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头重病走了,人走茶凉!人走后一切都化为尘埃。没想到尸骨未寒,一场丧事引发亲戚争议,一双儿子反目成仇,老伴孤独无依。
4月1号上午,我正在上班,我爸打电过来说:“我二妻妹夫让三妻妹夫帮忙到我家买酒,(我爸烤酒招待朋友,有时卖点),说有多少要多少,我爸问我二妻妹夫买这么多酒做什么?我二妻妹夫说他爸爸过世了”。我一脸懵逼,二妻妹夫并没打电话给我夫妻报丧。
下午三妹骑电动车载我岳母去二妹夫家祭惗看孝后,岳母打电话告诉我老婆二妻妹公公去世的事,老婆问岳母二妹夫有没有到她家来,岳母说没有,我们老家习俗,有人去世后,孝子是要去到至亲人家里下跪报丧的。
如果是外地就打电话报丧,可以由管事人通知。我老婆告诉岳母,二妹夫也没有打电话给我们报丧,岳母打电话时有邻居在一旁,他们听后说二妹夫家不懂礼节,看不起岳母,不来报丧就不要去。
没多久我接到二妹夫的报丧电话,按照亲戚关系,我和老婆至少是要回去一人的,给二妻妹争脸面。但10几年前我妈妈去世,二妻妹夫妇家没有来人,我也就推辞说,看能不能请到假赶回去。
4月2号下午三妹骑电动车载岳母去上礼,我老婆和三妹协商好了包800元,我岳母本来说包1000,但因二妹夫没去报丧心里有气,只包了600元,我夫妻没去吃席的菜给三妹或岳母家,包席每桌320元也没什么好吃的菜。
按我们老家丧事习俗,上礼后就要请客喝酒,是要告诉客人晚上和第二日早上各几位席的,二妻妹夫也没告之,不知道是不懂礼还是忘了。
听岳母说为了确定那天出丧,二妹夫的亲人争议,差点动手打人,二妹夫和他妈妈,主张节省速战速决,赶在清明前3号早出门;而二妹夫的叔叔和亲弟弟,主张在家多放几天,清明后出门,因为二妹夫的亲弟弟在外省当上门女婿,想多陪陪老父亲,想把丧事搞风光一点。最后定在3号早出门。
二妹夫的父亲今年69岁虚岁70,前两年中风躺在床上,一直是二妹夫妈妈在照顾,都说病久无孝子,夫妻也是一样,二妹夫妈妈没有悲伤与不舍,只有欢喜与解脱,终于可以自由去打牌了。
二妹父的父亲个子不高,板着脸很少笑,年轻时下矿挖煤,煤矿倒闭后一直在外搞砌墙师傅,一生从事体力苦活,60岁以后有退休金,前二年高血压引起脑溢血中风。
二妹夫的妈妈,人高马大,大大咧咧嗓门大,哈哈大笑,喜欢打牌,但牌风不好耍赖账,只想赢不能输,做事倒勤快,像男人一样做建筑小工。
二妻妹夫的爸爸妈妈,对两个儿子帮助很大,十几年前二妻妹夫建房,现金3万,还帮忙借债3万,相当于是他父亲帮忙建的房子。因为没帮忙带孙女,每年给2-3万给二妻妹夫妇。
二儿子在外省做上门女婿,给了十几万,还帮二儿子买了台车,俩夫妻在广东搞建筑,每年搞20多万,又在二妺夫旁边建了一幢三层楼房。等二妺夫妈妈去世,这幢楼留给他二儿子,上门女婿留条后路。
老人是退休工人,死后有安葬费4万左右,然后两兄弟接礼有5万多,二妹夫的妈妈想把礼金5万多留给自己养老,两兄弟不同意,说各自亲戚的礼各自收,因为到时还要还礼。二妹夫的舅舅和叔叔出面施压调解,两兄弟都不同意,最后都认为父母一碗水没端平,偏向对方,两兄弟针锋相对在数过往的事,互不相让。
清官难断家务事,好在丧事从简只花了3万多,还剩了8000多,二妹夫妈妈60多岁,身体还健康偶尔打临工,也能养活自己,怕只怕生病后两儿子都不管,孤独终老无依无靠,想到两儿子的做法心里寒冷刺骨,伤心欲绝泪流满面。
老人为了儿子倾其一生,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儿防老似乎成了笑话,亲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人性丑恶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