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2022年09月29日16:14:30 情感 1197

01

85岁的寡居母亲,和65岁的独居女儿,她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女儿一辈子未婚,在照顾年迈的老母亲之余,常常会去做义工,生活寡淡又无趣。

耄耋之年的母亲,倔强中带着“调皮”,总是不肯吃药,背地里却偷偷抽烟喝酒。

母女之间交流甚少。女儿喊妈妈吃饭,摇一摇铃铛即可;老母亲爬高找书,女儿用一张纸条提醒:“爬高会死”。

然而,这对冤家母女的平静生活,却在女儿得知自己患病之后,彻底改变。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女儿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简称老年痴呆

这是影片《妈妈!》开端所描述的片段,由此拉开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

影片中85岁的老母亲,为了照顾患病的女儿,又重新当起了家庭的主心骨。

她从任性的老顽童,转变成独当一面的女超人,在晚年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妈妈!》里的惊叹号,除了象征了孩子对母亲的呼喊,更唤醒了人们对于母爱的探索与思考。

女人不一定是妈妈,但一定是女儿。

我们跟母亲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有着无法割舍的牵绊。

而我们的一生,至少要经历三次顿悟,才懂得母爱的意义。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02

讨厌被妈妈控制和唠叨

我们总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觉得和母亲无话可说,一说起话来就心累。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网友留言吐槽自己与母亲的相处模式:

我总是和妈妈吵架,但是吵完又很愧疚;我们之间没有办法好好沟通,她一点都不理解我;妈妈总是打击我,说我哪里都不行。

青春期的育辰,跟母亲完全无法沟通,只要母亲一开口,他就躲开。

吃饭的时候,育辰从来不上桌; 大部分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狭小脏乱的房间里,从不与母亲交流。

母亲越是唠叨他,他就越是变本加厉。为此,母亲非常苦恼,母子关系跌至冰点。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对大部分人来说,妈妈的爱总是含蓄而强势的。

也许,母亲不擅长去讨好孩子,一开口便是“为你好”,对儿女的管束也让人窒息。

可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妈妈一定忍不住大肆宣扬你有多优秀。

只是,她们也是第一次从女儿蜕变成母亲,还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的孩子相处。

我们在抱怨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时候,有反过来观察过妈妈的生活和情绪吗?

许多妈妈表示,自己曾有过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倾向。

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发病率高达8%。

因为不想孩子担心,她们总是默默承受内心的压抑与痛苦。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有人说,真正的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

然而,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无论是否长大,他们永远是需要保护的那个人。

别人只关心你飞得有多高,她却只关心你飞得有多累。

也许,每个人在特定的阶段,都会与母亲产生隔阂,经历一段互相嫌弃、无话可说的日子。

可是,沉甸甸的母爱背后,是一个母亲无法割舍的牵挂。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孩子和母亲,一个在长大,一个在变老。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极力地从母亲的羽翼中挣脱出来,而母亲还来不及学会放手,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走远。

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母亲在某个路口松开牵了一辈子的手,挥霍掉拥有母爱的时光。

母亲就是孩子的根。母爱的重量,让我们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有一股归根的力量,牵引着自己找到回家的路。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03

在孩子落魄的时候,妈妈一定在

母亲对孩子的爱,不一定在岁月静好之时体现,但一定会在负重前行之中彰显。

在电影《妈妈!》中,眼见60多岁的女儿饱受阿尔茨海默症的折磨,85岁的母亲果断挺身而出,承担起照顾女儿的责任。

在向死而生的晚年阶段,母亲将照顾女儿当作自己的“第二次生命”,重燃对生活的斗志。

这一切的动力,源于“我是孩子的妈妈”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影片中的女儿,随着病情的加重,生活渐渐不能自理。

有一次,她随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突然内急。

到了家门口,母亲却发现自己忘记带钥匙, 她顾不上自己年迈的身体,打破玻璃,爬窗而入。

但是,女儿刚踏进家门,就失禁了。

羞愧而绝望的女儿,缓缓地走到母亲身边,嚎啕大哭。60多岁的女儿在母亲怀里,宛如孩童时期的小女孩,茫然,无助。

母亲并没有责怪女儿,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安慰道“不要怕,有妈妈在”。

她把女儿带进浴室,为女儿沐浴擦身,还一起玩起了泡泡。

这一幕,像极了母亲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刚刚出生的婴儿。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曾经听过一句话:

“妈妈是不得不为了孩子付出,并视之为一种使命感,最终却要接受彼此分离的人。”

深以为然。

纵使孩子有一万个缺点,可是一旦当他们面临危险和困境,当妈妈的立刻会激发出强烈的“护崽”精神。

真正理解母亲的这种心情,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

女儿2岁的时候性格孤僻,时常被别的孩子欺负。有一次,她在沙池里玩,被一旁的大孩子用沙子泼,我一下子心急了,顾不上形象,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教训那些孩子,还用沙子泼回他们。

事后,我被对方的家长投诉了。虽然心里明白自己冲动了,但就是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每当看到女儿一言不发躲在角落里,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般。

后来,我辞掉了工作,专心陪伴她渡过难关。直到她不再害怕外面的世界,逐渐露出欢快的笑容,我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无论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她都能全盘接受,不离不弃。

有母爱兜底的人生,我们有可以撒娇的怀抱,有可以哭泣的臂弯,一辈子都会活得有底气。

母爱是承托孩子生命的底线,不求回报,无怨无悔。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04

母爱的尽头,是彼此成全与救赎

我家那闺女》里有一期,焦俊艳被父母催婚,她质疑:“人为什么一定要结婚?”

高亚麟回了一句:“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健在,你和死神之间隔着一层垫子;当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了。

《妈妈!》的最后一幕,母亲推着女儿的轮椅,缓缓走向海边。

她们身着盛装,在浩瀚无垠的海天之间,嬉水、欢笑、唱诵。

母亲的脸上,挂着自信而恬静的微笑,她把女儿紧紧地拥入怀中,任由骇浪拍打瘦小的身躯,无所畏惧地矗立在涌动的海浪里。

这一刻,是影片的高潮,也是母性力量壮烈绽放的顶点。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母爱能扛起生活的细碎,也能冲破磅礴的浪潮。

走到人生的尽头,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生命,看待死亡?

奚美娟曾在创作札记中写道:

生活,就是各种酸甜苦辣、悲苦喜乐交织在一起,而所有苦难的碰撞,汇成了整个绚烂的人生。

85岁母亲,又重新当了一回“妈妈”:母爱的意义,藏在3次顿悟中 - 天天要闻

作家刘瑜说过:“父母是要感谢孩子的,是孩子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母亲这个角色,所承担的意义不止是母爱,更是对彼此生命的成全,是抗衡生活打击的力量。

正如影片中85岁的母亲,在亲情的互相救赎中,完成母爱的传递和回归。

而她用耐心和爱心唤起女儿对亲情的回忆,让女儿在内心不断释放对父亲的愧疚,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这是母爱的升华,它不只是自我牺牲式的感动,更是彼此精神能量的传递。

最终,我们会明白母爱的尽头,是两个生命在进程中彼此成全、彼此辉映。

写在最后

《妈妈!》里有一幕,是在阿尔兹海默病互助中心,一群病友坐在一起交流。

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但唯独没有忘记一个人:妈妈。

大家一同唱起熟悉的旋律: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无论是否记得你,我都依然爱你,我的妈妈。

老舍先生曾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人,即使是活到了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

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带我们领略唯美的人世间。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亲爱的妈妈。

文丨白小静

图片源自网络:电影《妈妈!》剧照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