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事情使用不同的角度,你也会获得不一样的价值

这是我持续写作的第150天/200天

大家好,我是大明子。

人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别人优秀,是因为他有一套对于自己来说,非常厉害的心智模式。

无论让他做判断和选择,总是能找到对自己最优秀的解决方法。

同样面对一个事情,你所想的很可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之间的心智模式是不一样的,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就像给老板打工,你认为老板给多少钱,就应该办多少事。

而有的人想的是,通过老板给的这项工作我能提升多少能力,或者说我获得了什么。

当然,有的人说,我的工作只是重复操作而已,哪有什么能力可以再提高呢?

这就在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了。

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里说到: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

比如,你的老板经常让你加班,有可能加班费很少,或者没有。

那你心里肯定是不情愿的,但是这个事情还得必须做。

如果你总是带着怨气去干工作,最后活也干了,但是自己也被气个好歹,得不偿失。

虽说这都是外界给予我们的压力,但是怎么做,怎么想,都在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心智模式。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

就是我们给老板打工,挣工资,拿多少钱,办多少事。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我们给老板打工的时候,也想着是在给自己打工。

用工作来磨练自己,提高自己,而不仅仅是一份,不得不做的工作。

那我们工作起来,即使加班是不是也会少点怨气,还会把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所以,当你用自己的心智模式做出不同的选择,那做事情的心态也就不一样。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也提到了做事情,我们不仅可以是为自己而做,也可以是为了玩。

为自己而做,是为了应对外部的要求和压力,为了玩而作,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比如,

为自己而做

就像上面讲的,工作,不只是为老板干活,也可以是为自己干活。

还有写文章,我们也不必为了迎合读者,写那些热点事件。

只要写的文章对自己有帮助,对一部分读者有价值,可以解决问题。

那就坚持写下去,并且不断精进自己的写作技能。

为了玩而做

像周岭老师所说,我们阅读书籍,就像是跟不同的高人对话聊天一样。

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想想,又要和哪个高人对话聊天,感觉就会很棒,就像玩一样。

我每天去做早饭,也可以当成玩一样。

今天试试这个方法做一顿早餐,明天又学了一招做另一个口味的早餐。

不管手艺怎么样吧,至少可以去尝试不同样式的早餐,让人总是充满一种期待感、新鲜感。

总结

有人可能会说,这很像是阿Q精神啊,我们是不是在自我安慰。

人本来就是一个会不断自我解释的生物,而且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为什么不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或者有趣呢?

有意义、有趣,至少没那么枯燥,我们也能长久坚持坚持下去。

你觉得呢?

全文完,又是成长的一天,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