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奋斗30年,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生活虽苦,她才是人生赢家


清明节回家,我很无厘头的问老爸:“借给我小姨的钱,她都还了吗?”我爸一愣,盯着我三秒,然后轻松地说:“还有三千。”我长出一口气:“看来,这几年她过得还不错!”

小姨五十多岁,普通的农村妇女,不识字。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孙子孙女都上小学了。

不同于普通农妇的是,小姨三十不到就丧偶了。

小姨夫死于肝癌。

2000年左右的河南农村,得了肝癌,不仅倾家荡产,亲戚邻居都要赔一笔善款的。我妈排行老大,出钱出力最多。

小姨夫最后的一两个月,高昂的医药费已经支撑不了,医生也建议保守治疗。于是,搬回家吃药输液。

在长期的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我小姨竟学会了扎针。她大字不识,小姨夫每天用药,换药,扎针,她都一丝不乱。

等我小姨夫入土后,我爸帮她理账,七姑八姨,左邻右舍,累计欠款十几万。小到一两百,大到两三万,姓名日期,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唉,要是早点有农村医保就好了!

那时候,小姨也就三十不到。大表弟刚进小学,二表弟还在幼儿园。姥姥这边亲戚,心疼小姨,劝她及早迈出下一步,趁年轻再嫁人。

小姨夫那边的亲戚,不用说,纷纷劝说小姨,不能让孩子没了爹,再没了娘!

小姨的公公,当地的小学校长,整天用三从四德的观念给小姨洗脑。又用他的工资做保证,贴补小姨一家。

天知道,小姨夫的哥哥,本来就瞧不起没出息的死鬼弟弟和弟媳,又怕小姨改嫁了,两个侄子成了负担。也跟着劝说小姨,一万个保证,

爹娘的收入都贴补小姨。天杀的,第一个逼着小姨还钱的就是他们,第一个逼着老爷子“一碗水端平”的还是他们。

小姨在悲伤和犹豫中,逐渐下定决心--还账,养儿!为了生计,小姨把孩子托付给公婆,就跟着老乡一起去广东打工。

她不识字,也没出过远门,但是小姨肯吃苦受累,慢慢地学写自己的名字,慢慢地学习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居然在一家电子厂,一干就是十多年。

每年年底,小姨会带回一笔钱,从几千块,慢慢涨到几万块。照例,小姨会跟我爸妈商量,一笔一笔的欠款,先还谁家的,一次还多少。

一点一滴的,小姨还清了十几万欠款,竟然慢慢的还有了存款。

两个表弟一天天长大,又很快初中辍学。

爷爷奶奶管不住他俩,小姨常年在外,也没时问答

于是,重担又落到我爸妈身上。

我爸建议两个孩子学门技术一电气焊。我同宗的叔叔就是开厂的,免费学,免费食宿,半年后视情况而定,好的话拿半数工资。

作为学徒工,这已经是最大的福利了。两个表弟学了个马马虎虎,但也很快能养活自己。我们农村老家,不上学很快就要找对象结婚。

小姨家境不好,大家都看在眼里。虽然表弟个个相貌堂堂,可是,稍稍不错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他家。

表弟们年轻不懂事,脾气暴躁易怒,往往迁怒于小姨。小姨无可奈何,常常给我妈哭诉。

好容易给大表弟定了亲,女方本着“过期不候”“越穷越要”的原则,要两层小楼,又要小车一辆,现金十万。

小姨心疼儿子,娘三个,拼了两年,又亲戚邻居,东拼西凑,终于把大儿媳娶进家门。

小姨来不及再次打工挣钱还账,儿媳怀孕了。娘家人要求小姨务必照顾好!小姨很无奈,在邻村一个幼儿园当生活老师,每个月1200元。

可是,大表弟欠下的五万多的欠款咋办呢?这点收入,日常开支都不够啊。小姨又在家里做手工,点灯熬油的,加上卖粮食的钱,一年下来竟然能还上万把块!

很快,大表弟生了一个女儿,次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小两口一商量,决定放弃老家的低收入,去大城市闯一闯。

俩个孩子,自然就留给小姨照顾。小姨一个人照看俩孩子,且相差不到14个月,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还有收种几亩田地,彻彻底底忙了几年。

这一忙,把老二的婚事就给耽误了。眼看老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小姨只好四处求人求介绍。

等到大表弟家两个孩子入了幼儿园,小姨又开始在幼儿园当生活老师,暑假里,白天就把孩子带给我妈看着,她继续做临时工。

二表弟的婚事终于有眉目了。女方要求,结婚条件跟大哥一样就行。小姨又犯难了,跟老大一样,按照新的物价标准,车,房,婚礼,现金,起码要四十万!

老大结婚欠下的钱还没有还上呢!

好在,从大哥结婚,老二就多了个心眼,自己挣钱自己保管,他存了有十来万了!

定亲是不成问题了,剩下的三十万呢?二表弟说,两年后结婚,他能再挣十万。

小姨的任务变成了两年20万。

这时候,幼儿园生活老师一个月收入提高到了1500,一年十个月才一万五千。加上种地卖粮食的几千块钱,小姨暑假兼职的钱,一年最多省下两万块。

我爸妈心疼小姨,一说到她就唉声叹气。我爸形容小姨“老鼠窟窿眼儿的钱,你小姨都能抠下来”!

可是,这些也远远不够啊!无奈,我爸妈出面调停,小姨跟大儿媳商量,再出去打工两年,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二不结婚啊。

大儿媳也明事理,表示愿意。条件是,小姨每个月要补贴她们两千块钱,发工资当天,经过我爸的手,转给大儿媳。

小姨激动地满口答应。两年后,二表弟结婚了。

小姨又欠下十来万。她寻思着赶紧挣钱,再打工两三年,就能无债一身轻了。

可是,要是老二也需要带孩子咋办呢?二儿媳婚后三年,一直没怀孕。小姨抓住机会,一口气,几乎还清了所有欠款。

“我原本都不指望你小姨能还咱家钱!”爸爸抽着烟说。

“你小姨半辈子都在还账!欠谁家多少钱,她记得清清楚楚!”妈妈抹着眼泪说。

“是不是还完咱家的三千,小姨就一分不欠了?”我问到。

“欠钱好还,人情难还。十年前的一万块,跟现在的一万块,不能比。你小姨说,手头宽裕了,利息慢慢还。”妈妈又开始擦眼腈。

那个春节,正是新冠疫情刚开始不久,我被困老家,为生计发愁。

“我要有小姨那股子劲头儿,500平的别墅早就收入囊中了。”我激励自己。

“不是形式逼迫,谁能活成你小姨那样?”老爸瞪着眼睛说。

“比我小了整整七岁,我俩站一块儿,人家都说她是姐姐!”妈妈又老生常谈了。

真的,生活中,我每次遇到挫折,都会想到小姨,一想到小姨,我就知道“没有翻不过去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