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拥抱一下。”我说。
他一改往日的桀骜不驯,顺从的俯下身子,我们紧紧相拥。
“怎么出门几天,又长高了?”我惊讶的说道。
“这双鞋垫比较厚。”他憨笑着说,“我给同学和你都带了礼物,你选一个吧?”
其实,一大早给他清理背包的时候,我就看到两个精致的发卡,没有吱声,给他好生收起了。
“既是送同学的,我就不夺人所爱,都给同学吧。”我打趣他。
“本来就有一个是你的呀!你先挑,喜欢哪个要哪个。”他有些着急,涨红了脸嘟囔道。
我又看了看,其实不用看,我第一眼就相中这个蓝色蝴蝶结的发卡。也许,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蝴蝶结的情结吧?
思绪不由得拉回过往。我也是如他这般大的时候,那枚精致挂满珍珠的发卡,我一直珍藏着。经年流转,物是人非。可那种青涩又炙热的感情,留在心底的烙印,如何磨灭的了?
“我觉得蝴蝶结这个适合我,那个会显得可爱点,送同学比较好。”我怔了怔,把思绪从少不谙事拉回现实,欢喜的说。
“你真有眼光!”他声调提了一个分贝,开始滔滔不绝给我介绍这个南方“手工扎染蝴蝶结”。
“买它,我可是费了挺大功夫呢。我也是第一眼就相中了它,可老板要价太高,说150元。我听了不说话,就坐在他门口不走,吃了好几个青团,呆呆地看着那个老板。老板可能被我看的有点不好意思,就说,小伙子,我看你是真心喜欢这个蝴蝶结发卡,但它真的是手工扎染,成本高。这样,给你优惠到底,100块钱,你别还价了。就这样,我成功还掉50块钱呀!”
他言语间透露着自信,洋溢着幸福。
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没想到,憨憨的他,居然为了一个发卡,呆坐人家门口不走。
我有点小傲娇的拢了拢头发,把那蓝色蝴蝶结发卡轻轻带上,扭头给他看,“漂亮嘛?是不是和我今天的旗袍还挺般配?”我开心的问他。
“好看!”他干脆的说。
想想他出门的这几天,乖乖的每到一处都报平安。我想,我的男孩是真长大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想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去感悟。
他喜欢独行,这点,遗传基因真的很强大。每到一处,他都用独特的视角,边欣赏风景,边了解当地文化,边构筑他的认知。超越他年龄段的认知,使他的忧思痛苦自然比同龄人多些,他的感触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过几天,会有一本《圣经》邮寄来,你替我查收一下。”他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上海,真是一座包容、开放、美丽的城市。”他慢腾腾讲他在上海的见闻感想。
“我跟一位老太太聊了一个小时,收获良多呀 。这些天主教牧师相当开放包容,她还跟我聊半天佛教。她对世界各地的建筑、美学、宗教文化了解都很深刻,而且还很谦虚。她内心的圣经是美的爱的包容的真诚的圣经,她内心的待人接物是大度的洒脱的不拘一节的,她不在乎你信不信,只在乎你知不知道外国的文化,不是一个传教者,而是文化的传播者。
反观昨天在苏州所见,那些天主教和基督教对立的思想,管窥彝测的世界观,满胳膊自残的伤疤和纹身,只能说宗教,还要是真正的文化人的事情,是美的人的事情。”
听完,我丝毫不诧异他的一些观点。我知道,在很多地方,我已经落后他很多很多。但我善于倾听,他喜欢什么,我就去读什么,这样沟通的桥梁便不会断。
一段安静祥和的时光,在我们的交谈中不觉飞走。
“这些点心,我是骑共享单车20多公里买的,刚出炉的时候我尝了,味道鲜香。我想妹妹肯定喜欢吃!你也尝点。”他收拾东西的时候又开始喃喃道。
凌晨他回来,我从沙发弹起,就看到他怀里抱着的手提袋。没成想,他在偌大的上海,寻找最美的点心,又辗转机场。外面的袋子都破了,可里面又酥又甜的点心却完好。
什么时候起,他的心也开始变的这么细,这么暖?
我想,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个过程,是起伏不定的。而我们,只需要默默守护,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