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利用你的人,往往会向你打听这三件事,务必要谨慎对待

我叫林海,今年38岁,在一个县城里工作。因为从小家境不好,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现在虽然月薪不菲,但生活仍然简朴。

我有个朋友叫马强,比我大3岁,是本地一个中学的老师。他性格热情开朗,交友广泛。我们俩认识10多年了,可以说是知己好友。

马强有个弟弟叫马勇,今年35岁,长相酷似马强,性格却截然不同,马勇愿望大得惊人,但却不努力奋斗,只想依靠捷径发财。

前几天马强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弟弟马勇想找我借钱,开个小生意。我听说马勇近年经商失败,欠下高利贷,觉得这事可疑,拒绝了。

过了两天,马勇突然来我家找我,一副哀求的样子,说自己入赘到岳父家后,岳父得了重病,需要动手术。他央求我能暂时借他10万块钱,以后他定会双倍还我。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借钱给他。马勇一听我不同意,脸色立刻就变了,说我这样的朋友也太不够意思了。我解释自己也不是什么富豪,帮不了他。

当晚马强又打来电话,先是替弟弟道歉,后来又说能不能借马勇3万块,以示朋友情谊。我想了想还是借给了马勇3万块,虽然有点不安,但朋友需要帮助,我也应该伸出援手。



借了钱后,马勇对我的态度立刻转变,经常打电话来问我一些问题。比如问我银行里有多少存款,工资卡里余额多少等等。我都敷衍过去,没有正面回答。

过了一个月左右,马勇突然某天上门还钱,还把我家来回逛了几圈,我直觉他在观察我家的情况,借此判断我的经济实力。这让我很不舒服,决定和他保持距离。

再后来,马强告诉我,马勇已经欠下高利贷几十万,家里老人也没有大病,他骗我的事全是编造的。我这才恍然大悟,马勇原来就是想借钱不还,所以设计套我的话。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深。我认识到,想利用你的人,往往会向你打听三件事:

第一,打听你有多少存款或资产。他会问你开了多少张银行卡,每个卡里余额多少,或者房子车子等大资产价值。

第二,打听你的月收入或工资水平。他会问你工资多少,有没有股票分红,每月能节省多少。

第三,打听你的日常开支。他会问你吃喝花费,孩子教育花费,每月固定支出等。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会直接暴露你的经济实力。所以遇到不熟的人无故打听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谨慎,不能正面回答,也不能说谎,最好找借口搪塞过去。

同时,我们要善于分辨谁是真正关心你,谁是别有用心。遇到所谓“朋友”明显是套话时,断然拒绝也不必过于客气。钱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

我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处世不可轻信他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人心复杂,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最明智的选择。相信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终将过上简单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