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演戏,雇“演员”还需谨慎

2025年04月11日22:52:10 娱乐 1453
生活不是演戏,雇“演员”还需谨慎 - 天天要闻

□唐明星(西南科技大学

4月10日,《法治日报》调查发现,社交平台涌现大量“生活演员”服务商,明码标价提供“角色扮演”服务:假扮父母应付催婚、冒充领导参加饭局、伪装伴侣出席家庭聚会,甚至承接离异家庭“订婚协商”等定制化场景。从业者宣称“线上线下皆可演戏,专业保密”,以角色扮演方式充当某人的父母、伴侣、朋友、领导等。这些“出租自己”的人也被称为“生活演员”“家庭演员”。

从记者调查情况看,大多数购买“家庭演员”服务的客户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年轻人被催婚所迫,租用“合约恋人”应付家庭聚会;学生为应付老师请家长,找中年人扮演父母;部分人为维持社交形象,定期雇佣“精英闺蜜”摆拍聚会照片……这些客户往往因真实人际关系缺位,不得不购买虚假情感关系。

然而,这种“家庭演员”行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演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雇主的一些隐私信息,如果被不怀好意的“演员”或者雇主利用,很容易泄露隐私甚至受到人身或财产侵害。据公开报道,此前,一女子恋爱期间花钱雇请“假爸爸”,之后虚构“父亲”经商账户被冻结需找关系解冻等事由,以此骗取男友父母、姐姐及其朋友等人共计200余万元。

“家庭演员”服务说到底是一个小众行业,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例如价格体系混乱,大多数“演员”都是兼职,缺乏准入门槛和监管机制,有些合同无效还存在巨大法律风险,从业者的资质、服务内容边界模糊,部分从业者以“应付相亲”为名,将服务延伸至违法的性交易领域。

从另一方面看,花钱请“家庭演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性的社会焦虑。年轻人要花钱找“合约女友”应付父母才能换来年夜饭的一场安宁、单亲家庭不得不雇人扮演“完整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职场人借用虚假人脉才能获得资源……与其掀开“虚假面纱”,不如坐下来好好聊聊,让未婚者不被催婚刺痛,让失败者不被成功学绑架,让破碎家庭不被道德审判。

雇佣“家庭”演员虽有可能解决“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问题的最优解,也无法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公众需警惕“家庭演员”背后的法律与道德双重风险,用平等善意的沟通、健康的社交方式来解决家庭成员相处、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