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你养我小,我伴你老。
传统的孝道,就是养儿防老。虽说人到老年不能完全依赖子女,但至少在子女的观念中,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要时刻牢记在心的。
当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时,作为子女,人生再困难,都要把父母的照顾放在首位。把父母安排好,自己才能心安,生活才能和谐,和谐生财。
而在一些家庭,父母养育了5个甚至6个子女,可到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照顾时,子女之间你推我、我推你,把父母当成一个甩不掉的包袱,实在让人伤感。
看到一则视频:
年愈九旬的老母亲,一生养育了3儿3女,可到了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年纪,平时只有二女儿和小儿子平会过来看母亲,大女儿一直对母亲心存芥蒂,连话都不跟母亲说,更别说来看母亲了。
更有甚者,另外两个儿子从来不露面,使得二女儿和小儿子意见很大,6个兄弟姐妹之间矛盾重重,关系十分紧张。
二女儿和小儿子觉得母亲是大家的,应该6个人轮流照顾,现在只有他们两个在管母亲,心里觉得很不平衡。
于是,他们要求其他人也要负责,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把母亲的房子卖了,把母亲送养老院。
老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坚决不去养老院,她表示宁愿讨饭也不去,饿死都不去养老院。
她哀求二女儿和小儿子,说只要晚上陪她睡个觉,白天她自己在家,喝水都行,她保证不给他们添麻烦。
可这两个子女认为,自己家还有一摊子事,这样每晚陪伴老母亲,实在吃不消,就找到了当地调解部门。
调解员上门了解了情况,认为子女没有权利强卖老母亲房子,老母亲不愿去养老院,作为子女要尊重母亲的选择。
至于老母亲要求的夜里要有人在,考虑到暂时没有做通其他子女的思想工作,调节人员提议,白天请保姆照顾老母亲,费用6个人分摊,晚上暂时还是由二女儿和小儿子轮流陪伴……
看完这个视频,真的泪目了。为什么母亲一个人养育了六个子女,现在母亲老了,六个孩子照顾不了一个母亲呢?
有人说:子不教,父之过。这些孩子这样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这个母亲从小没有教育好,或者是母亲偏心导致的。
可是,母亲给了你生命,并且把你们养育成人,为你们成家,帮你们带孩子……操碎了心。
作为子女,不该感恩吗?为什么要跟老人计较呢?谁都有老的一天,老母亲的今天就是子女的明天,这样没有孝心的子女,给他们自己的后代树立了什么榜样呢?
如果老人的孙辈们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样对待老人,他们会不会有样学样,将来也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身教胜于说教,要想自己将来能够得到天伦之乐,现在就好好地对待自己的母亲吧。母亲和子女之间,本就是血脉相连,能有什么深仇大恨,让这些子女在老人的晚年,还用冷漠和仇恨对待她,母亲都90多岁的人了,对她还有什么是不能释怀的呢?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家里的风水,把老人照顾好了,老人健康长寿,是子女的福气和造化,子女的家会越来越兴旺,亲人间的关系和睦有爱,家和万事兴啊!
千万不要等到母亲有一天走了,子女们想起母亲时,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待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伴随你的后半生,也是不好受的。
其实,家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子女,在母亲即将走完她的人生之际,把所有发生过的不快遗忘掉,只记住和母亲一起的快乐时光吧。
人生苦短,何不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