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病原体
都会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
除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
以及肺炎链球菌等之外
还有一种名叫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体
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个冬天,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下简称rsv)病例在欧美国家激增,大量患儿涌入医院,已导致多国儿童病床紧张。
rsv是造成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研究显示,超过60%的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及80%的1岁以下婴儿感染是由rsv引起。
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新冠大流行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打破了病毒活动的周期性,rsv一度进入低活动状态。随着防疫模式调整,rsv与新冠共同流行无法避免。
婴幼儿警惕呼吸道病毒感染
目前正值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专家提醒,免疫力薄弱的婴幼儿更应警惕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
专家介绍,目前值得注意的除了新冠病毒,常见的还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儿科医生都很熟悉、堪称“古老”的呼吸道病毒,几乎所有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都感染过。
谢正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
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播非常快,特别注意的应该是儿童,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婴幼儿。它是婴幼儿住院的第一位的病毒病原,它有时可引起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有时候需要住院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污染物表面进行传播。婴幼儿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发病两三天以后可能出现喘息症状,甚至发展成喘憋性肺炎,出现缺氧、喂养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
中国是全球因rsv感染
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人数
最多的国家之一
住院负担比较重
去年第四季度,北半球步入冬季,欧美诸国面临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种流行病毒夹击。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是rsv感染导致的冲击。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监测显示:
截至2022年11月,美国rsv导致周住院人数已经达到过去五年的峰值,其中6月龄及以下的婴儿住院数是去年同期的3.8倍。rsv病例数激增,导致了儿科医院的床位的容量紧张,儿科icu人满为患,美国的卫生数据显示,全美儿科医院床位占用率一度超过了78%,其中icu的占用率超过了80%,升至疫情以来的最高。
rsv给人类造成的疾病
负担有多大呢?
rsv是引发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它可以感染全部年龄段人群,并且一次感染后无法形成终身免疫,还可以反复感染。对于脆弱的婴幼儿、老年人和慢病人群,rsv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乃至引起死亡。
中国是全球因rsv感染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估算的数据称,中国每天约有高达2500名儿童因rsv感染而住院治疗,且大多数rsv相关住院病例发生在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中。“从目前看,rsv的绝对负担还是比较高的状态,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婴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有说。
深圳市儿童医院教授申昆玲介绍,据估计,2019年在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rsv造成了3300万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60万儿童因此住院,还有26300人发生院内死亡(更多的人在院外死亡)。5岁以下儿童每50例死亡中,就有1例是0到6个月大的婴儿,每28例死亡中就有1例可以归因于rsv。
至于中国的情况,李有认为,“从中国的医疗资源和就诊情况看,中国的rsv死亡负担不会很高,比较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的rsv住院负担比较重。此前的估计是,5岁以下孩子的住院病例每年大概在62万-95万之间,绝对数字还是比较大的。”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疾病负担也不能被忽视。许文波提到,老年人的rsv流行没有很好的监测,在国内的哨点监测也显现出老年人也有合并rsv导致疾病负担加重的现象,就像流感或新冠感染导致基础病加重,导致重症或者死亡。
rsv至今无有效疫苗
高峰期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过往经验表明,rsv在北半球的流行季通常始于10月或11月,可持续到次年4月或5月,高峰期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rsv的传播途径与新冠病毒类似,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以及直接接触传播,这也意味着防控隔离与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也会影响rsv的传播。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有表示,从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来讲,在疫情防控“放开”的情况下,势必会有多种呼吸道病毒(包括rsv、流感、新冠)共同流行的状态出现。
“实际上,rsv一直在流行,只是未达到高峰的状态。”李有称,由于我国防疫放开的时机恰好在流行季期间,流行高峰具体何时到来并不是一件容易预测的事情。如我们今年可能没有看到rsv的流行高峰,那就很有可能这个高峰会出现在次年。
同流感和新冠病毒不一样的是,rsv至今无有效疫苗,也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这也是该病毒依然造成很大疾病负担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因此,李有表示,rsv对婴幼儿的健康隐患是不能忽视的。
小婴儿rsv感染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具有迷惑性,很多rsv感染的婴儿并不出现发热,当感染累及下呼吸道,如支气管或肺部时,可能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并不明显,只是表现出喘憋和呼吸不顺畅,容易被家长忽略。
在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之时,rsv流行高峰的到来无疑将给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更多一重的冲击。专家表示,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与防护措施十分必要。
在2022年12月底举行的中华呼吸道合胞病毒论坛上,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目前我国尚没有开展大规模的、系统可持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监测研究,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疾病负担以及在我国的流行状况、流行规律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尚不全面。应全方位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监测评价等工作,尽快全面掌握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疾病负担及流行规律,加快推进疫苗、单克隆抗体在内的多种预防措施、技术的科研开发。
来源 | 南方都市报、央视新闻、宁波晚报
编辑 | 陈 欢
责编 | 周 静
主编 | 戚 翔
审核 | 孟海燕
监制 | 朱建珊 冯晨光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泰州微视听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