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2025年05月08日06:52:07 情感 1572

晚年的选择

"王培安,你凭什么每月要我给你五百块生活费?"我放下那个带着缺口的搪瓷缸,茶水溅在了褪色的塑料桌布上。

我直视他那双浑浊的眼睛,"有本事找你儿子去要!"

我叫李秀芹,今年六十三岁,是七○年代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在国营纺织厂干了整整三十年。

那时候,我们这批女工被称为"铁姑娘",扛二百斤的棉花卷跟男同志一样,硬是没红过脸。

如今退休了,每月有两千多养老金,虽不算多,但在我们这个县城,也够养活自己。

王培安是我二婚老伴,比我大五岁,今年整六十八了。

他年轻时在建筑工地当小工,那时候哪有什么社保,都是老板给多少钱就拿多少,干不动了就回家。

现在没有一分钱退休金,只能靠儿子王明华偶尔接济几百块。

彼此认识那会儿是九十年代末,我刚从守寡的阴影中走出来不久。

我前夫因肝癌去世,那时医疗条件差,没等到床位就没了,留下我和十六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女儿懂事,知道我一人撑着不容易,从不跟我提额外要求,高中毕业就去了深圳打工。

我独自在这个老旧小区的四十平米小房子里过了七年。

七年里,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早晨五点起床,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尾菜,中午吃食堂,晚上回家煮点稀粥,偶尔腌点咸菜下饭。

"秀芹,你这样过得多没劲啊,整天跟个老姑婆似的。"老闺蜜张淑华常这么说。

她是县机关干部家属,退休后生活滋润,常劝我再找个伴儿。

那时我已经四十九岁,早过了找对象的年纪,心想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直到张淑华硬拉我去她家吃饭,我才认识了王培安。

他是张淑华丈夫工友的远房亲戚,刚从乡下搬到县城,租住在西郊的平房区。

那天,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坐在桌边,安静得像个局外人。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培安,给秀芹夹菜呀,她爱吃红烧肉。"张淑华使眼色。

王培安憨厚地笑了,露出几颗黄牙,却很小心地给我夹了块肉。

那双手,粗糙得像树皮,指甲缝里还有洗不掉的泥垢,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重活的人。

我没动那块肉,只是礼貌地点头致谢。

饭桌上,我得知王培安前些年离了婚,有个儿子在县里电器厂上班。

"老王人老实,就是命不好,老婆跟人跑了。"张淑华丈夫说,"儿子也不太理他。"

回家路上,张淑华拉着我的手说:"秀芹,你俩都不容易,年纪也差不多,要不处处看?"

我摇头:"算了吧,我习惯一个人了。"

可张淑华不依不饶,硬是隔三差五地制造我们见面的机会。

一个夏日傍晚,我和王培安坐在县公园的长椅上,四周蝉鸣不断。

"李大姐,我这人没文化,也没本事。"王培安搓着手,"但我认真过日子,不会让你受委屈。"

那种朴实,让我想起了已故的丈夫。

两个月后,我们领了结婚证。

婚礼很简单,就在我家办了个小酒席,请了几个老同事和邻居。

我女儿从深圳赶回来,给了我一条金项链作为贺礼。

"妈,你值得幸福。"她抱着我说。

王培安的儿子王明华却连面都没露。

后来才知道,王明华极力反对父亲再婚,怕分走他的财产。

"什么财产啊?你爹除了一身老茧,还有啥?"我曾这样问王培安。

他苦笑着摇头:"孩子不懂事,以为我是贪图你的退休金和房子。"

蜜月期里,王培安勤快得很,每天早起做饭,帮我拖地,还修好了阳台上漏水的地方。

闲暇时,我们去小区旁的菜地种点青菜,晚上就坐在九十年代买的那台二十一寸长虹彩电前看新闻联播。

日子虽然简单,却也温馨。

婚后第二年,王培安通过老乡介绍,在县建筑公司找到了看仓库的活儿。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虽然每月只有八百块,但他很珍惜,每次发工资都原封不动地交给我。

"媳妇儿,你拿着用。"他总是这么说,那时他喊我"媳妇儿",我还会不好意思地白他一眼。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从相敬如宾慢慢变得亲密无间。

我渐渐发现,王培安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心地善良,肯吃苦。

唯一让我不满的是,每逢王明华过来,他就像变了个人,卑微得不像话。

"爸,家里有存款吗?我想买个摩托车代步。"王明华每次来家里,开口必谈钱。

"有,有,我这就给你拿。"王培安总是急急忙忙从枕头底下摸出几张攒下的百元大钞。

我劝过他:"培安,孩子大了,得让他自己养活自己。"

可他总是摇头:"我欠他的太多了,当年离婚,他妈妈把他带走,我也没好好照顾过他。"

这种父子关系,我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

时光匆匆,转眼我们结婚已经十年。

王培安因年纪大了,看仓库的活儿也干不了了,整日在家闲着。

起初,他还会帮忙做家务,可渐渐地,他变得懒散起来。

每天早上,他提着鸟笼子去公园,跟一群老头儿聊天,中午回来吃饭,下午就在小区棋牌室里厮混到天黑。

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没太放在心上,毕竟人老了,总得有点乐趣。

真正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开始不把与儿子的金钱往来告诉我了。

一次,我整理他的衣服,从口袋里发现了一叠钱,足有两千块。

"这钱哪来的?"我问他。

"明华给的。"他支支吾吾地回答。

"既然儿子给了钱,为啥不拿出来贴补家用?"我有些生气。

王培安涨红了脸:"那是明华专门给我买营养品的,不是家用钱。"

"什么营养品要两千块?人参鹿茸啊?"我讥讽道。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心观察,发现王培安常常偷偷接电话,神神秘秘的。

有时候,他借口去医院复查,一整天不见人影。

我怀疑他在外面赌博,但没有证据。

直到去年冬天,事情有了转机。

那是腊月初,北风呼啸,天寒地冻。

王培安大半夜开始咳嗽,一声接一声,我给他倒了热水,拍着他的背。

"要不去医院看看?"我建议道。

他摆摆手:"小事,睡一觉就好。"

可第二天凌晨,他高烧不退,呼吸急促,我吓坏了,赶紧叫了救护车。

医院诊断为重度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家属签字。"护士递过一叠表格。

我想起王明华,便给他打了电话:"你爸住院了,你来一趟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阿姨,我这几天加班,抽不开身,你先照顾着,等我有空了再去。"

十天过去了,王培安病情好转,可王明华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那些日子,我端屎端尿,熬中药,日夜照顾,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出院那天,医药费花了近六千,我问王培安:"要不要找你儿子报销点?"

他摇摇头,眼圈有些发红。

回家后,王培安情绪低落,常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

我以为他是病后心情不好,便没在意。

直到春节前夕,他突然提出那个荒唐的要求。

"秀芹,我想以后每个月你给我五百块钱。"那天晚上,他支支吾吾地说。

我正在择菜,闻言手一抖,差点切到手指:"你说什么?"

"我跟明华商量过了,他说我应该有自己的钱。"王培安不敢看我的眼睛。

"你儿子怎么不自己养你?"我气得浑身发抖,"我辛苦大半辈子,才有这点养老金,凭什么贴补你?"

"你、你这是看不起我!"王培安梗着脖子,"男人怎能靠女人养活?"

"这么多年,我不是一直在养活你吗?"我瞪着他,"你那点工资,还不够交电费水费的!"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那不一样!"他急了,"以前是夫妻共同生活,现在是你白养我!"

我哑口无言,心里又气又委屈。

"王培安,咱们都老了,就别闹这些虚的。"我放软语气,"咱们不是过得挺好的吗?"

可他固执地摇头:"我得有点面子,不能什么都靠你。"

我看着他,忽然意识到,这荒谬的要求背后,一定有他儿子的影子。

"是不是王明华怂恿你的?"我直接问。

王培安脸色变了变,没有回答,但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几天后,他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说要去儿子家住一阵子。

我没拦他:"既然儿子这么孝顺,你就去吧,省得在我这里寄人篱下。"

他走后,家里安静得出奇。

我又回到了独居的生活,可十年的夫妻感情,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每天做饭时,我还是习惯性地煮两人份的米;夜深人静时,我会不自觉地往床的另一侧看去。

春节前三天,我去菜市场买年货,遇见了住在我们楼上的赵大爷。

"秀芹,听说培安去他儿子家了?"赵大爷提着一袋萝卜问我。

我点点头:"是啊,儿子要尽孝道了。"

赵大爷欲言又止:"你啊,还是去看看吧。"

"怎么了?"我心里咯噔一下。

"昨天我去电器厂送货,看见培安在门卫室打地铺。"赵大爷压低声音,"听说他儿子嫌他碍事,不让进家门。"

我一时语塞,手里提的菜掉在了地上。

赵大爷帮我捡起来:"秀芹,我知道你有气,但培安也挺可怜的,他儿子就是个白眼狼。"

回家路上,我心乱如麻。

虽然生王培安的气,但想到他在寒冬腊月里打地铺,我还是于心不忍。

毕竟是一起生活了十年的老伴儿啊。

那天下午,我犹豫再三,还是拎着一袋橘子去了电器厂。

王培安果然在门卫室,正蜷缩在一张简易行军床上看报纸。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看到我,他愣住了,随即有些尴尬地站起来:"秀芹,你、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这儿,来看看。"我把橘子放在桌上,"儿子家住得怎么样?"

王培安低下头,不说话。

门卫老张是我纺织厂的老熟人,他看了看四周,小声对我说:"秀芹,培安在这儿住了快半个月了,他儿子根本不管他死活。"

"前两天下雪,他儿子连件厚衣服都不给送来。"老张继续说,"要不是我们轮班的时候让他在这儿暖和暖和,他早冻病了。"

王培安急忙摆手:"老张,别瞎说,明华很忙的,他工作压力大。"

我心里一阵酸楚,这个固执的老头子,到现在还在为不孝顺的儿子找借口。

"培安,回家吧。"我说。

他摇摇头:"我不回去了,你肯定还在生我的气。"

"回家再说。"我不容分说地帮他收拾东西。

路上,我问他为什么要提出那个五百块钱的要求。

他支支吾吾半天,终于道出实情:"明华说,你占了我的便宜,应该给我钱,这样我才有尊严。"

"然后他就让你去他家里住?"我冷笑。

王培安沉默了一会儿:"他说要是你不给钱,我就别回去了,他会照顾我。"

"他照顾你的方式就是让你睡门卫室?"我气得直发抖。

回到家,王培安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进来吧,这是你家。"我说。

他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环顾四周,眼眶有些湿润:"秀芹,对不起。"

晚上,我给他煮了碗鸡蛋面,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却掉进了碗里。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递给他一张纸巾。

他抹了抹眼泪:"我这半个月,天天梦见你做的饭。"

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心里的气渐渐消了,只剩下心疼。

过完年,社区干部上门走访,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建议我们参加社区老年大学。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老年人就该多学点东西,充实自己,别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王主任拍着王培安的肩膀说。

我和王培安半信半疑地去了社区老年大学。

那里有书法班、剪纸班、太极班等等,每周固定时间上课,完全免费。

王培安对剪纸很感兴趣,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小时候就会用纸折猫狗给妹妹玩。

剪纸老师发现他很有天赋,特意指导他创作一些精细的作品。

慢慢地,王培安的剪纸越来越有气候,社区还专门举办了一次他的作品展。

"这作品能卖钱吗?"有一天,他突然问我。

"应该能吧,现在不是流行这种民间艺术嘛。"我随口回答。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联系了县文化馆,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拿去展销。

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作品很受欢迎,第一次就卖了三百多块钱。

那天晚上,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像个孩子一样把钱放在桌上数了又数。

"秀芹,这是我自己挣的钱!"他眼里闪着光。

从那以后,王培安每天起早贪黑地剪纸,一个月能挣六七百块钱。

虽然不多,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每次拿到钱,他都会主动交给我:"媳妇儿,这是我的工钱,贴补家用。"

我也不再计较那些陈年旧事,只是笑着收下:"你留点零花钱吧。"

王培安摇摇头:"不用,只要够买剪纸的纸和剪刀就行。"

就这样,我们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王培安变得比以前更加勤快,除了剪纸,还主动承担起了做饭、洗衣、买菜的家务。

一天晚上,他突然对我说:"秀芹,对不起,我这辈子没出息,连老伴都养不起,还惦记着儿子,可儿子根本不当我是父亲。"

我叹了口气:"培安,咱们都不容易。老了,就该相互扶持,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我知道了。"他握住我的手,"以后我不会再提那些糊涂事了。"

说来奇怪,自从王培安开始剪纸挣钱后,他儿子王明华倒是时不时地登门了。

起初,我以为他是良心发现,来看望父亲。

可久而久之,我发现他每次来都是为了钱。

"爸,听说你卖剪纸挣钱了?"王明华坐在沙发上,眼睛滴溜溜地转。

王培安憨厚地笑着:"是啊,一个月能挣六七百呢。"

"那挺好的,有孝心的儿子能帮你卖,肯定卖得更好。"王明华话里有话。

我冷眼旁观,没说什么。

王培安却单纯地问:"你能帮我卖?"

"那当然,回头我带几幅去单位展示展示。"王明华笑着说,"不过爸,我这不托关系吗,得有点好处才行啊。"

王培安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块钱:"儿子,你拿去用吧。"

王明华不动声色地收下钱:"爸,其实我最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王培安问。

"你和李阿姨这房子,能不能写我的名字?"王明华终于露出狐狸尾巴,"我结婚需要房子,你们反正住一套就够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王明华,你什么意思?这房子是我的,和你爸都没关系!"

王培安也愣住了:"明华,你这是干什么?"

"我怎么了?我说得有错吗?"王明华不依不饶,"你们又不缺房子住,给我一套怎么了?"

"滚出去!"我怒不可遏,指着门口。

王明华冷笑一声:"行,我走,不过爸,你可要想清楚,跟着她,你什么都没有!"

他砰地一声摔门而去。

王培安呆坐在椅子上,半晌无语。

那晚,他失眠了,我听见他在阳台上抽闷烟。

第二天早上,他主动跟我道歉:"秀芹,对不起,我没想到明华会这样。"

我握住他的手:"培安,你别难过,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管不了。"

我俩是再婚我有社保领他没有,他让我每月给500,我:找你儿子给 - 天天要闻

"我老糊涂了,竟然被他哄得团团转。"王培安自嘲地笑了笑。

从那以后,王明华再没登门,王培安也不再提起他。

半年后的中秋节,我和王培安坐在小区的长椅上赏月,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他突然问我:"秀芹,你后悔嫁给我吗?"

我看着他满头的白发,笑了:"后悔什么?这辈子能遇到你,也是我的福气。"

他眼圈红了:"我给你添了那么多麻烦。"

"傻老头,说什么傻话。"我拍拍他的手,"咱们互相扶持过日子,有啥好后悔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是我最爱吃的水果糖:"都说月圆人团圆,咱俩就是一家人。"

我接过糖,剥了一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

月光洒在小区的矮树上,照在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

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儿女不如期望,但此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终于明白,晚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不是房产,而是那份相互理解与依靠的真情。

我和王培安,就这样相互搀扶着,慢慢走向人生的黄昏。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归宿吧。

人到老年,不求大富大贵,只愿相互扶持,安度晚年。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自首,我虚开发票了……” - 天天要闻

“我自首,我虚开发票了……”

来源 | 崇明检察“警察同志,我来投案自首,我虚开发票了……”林某主动向民警交代其用实际经营的贸易公司为朋友施某所任职的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发现,林某的贸易公司为施某所任职的外贸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人民币600余万元,税款合计100万余元,遂以林某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移送崇...
左宗棠见解独到的为人处世与治学箴言,越读越能顿悟 - 天天要闻

左宗棠见解独到的为人处世与治学箴言,越读越能顿悟

左宗棠作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有许多蕴含智慧的处世观点,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著称。他力排众议收复新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其功绩彪炳史册。不仅如此,左宗棠在为人处世与治学方面亦见解独到,留下诸多智慧箴言,代表性的16句处世哲学:1
把你当傻子的七种表现 - 天天要闻

把你当傻子的七种表现

别再装糊涂了,那些把你当傻子的表现,其实早就摆在明面上了。有时候,别人到底是真不懂你,还是在故意装傻,把你当冤大头,时间一长,你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但很多时候,那些“你太好说话了”“你太不会拒绝了”的背后,其实藏着一句更扎心的话
人过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场轮回 - 天天要闻

人过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场轮回

“时间是最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下完美的结局或答案。”年少时,总觉得来日方长,世界辽阔无垠,父母不过是身后的港湾,温暖,却也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