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到底是个“始终如一”的生物,18岁的时候喜欢18岁的小姑娘,28岁时喜欢18岁的小姑娘,38、48还喜欢18岁小姑娘。这句话倒是十分在理,谁不喜欢青春洋溢,正值美好的异性呢?
然而,在如今这个被眼花缭乱的表象和精心设计的布局人设的时代,谁又能说你真正的了解过那个与你同床共枕的人,谁又能保证,一张贴图背后,甜美声线的另一端不是一个诸如“乔碧萝”的女人呢。
闪婚,在如今已经不少见,大多数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迫切地想要成家立业,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人们通过相亲和社交软件认识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再从中择优选择合适的人作为伴侣,只要双方认同,那么婚姻就可以成立。
沈从文怀念的过去那个属于书信的慢时代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快,来的快,离的也快,大多数的关系,都不过是精心编织的谎言和触手可及的利益所维持的罢了。
海归硕士男闪婚,一年遭遇堪比影视剧
刘先生是一名从马来西亚留学海归的硕士生,因为此前一直忙碌于学业和工作,85年的他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共度余生,这让父母很是着急。于是19年4月,他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了同城的张女士。
两人一见如故,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尽管张女士小了刘先生十岁,却并没有成为两个人在一起的阻碍,仅仅认识了18天,刘先生就隐瞒父母秘密和张女士领了结婚证。
因为张女士年轻,刘先生总是包容着她,将她的种种任性当作是耍小朋友脾气,甚至为了给以她充足的安全感,将自己的所有资产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她。
却没想到,相处不到几个月,新婚妻子便携带刘先生父母的三十万养老金和自己十万存款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在警方的帮助下,刘先生得知,妻子在年龄和出身上统统作假,结婚相处了几个月,他甚至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后,刘先生便接到了一封来自北京法院的离婚起诉,一纸诉书上满是对刘先生的诽谤和侮辱,说刘先生骗婚。而在张女士的带动下,刘先生近乎半年的时间都被微博挂名网爆侮辱。
人财两空的刘先生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经过调查,他还发现,自己的妻子在离家出走之后的几个月里一直与别的男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如今,他一无所有,甚至被迫落了贫困户的名头。
盲目的婚姻无异于陷阱,妄图利益终害己
故事中的刘先生从头到尾看似都是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但其实不难看出,如果当初不是他通过仅仅18天的相处就秘密领证,甚至给出自己全部的资产信息,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部田地。
婚姻不是爱情,爱情可以短暂而热烈,婚姻却是终身大事,它不只是两个人的相互选择,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和未来,盲目的爱情可以说是寻求刺激,可盲目的婚姻无异于是明目张胆的陷阱。
在爱情面前,我们都太容易放松警惕,走入一张被人精心设计的网中,所有人都如陷泥潭。盲目的婚姻,换来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深渊,刘先生如今一无所有,丢失了工作,还搭进了父母的养老金,使得两位老人的晚年都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追求爱情没有错,但错就错在私心,错在终身大事妄下定夺,导致了最终坏的结果。
笔者情感感悟:
如果说爱情是一次心动的话,那么婚姻就是一种心境,婚姻更多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的粗茶淡饭。想要生活安定平稳,就不要贪图小便宜,认为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也许真的有,但不过是陷阱。
这是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和人之间最好还是要保持一定戒备之心,尤其是感情关系,更应该一步一步来,慢慢培养信任,互相知根知底才算公平。永远不要祈求一个人进入你的世界,不要尝试用爱去换得另一个人的爱。
闪婚闪离的故事数不胜数,年轻人的心总是容易浮躁,但爱情最见不得的就是浮躁的心,欲速则不达,太多的东西,强求不来,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