。
这样的评价和选择,不仅无可厚非,简直以德报怨。
与平家子女这些年的朝夕相处,琼瑶虽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她是继母,更是平家和这三个孩子的衣食父母。
也许,她甚至心知肚明,以这三个继子女的为人处世,他们肯定会对自己身后事的漠然冷酷。
也不是凭空猜测,琼瑶应该早就了解他们,只是抽身已晚,欲哭无泪,诉说无门。
所以琼瑶用“翩然离去”的方式,激发了人们的探究,展示了继子女的冷漠自私,以及平家对自己“吃干抹净”后的无情。
而自己,却不用再面对这一切,就像曾经相信爱与温暖一样,曾经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她,在遗憾此生终究是可望不可求之后,最终选择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吧。
结语:
倘若能知晓人们对她的意难平,琼瑶会不会有所欣慰或释然。
但也许,这些已经不再重要了。
毕竟,对也好、错也罢,她可能早已任由身后事的不同评说,因为她已经无愧于爱的过完此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