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2024年11月12日12:43:07 娱乐 1798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深圳南科大附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新生——邢小丛飞。

这个名字一下子唤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谁能想到曾经她还是个刚失去双亲的5岁小女孩。

她的爸爸是那个"倾家荡产"做公益的歌手丛飞,妈妈是放弃空姐职业陪伴丈夫投身公益的邢丹。

这对曾经感动无数人的夫妇,在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年幼的女儿。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然而人们不禁好奇,这个女孩是如何在失去父母的阴影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说起丛飞的故事,还得从他的童年说起。

在农村老家他爸张万军是个特别热心的人,见不得别人有困难。

这种助人为乐的性格,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中传给了儿子。

家里虽然穷得叮当响,但老爸的二人转和邻居家的录音机,却给了这个爱音乐的男孩最初的梦想。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你别说这小子天赋真不赖,听几遍就能把歌曲完整哼出来,惊得邻居们直呼"未来的大明星"。

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学音乐要花不少钱呢。

看着父母辛苦劳作,丛飞咬咬牙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

打工的日子可不好过,他换了好几份工作,直到在一家银行当上了出纳,生活才算有了着落。

但骨子里的音乐梦想可一直没忘,白天工作晚上就捧着书啃乐理知识。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这种拼劲果然没白费,居然让他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在学校里这个"老大哥"可争气了,不但拿奖学金还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硬是一分钱没问家里要。

毕业后他带着满腔热血来到了深圳这个充满机会的城市。

改名"丛飞"寓意要像小鸟一样自由翱翔。

可开始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啊。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演出机会少得可怜,他只能四处打零工,连房子都租不起,晚上就睡在桥洞里。

转机来得特别戏剧化。

有一天他看到一张歌唱比赛的海报,报名费要80块还得买演出服。

穷则思变丛飞灵机一动,背着二手音响设备就去街头卖唱。

没想到一位路过的姑娘被他的歌声打动,直接给了600块钱!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这笔钱就像一张敲开幸运之门的门票。

比赛虽然没拿到第一,但他的嗓音和表现力却吸引了在场的男高音歌唱家郭颂

从此他的音乐之路开挂了。

不但和蒋大为、宋祖英这些大腕同台演出,一场商演最高还能拿到3万块!

但让丛飞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是1994年在成都的一场公益演出。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当他看到台下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时,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话不说他把演出费2400元全都捐了出去。

这笔钱帮助了2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也让丛飞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从那一刻起他就踏上了一条注定与众不同的道路。

从此以后丛飞就像着了魔一样,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甚至背上了12万元的外债。

这样的选择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原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带着女儿离他而去。

但命运总是眷顾有大爱的人。

这不他在公益活动中遇到了一位美丽的空姐——邢丹。

这个姑娘简直就是天使啊,不仅颜值在线还特别理解丛飞的公益理想。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虽然邢丹的父母拼命反对,觉得这个整天做公益的穷歌手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但邢丹偏偏就认定了这个"不靠谱"的男人,毅然辞去了体面的空姐工作,和丛飞一起走上了公益之路。

接下来的11年这对夫妻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

丛飞跑遍大江南北,办了300多场义演。

你敢信吗?他们总共资助了183个贫困儿童重返校园,帮助了150多个失学儿童和残疾人。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还认领了37个孤儿!

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0小时,捐款捐物加起来有300多万元。

可天妒英才啊。

2005年丛飞被查出得了晚期胃癌。

就在同年邢丹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躺在病床上的丛飞心疼地劝妻子放弃这个孩子,但邢丹坚持了下来。

这个倔强的女人,在10月份生下了他们的小女儿。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丛飞还在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把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费中的3万元,拿出来设立了一个奖学金。

2006年4月这位传奇的歌手走完了他37年的人生。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临走前他还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让5个人重见了光明。

就这样丛飞实现了他生前的誓言: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

邢丹像个女超人一样,一边带着两个女儿,一边继承了丈夫的义工编号。

经常能看到她带着捐赠的物资,走进大山深处看望那些受助的孩子。

哪知道天意弄人,2011年4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永远带走了这位坚强的女子。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当时她正开车在高速上行驶,几个不懂事的孩子从天桥上扔下了一块石头。

这个意外让这对善良的夫妇在天国相遇了。

邢丹的离世让整个深圳市都笼罩在悲伤的氛围中。

深圳市殡仪馆人山人海,无数市民自发前来送别这位善良的女子。

现场不仅有当年受到丛飞夫妇帮助的人,还有许多被他们感动的普通市民。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各级领导都送来了花圈和唁电,这份沉甸甸的敬意,让人泪目。

但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这对夫妇留下的两个孩子。

命运就像开了个玩笑,姐妹俩从此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大女儿被爷爷奶奶接回了老家,继续着平淡而温馨的生活。

小女儿邢小丛飞则被妈妈生前的好友封昌红收养。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说起封昌红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她把小丛飞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给予了这个失去父母的孩子最温暖的关怀。

从封昌红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照片来看,小丛飞继承了爸妈的优秀基因。

不仅人长得漂亮,气质也特别出众。

小提琴拉得那叫一个好,经常在艺术节上大放异彩。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要说最让人惊艳的,还是这孩子的书法。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简直就是艺术界的天才少女。

而大女儿也不甘示弱,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

这不就是最好的传承吗?爸爸的音乐梦想,在女儿身上重新绽放。

虽然姐妹俩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彼此的心始终紧紧相连。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她们时常通过视频聊天,聊学习聊生活也聊那个永远离开的妈妈。

这对父母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播撒的爱的种子,正在女儿们心中茁壮成长。

这不就是最好的"爱的延续"吗?

当南科大附中录取通知书寄到邢小丛飞手中的那一刻,整个深圳又沸腾了。

大家都说这就是最好的"因果轮回"啊!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曾经这个女孩失去双亲时才5岁,谁能想到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看着新闻里这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哪是一纸简单的录取通知书啊,这分明是爱的传承与希望的延续。

当年丛飞夫妇帮助过的那些孩子,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

他们中有的成了老师,有的成了医生还有的成了企业家。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这些昔日的受助者,现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

就像一粒爱的种子,撒在了沃土里开出了一朵又一朵希望之花。

而今天丛飞夫妇的女儿也在社会的关爱下,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不正是最好的善意循环吗?

一个人的善良能影响一座城。

回顾丛飞夫妇6年间相继离世,留下5岁女儿,后女儿考上南科大附中 - 天天要闻

一对父母的大爱,能温暖一个时代。

如今这份大爱又通过她们的女儿,继续在这座城市传递。

这让我们不禁相信:善良的力量,真的可以超越生命的长度。

这个世界总是公平的,你付出的每一份爱,最终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

就像丛飞生前常说的那句话:善良的人,永远不会被这个世界亏待。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