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诗人元稹的《遣悲怀》,是诗人悼念亡妻的诗篇,原意是指无论夫妻之间感情多深,一旦家里拮据,整日为柴米油盐操心,都会产生矛盾,从而导致各方面问题出现。
如今广为人知的理解是:一些比较贫穷的夫妻,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
这可与原本的意思不仅不搭边,而且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不过出现这样的理解一定有他底层的原因。
那么真的是贫穷的夫妻就会不顺事情更多吗?
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如果经济方面不如意,那么夫妻通常会为此争吵,为此倾耗日常的精力。
试想如果平常的时间精力都拿来吵架了,又怎么去好好过日子呢?
另外,中国有句古话:家和万事兴。
尽管贫穷不是百分之百导致不和,但却会消磨掉两人为数不多的耐心。
与此同时,我一直有一种观点,一个家族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能有一个深谋远虑的人来规划将来,但沉迷于日常算计的夫妻又怎么会静下心来规划这些?
再来说说这样的夫妻对下一代的影响,这也是更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毕竟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走向的,很大程度都是他的原生家庭。
一个常见的景象,就是越是这样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就越强大,孩子成长的一分一毫都要严格把关,死死地控制住。
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未来,殊不知自己的看法不见得多么正确。
我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家教,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庭和父母,我发现相当一大批的家长防着自己的孩子就像防着外人一样,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只想要孩子远离。
孩子在他们手里就像个提线木偶一样,我发现这样的环境成长下的孩子,也缺乏创造力和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很可怕的。
许多孩子都偷偷告诉我,只想早点长大,逃离这样的家庭,这是很悲哀的。
总的来说,就是不仅自己的生活糟糕失败,还要继续影响下一代,让自己的悲剧在孩子们身上重复。
当然,我不是在鼓吹有钱人的家庭就有多成功,经济富足的家庭就家庭和睦,孩子长大了就是成功人士。
上流社会的风流龌龊事亦是不少。
只是经济问题永远是核心问题,温饱问题永远是最底层的问题,如果在这两个环节上投入几乎全部时间与精力,那还有多少耐心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呢?
同理,关于孩子的教育,明明自己的人生不算成功,却给孩子施加承受不了的压力。
许多家长这样做,无非只是给自己一个安慰,到最后问起孩子,就说:我给孩子补课花了多少钱,孩子成长我都在把关,仿佛做的很对一样。
但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吗?这本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不过,这也不是这些夫妻的错,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无一不需要他们付出劳动换取,他们已经够辛苦了,他们也想多陪陪孩子,他们不想孩子和自己一样。
于是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反观那些富人家庭,上一代创造的财富打造了一个豪华的家庭,孩子从小享受着上一代的馈赠,一举一动都对爸爸、爷爷充满了崇拜,孩子知道他们是成功人士,他们说的话又怎么会不信服呢?
至于言传身教,站得高自然看得远,任何灵通的消息都能一手掌握,做出的判断永远是基于最新的环境,孩子们不想成功也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