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何以多是非

俗话说: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这句话的前半段理解起来也简单,鳏夫,是指丧偶后未再娶,并且没有子女的男人,一个人的生活通常比较简单,吃穿都将就,尤其是一个男人,吃饭什么的通常都是随便对付一下,垫个肚子就完事了。一天能生一回火,做一回饭都是很难得了,自然也就炊烟少了。

不过这话的后半段,却颇有争议。寡妇,是指失去丈夫未再嫁的妇人。寡妇门前是非多,通常被当做是指责寡妇不守妇道的贬低之词。认为寡妇难耐深闺寂寞,勾三搭四而招惹是非。

而另一种解释则是:因为寡妇无主,所以成了那些光棍男子竞相追求的对象,无事献殷勤的光棍汉们聚集寡妇门前,争风吃醋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可能为了赢得美人归而大打出手。造成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那么,为什么,光棍汉们要竞相追求寡妇呢?

大部分人认为因为古代打光棍的男人很多,而权贵们都把女孩占尽了,尤其是皇帝,一个人占有上万女人,“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老百姓没有了“资源”,没有女人和谁结婚呢?这时寡妇就成了男人们追逐的对象,相对于娶黄花大闺女时的三媒六聘,娶一个寡妇也相对更便宜一些。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除了少数幸运儿,一般女人都难以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基本算得上是任由摆布。所以,不管是褒是贬,“寡妇门前是非多”都成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