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爱上村姑的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爱人,最终结局如何?

2023年07月01日23:10:06 情感 1656

前言

“怎么?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吗?你走的那天,王美丽就跳井了,救上来的时候,人就已经没气了!”

回城多年后,一群知青再聚首,大家回忆往昔不禁感慨万千,其中一名男知青名叫罗春平,而他也是这些知青们中间经历最特殊的那一位,前面这句话就是知情人说给他听的。

他曾是爱上村姑的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爱人,最终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图|知青下乡旧照

那位王美丽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罗春平爱上的那位村姑,原本是一段质朴的纯真爱情,却被罗春平亲手打碎,甚至断送了这位善良村姑的生命。

都说真正的爱情无人能拆散,可对于当年的罗春平而言,残酷的现实终究将他压垮,爱情的美好在他看来抵御不了未来的风雨,回城才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可就是这个选择,也让他此后的人生深陷悔恨的牢笼中无法自拔,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头上,都会是一座大山”,对于罗春平而言也是如此。

当年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王美丽和他的这段感情又到底是不是孽缘?一同了解一下。

一、不情不愿的上山下乡

十年动荡来袭,举国上下各个产业纷纷受到影响,高考也被迫停止,众多中学毕业生无法继续求学,也没有机会被安排工作,如此一来,“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浪潮来袭,知青下乡就成了常态。

本文主角罗春平在当时刚好是一位普通的城镇知青,1969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之下,他被安排去往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直到抵达目的地才发现,那里是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百姓生活也是贫苦至极。

面对当地村民住的窑洞,平日里供水供电都成问题,罗春平的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落差,即便如此,他也只能服从安排,心中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可以在未来某一天回到城镇重新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

与其他乡村有统一的知青点不同,米脂县物资贫乏,知青们只能被分散着安排到每家每户,为了让村民更好地照顾知青们,还会适当多让他们赚一些工分,一来二去,米脂县的知青们和村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许多。

他曾是爱上村姑的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爱人,最终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图|米脂县老照片

罗春平当年被安排到一户木匠家里生活,户主王满奎继承祖辈的木匠手艺,家里大小用具几乎都是自己打造的,与很多传统手工匠人“传男不传女”的习俗相同,王家的木匠手艺也是不传女儿,为此王满奎心里也是不大痛快。

原来,王满奎没有生育儿子,膝下仅有两位亭亭玉立的女儿,按照习俗,他想要将这门手艺传下去,也就只能招一位上门女婿才可以。

事实上,这些事情原本与罗春平没啥关系,他不过是借住在王家,王家人对他也都十分客气,可就在之后的接触中,一段孽缘悄然开始。

二、情非得已的牵手村姑

每每闲暇休息之际,罗春平总会在王家静静地看着王满奎做木匠活,除此之外,天生喜欢稀奇物件的他对于王家各种各样的木质家具也是爱不释手,别看他并不喜欢枯燥的乡村生活,可能如此近距离接触木匠生活,也算给他不如意的生活增添了一丝难得的乐趣。

要说王满奎也算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类手工匠人,做的木匠活工艺精湛不说,各色雕花也是活灵活现,随便拿出一个小玩意都让人感到爱不释手。

或许是为了多学一门手艺,也或许是为了打发时间,之后的罗春平索性跟王大叔提出了一个请求。

“满奎大叔,您看看,能不能教教我做木工活呀!我虽然不是王家后人,您要教我的话,我可以交学费的!”

起初,王满奎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在他看来,暂且不说罗春平是不是王家后人,木匠活本就很艰苦,罗春平一直在城镇生活,自然难以吃下这份辛苦。

“小娃娃啊!我看你啊,也就是一时兴起,再说了,这木匠活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你插队到这,说不定哪天就回去了,跟我学木匠就是浪费时间,看看就得了!”

眼看满奎大叔拒绝了自己,罗春平也没有再纠缠,没成想,一个人的出现让王满奎在后来改变了主意,她便是王家二女儿王美丽。

要说这位王美丽和罗春平年纪相仿,在罗春平借住到王家后,她就对这位男知青产生了好感,只是从未表现出来而已,这一次,眼看罗春平主动提出学习王家祖传手艺,她心生欢喜,眼看父亲拒绝了,自然要出面帮助罗春平。

要说王满奎也不是糊涂人,看到女儿如此为罗春平说情,他也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此时的他的确隐隐想要招这位知青做上门女婿。

就这样,罗春平成了王满奎的徒弟,按照当地习俗,王家还为他特地举行了拜师仪式,罗春平本人也十分争气,不但能吃辛苦,各种木匠工艺也学得很快。

他曾是爱上村姑的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爱人,最终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图|知青下乡

此后的罗春平与王家人的相处变得更加融洽了,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他就好似王满奎的儿子一般,平日里也给王家人带来不少的欢乐,至于王美丽,身为怀春少女,腼腆的她总会默默地帮罗春平洗衣服、做鞋子,罗春平的生活琐事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眼看罗春平对于王美丽的一举一动并不反感,王家人和村上不少人都以为他也算接纳了王美丽,两人虽然没有明确恋爱关系,总是迟早的事,而王满奎也早已在心里将他当做自己的半个上门女婿。

对于罗春平来说,王美丽的付出他不是不知道,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他对于这位勤劳善良的村姑还是心动的,可这份爱恋始终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也是因为他心中的一丝顾虑。

如今看来,只能说王家人当初太过一厢情愿,而罗春平也没有搞明白,之所以王满奎愿意教自己木匠手艺,更多的原因是希望他能成为王家后人,阴错阳差之下,双方都在这件事上产生了不该有的误会。

令人心酸的是,就是这份遗憾,居然在后来酿成大祸,让王家人和罗春平都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三、屈从现实的抱憾终生

1974年,眼看自家女儿和罗春平相处得不错,两人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王满奎索性提出结婚的提议,没成想,这件事可让罗春平犯了难。

此时的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满奎大叔打算教他手艺时就已经动了招他做上门女婿的心思,面对心地淳朴的王家人,他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愧疚。

之所以罗春平没有感到欣喜,恰恰在于他从未动过娶王美丽的心思,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爱着她,更别提做王家的上门女婿,从下乡做知青开始,他就一直盼望着回城。

就在他感到不知所措之际,一份招工通知书被下发到米脂县,罗春平也因此有了提前招工回城的机会,这个好消息无疑让他感到喜出望外。

就在此时,王满奎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不过,考虑到罗春平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他索性提出一个建议,先让罗春平和王美丽结婚,之后让女婿先行回城工作,得到时机成熟,再把王美丽接到城镇生活,这样一来,女婿的前程不会受到影响,女儿的命运也会从此改变。

可就在王满奎找到罗春平商量此事时才得知,罗春平根本没想过对王美丽负责,那一天,王满奎倍感五雷轰顶,情急之下,他破天荒地动手打了罗春平。

就这样,罗春平愤愤不平地离开了王家,直到回城那天,他都没有再回到王家看一眼,昔日的师徒情义也早已被他抛诸脑后,只不过,他说什么都想不到,他的不管不顾会让王家人陷入了一番怎样尴尬的境地中。

当时,他与王美丽的感情传闻已经是十里八村人尽皆知的事情,在那个人们思想并不开放的年代,罗春平不管不顾地离开,对于王美丽的清誉有着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她之后的谈婚论嫁,对于王家来说,这样的伤害足以让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在罗春平还没有回城之前,王美丽尚且抱着一线希望等待着事情有所转机,那时的她还天真地认为,罗春平会明白自己的一番心意,也一定会回心转意,没成想,她最终等来的是罗春平即将回城的日期。

他曾是爱上村姑的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爱人,最终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图|知青再聚首

回城当天,绝望不堪的王美丽选择跳井,就在罗春平出发前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可他却还是头也不回地登上了回城的火车。

回到城里,罗春平如愿以偿参加工作,对于过往种种,也在他的心中慢慢消散,而他同样没有想到,就在他离开的那一天,王美丽就已经撒手人寰,可想而知,王满奎一家遭受的是怎样沉痛的打击。

多年后,直到昔日一同插队米脂县的知青们欢聚一堂,罗春平才得知这个噩耗,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

结语

相传,罗春平得知实情后始终活在悔恨之中,后来的他并没有组建家庭,还将自己的过往经历写成了一部自传,在那本书中,他诚恳地表达着自己对王美丽及王家人的愧疚,可惜的是,无论怎样的忏悔都挽回不了悲剧的发生。

可在很多理性的人们看来,即便罗春平当年同意了这门婚事,两个人也不见得会幸福,原因恰恰是各自的见地与眼界不同。

在知青下乡那特殊的岁月中,王家人的确给了罗春平难得的慰藉和温暖,可他内心渴望的终究是城镇生活,即便王家人质朴的乡村生活再温馨,也抵不过这个现实。

除此之外,罗春平和王美丽的各自成长经历也存在着天壤之别,即便结婚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共同语言,无论留在乡下还是回到城里生活,这段婚姻也很难结出甜蜜的果实。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 天天要闻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重翻账本,刘平贵、李继林夫妇满心感慨。宁绍雄摄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一对农民夫妇,在遭遇洪灾,自家面粉厂被淹的关头,不顾一切抢出一沓沓账本,从此毅然走上漫漫“还粮路”。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时间,一家人咬牙坚持,硬是把周边18个村、200多户村民寄存在厂里受损的76万斤粮食一斤不差地还清。 故事的主人公是曾获...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 天天要闻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感情里最磨人的不是干脆的了断,是用暖昧的糖纸裹着玻璃渣喂你吃。就像穿了双磨脚的高跟鞋,走一步疼一步却总骗自己“再忍忍就习惯了”——当女人出现这些“消耗型信号”时,硬撑着不放手不是痴情,是拿自己的心当靶子练箭。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闻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样,每次坐上飞机,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冲上云霄,把你带离熟悉的大地,你会觉得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我们在万米高空,喝着饮料,看着电影,暂时忘却了楼下的车水马龙和琐碎日常。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 天天要闻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事故现场2日上午11时32分许,韩国岭东高速公路江原道大关岭休息站,一名80多岁的女性(警方暂称A某)驾驶一辆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冲入休息站,撞碎玻璃并撞毁多张桌椅,最终车辆卡在餐厅柜台前停下。 △事故现场A某向警方供述称,她发现开错方向想要停车,结果误踩油门踏板,导致事故发生。经初步检测,警方排除其酒...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 天天要闻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副标题: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设计师林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翻开恋爱日记,指尖划过“他冒雨送来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时,窗外正传来丈夫与维修工讨论水管爆裂的喊话声。这一刻的错位感,恰似无数亲密关系演变的缩影——**恋爱是两颗星辰的浪漫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 天天要闻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心中的灵魂伴侣#活成阳光,成为一道光​每个人都喜欢身边围满了人,被拥护,被人追棒,都想有人来照亮你,但是我们又不想成长自己,不想去行动起来,恐惧,依赖,退缩,……,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