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
老话常说,“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这话里头,似乎藏着一种岁月的智慧,也隐隐透着点人生阶段转换的意味。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精力用不完,世界那么大,哪里都想去闯闯,什么热闹都想去凑凑。
好像只有不断地向外探索,参与各种活动,生活才算得上精彩。
可当年岁渐长,特别是男人过了六十,女人过了五十五这个坎儿,身体和心境往往都会发生一些自然的变化。
这时候,可能就不再适合像年轻时那样,毫无顾忌地去闯荡了。
有些地方的热闹,对这个年纪的我们来说,可能不再是享受,反而成了一种负担,甚至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我渐渐觉得,到了这个阶段,有3种地方,还是尽量少去或者不去为好。
这并非是说要自我封闭,与世隔绝,更像是一种顺应身体变化、保护自己安稳的智慧选择,一种懂得取舍、回归宁静的生活态度。
01
人多嘈杂、情绪易激动的地方,少去凑热闹
你想想看,像那种人山人海的演唱会、拥挤不堪的促销现场,或者是一些容易引发激烈争论、情绪对抗的场合,是不是特别容易让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年轻时,可能觉得这种激动和喧嚣挺刺激的。可到了这个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毕竟不如从前了,心脏的负荷能力、血压的稳定性,都需要我们更加呵护。
我们可能觉得,偶尔去感受一下热闹的气氛也没什么,或者觉得自己身体还行,能扛得住。
可是,你想想,万一在那种嘈杂拥挤、情绪激动的环境里,身体突然出现不适,比如头晕、胸闷,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脑血管问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我认识一位邻居大爷,退休前身体一直不错。有一次,他跟着年轻人去凑热闹,参加一个大型的广场舞比赛现场,人特别多,音乐声也震天响。结果现场气氛一激动,他突然觉得胸口发紧,差点晕过去,幸亏旁边人及时扶住送去了医院。
后来医生说,是血压骤升引起的,叮嘱他以后要避免去这种过于嘈杂和容易情绪激动的地方。
所以你看,人多嘈杂、容易让人情绪起伏的地方,对这个年纪的我们来说,可能潜藏着健康的风险。
不是说完全不能参与集体活动,而是要选择那些氛围更平和、环境更舒缓的场合。
比如去公园散散步,和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参加一些安静的兴趣小组。这份对“热闹”的审慎选择,其实是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表现。
02
是非多、人情复杂的地方,少去掺和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往往是最耗费心神,也最容易滋生是非的地方。
年轻时,可能还愿意去调解邻里纠纷,去掺和亲戚间的矛盾,觉得自己能主持公道,或者有义务去“管一管”。
可到了这个年纪,经历了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人性的复杂应该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家长里短的是非,背后往往牵扯着错综复杂的人情和利益,不是我们凭一腔热血就能理清,或者凭几句劝解就能化解的。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是长辈,说句话有分量,或者觉得看不惯就得说。
可是,你想想,一旦掺和进去,很可能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把自己也卷进了是非的漩涡,惹得一身不痛快,甚至可能得罪人。
我父亲退休后,就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少管别人家的闲事。
他说,年轻时也爱打抱不平,可后来发现,很多事外人根本看不清内情,好心也可能办坏事。
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的生活上,落个清净自在。
其实想想,是非之地,往往也是情绪的消耗之地。
那些家长里短的纷争,那些人情往来的纠葛,听多了、掺和多了,难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可能把别人的负面情绪带给自己。
到了这个年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比什么都重要。
这份对“是非”的远离,不是冷漠,而是懂得守住自己的清净,不为他人的纷扰过度消耗心力。
03
需要逞强、透支身体的地方,别再硬撑
年轻时,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可能常常需要“拼一把”。熬夜加班,长途奔波,甚至带病坚持……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努力。
可到了六十岁上下,身体这部机器运转了几十年,零件难免会有磨损,性能自然会有所下降。
再像年轻时那样去逞强,去透支,身体可能就真的吃不消了。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还能行,稍微累一点没关系,或者觉得有些事情不得不去撑着。
可是,你想想,健康的身体才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基石。
如果为了那些并非生死攸关的事情,而把身体搞垮了,那才是最大的不明智。
比如,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一些需要熬夜、或者作息极不规律的场合;一些需要强行喝酒应酬的饭局……这些地方,对这个年纪的身体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有位老同事,退休后还闲不住,帮着儿子打理生意,常常跟着跑长途,熬夜盘点。
结果没两年,身体就亮起了红灯,高血压、心脏病都找上门来。
他这才后悔,说早知道就不那么拼了,现在钱没多挣多少,身体却垮了。
这不就是说,到了这个年纪,要学会“服老”,要懂得量力而行吗?
那些需要你硬撑着、透支身体才能参与的场合或活动,能不去就不去。
不是说要完全停下来,而是要选择更温和、更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方式去生活和活动。
这份对“逞强”的拒绝,是对自己身体的爱惜,也是对晚年生活质量的负责。
是啊,说到底,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活法和侧重。
男人过了六十,女人过了五十五,身体和心境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时候,学会做减法,懂得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
远离那些过于嘈杂、容易引发情绪波动的地方,是为了身体的安稳;远离那些是非不断、人情复杂的地方,是为了内心的清净;
远离那些需要逞强、透支身体的地方,是为了健康的长久。
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规律,选择一种更平和、更健康、也更自在的晚年生活方式。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人生节点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安享岁月的静好与从容。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