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有几个年轻的小姐姐和我聊起对于家庭的憧憬,也多少有点陷入到择偶的焦虑中。
除开我的有些已经结婚的亲朋好友,其他我认识的姐妹,无论是单身还是离异,无论是20+,30+,还是40+,大部分个人能力不错。有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姐妹,也有二三线城市独自打拼的小姐姐们,很多人都独立买房买车,甚至买多套房,年收入也高,有钱还有颜,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男性对象。
现在很多文章鼓吹一个人过也很美好,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不希望独自一人孤独到老的。
有些网络文章中,宣扬女性独立、盛赞很多女明星的姐弟恋,经常有写到很多35+的小姐姐,还能找到高富帅甚至王子、富豪般的“人类高质量男性”,但是对于女性,生活中的择偶现状完全没有如此乐观。
实际情况是,女性的择偶最佳年纪是20-25岁之间,次佳的年纪段则是25-30岁。 一旦超过30,遇到世俗意义上的良配机会就会减少,而通常到35岁以后,可选的择偶对象的条件和质量会大大降低。
这里只是说社会现实,不存在任何评判的意味,如果觉得我讲得不对的,您也就随便看看。
如今相亲或结婚,基本上都要摆出各种条件,家境、学历、工作、车房、收入和外形年纪性格等等。
对于很多男方来讲,第一考虑的因素就是年纪和外形,之后再看其他条件。男人择偶的年纪范围其实相对比较广。25岁男性可以选择20-25岁女孩儿,30岁男性可以选择20-30岁女生,而如果35岁以上的男性也是可以选择20-35岁的女性......
一个扎心的事实在于,如果30岁以下的男性,但凡形象、收入还可以,假如家庭或自身能力也充分,能备好房车,性格不至于太极端,基本上周围的同事亲朋都会留意介绍女方资源。而男方从其中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结婚,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很多剩男不超过30岁。
30+男性还没有结婚的,要么某些方面有较大的缺点,或者是经济不占优势,或者性格有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地方,再有就是有些完美主义了。条件稍微好点的男性,基本上剩不到30岁。
而女生一般大学毕业都到22岁,如果读完研究生、博士之后,就到25岁、28岁了。 按照传统观念,女生择偶选择对象的年纪一般倾向于比自己大的男性。假如没有在校园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等到职场上,这个年纪,可选的男士就很少了。再蹉跎一阵,很多女性就剩下了。
而且,女性择偶不仅仅是和自己同龄人竞争,还要加上一大把比自己小的女生。但是男士择偶对象上,年纪可以向下兼容,即使男人40,也可以找20多岁的女性。所以女性择偶“卷”的程度,是远远高于男性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在鼓吹择偶焦虑,其实不是,这些都是目前的现状。
虽然说,总体数量上男多女少,可是实际婚恋市场上,很多女性都感受到的是女多男少的事实。
很多人说现在女性挑,眼光都高。这点是事实吗?也算事实。可是很多家庭,一路培养女儿或者女生自我发展,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一定层次,为什么就要委身不如自己的男人呢?说白了,进入婚恋市场的好男真的不如好女多呢。
这么看下来,如果女生能在大学时期确定人生伴侣,其实是个绝佳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学生,自己还没有想明白人生方向呢!
到职场上,20-25、25-30岁,如果女生还是单身,就要自己主动出击,情商智商都要开动,发动各方亲朋,充分有效的社交,还是有机会找到条件还可以的结婚对象的。
而如果女性到30+,或者35+,还是单身的话,在发展自己的实力的时候,很多时候则需要妥协让渡自己的有些条件和要求了。
这都是适用于打算结婚生子的女性的,讲的是目前社会的现状现实。
当然有人也会说,结婚有什么好?是的,的确如此,结婚也没有那么多美好。但是毕竟是几千年来,大多数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确有利弊。
如果想好打算自己一个人潇洒,无所负担和牵挂,也是一种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