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依慧
来源 | 周依慧(ID:zhouyihui1004)
采访完周依慧老师,仿佛体验了一场极大的心灵盛宴。
她温和、圆融、透着鲜活的生命力。字里行间,流动着智慧和慈悲。
很难想象,坐在镜头面前的这个光头女人,曾经趟过人生的火海、走过生命的刀尖。
她无数次的自杀、被绑进精神病院、痛哭、崩溃.......
从生命的至暗时刻,到今天的内在成长导师,这场心灵旅途,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又走到了哪里呢?
感受不到爱的人生,一片灰暗
1969年,周依慧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
她是家里的老二。
妈妈生下她之后,身体开始肥胖,出现面瘫、中风,嘴里常常念叨着:“想死”。
妈妈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在周依慧小小的心灵蒙了一层尘。
她的爸爸是拿科研津贴的教授,妈妈是研究化学的工程师,姐姐是优秀学霸。
而她,却成了一个让家人顽皮头疼的小孩。
那时的周依慧,经常用成绩不好、生病、早恋、懒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但姐姐是家里的光环,而她只有角落里的落寞。
“我简直是一个多余的人。”
小时候,她时常这样想。
可她不知道的是,妈妈生完她之后,身体出现许多毛病,陷入产后抑郁。
这种悲伤、抑郁的灰暗情绪,通通都被年纪尚小的周依慧全盘接收。
妈妈和孩子,天然就有着很深的链接。
周依慧将“妈妈对生命的绝望”等同于“自己的责任”。
“我的到来,让妈妈不快乐。”
“我的到来,让妈妈变成这个样子。”
自此之后,周依慧的内心开始了自我攻击。
她再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感受不到生命有何意义,甚至对自己,也只剩嫌弃。
15岁,周依慧被误传为学校的校花,遭到同学的妒忌,被校园霸凌,她不敢去学校,选择逃离。
18岁她做了模特、演员,21岁,她随着父母搬迁到广州,下海做生意。
她赚了越来越多的钱,有精致的美貌、令人羡慕的身材、很多的朋友、甜蜜的恋爱......
买了房子后,她马不停蹄地逃离了自己的家庭。
那些日子,她花很多钱和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可她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心也越来越空。
直到28岁那年,恋爱多年的男朋友离开了她。
这件事成为了周依慧情绪的导火索,她彻底崩溃了。
她仿佛顷刻间坠入了一个深渊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自杀、情绪多变、持续性崩溃。
无奈之下,家人把周依慧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她说道:“我用力的踹门,我知道我要被绑进去了。我很愤怒,我很爆炸。”
对于在精神病院的经历,周依慧只有“惨烈”二字来形容。
她被关进小黑屋,每天吃药、打针,时常听到隔壁传来电击惨叫的声音,身边穿梭的是一群光着身子又十分萎靡的病人。
周依慧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抗拒。
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的脸上开始长满了痘痘,体重从100斤变成了140斤。
她不敢再照镜子,每天盯着白墙上爬行的蜘蛛,因为那是她唯一能看见的鲜活生命。
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出去。”
在强烈的愿心的加持下,她的病情有了好转,终于从小黑屋放了出去。
出去的那天,依慧的父母来接她,还打包了很多她爱吃的食物。
面对这样的父母,她瞬间不知所措。悔恨、愧疚一并涌上心头,就在那个当下,依慧心里压抑多年的爱,开始流动。
当爱被唤醒,糟糕的际遇也有礼物
“有人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两次出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一次是灵魂的崛起。”
如今谈到当年自己离开精神病院的感受,依慧用这样一句话形容。
出院后的日子,父母每天照顾着她的起居。安排她吃药、给她做饭。
曾经的她,笃定地认为自己是被父母嫌弃的,是不被疼惜和爱护的。
可那时,她看见妈妈每天带很多牛奶回来给她;爸爸为她量身定制减肥餐,每天早上准备一个鸡蛋、一个苹果,陪她去公园跑步;在她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翻遍书籍帮她找解决办法。
在养病的日子里,依慧的心也被一点点唤醒。
每每谈到那段回忆,依慧都会想起妈妈对她说过的两句话:
“你看,你吃的也不多,我跟你爸工资也挺高的,养你没一点问题,所以你哪怕不工作也没问题。”
“哎呀,我现在想通了,只要你开心,你哪怕不谈恋爱不结婚,也没问题。”
这两句话,给处于人生低谷的周依慧开启了一扇大门。
在过去28年的人生里,她一直觉得自己不被接纳,不被爱。
她用生病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用逃离的姿态面对家庭,沉浸在奢靡娱乐里,燃烧自己的生命。
但当妈妈说出那两句话的时候,依慧才感受到一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原来,不管自己怎么样,父母都是接纳我的。”
在感受到被爱的时候,一种感恩的情绪也慢慢在她的内心升腾而起。
只是,面对病魔的困扰,依慧仍然觉得无力。
长期吃药,让她头很昏迷,产生自杀的念头。
出院后,她不停地自杀,可老天爷每一次都挽留住了她。
在无数次的自杀失败后,依慧放弃了。
也正是这些失败的自杀体验,让她转变了想法:“既然死不掉,那就好好活着吧。”
她开始每天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用呢?
带着这个疑问,她去见了自己的师傅。
在谈论中,一句“你来这个世界上,是有任务的”,打在了她的心上。
在似懂非懂中,她坚定着自己要好好活下去的心。
她想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会走向哪里。
那年,她29岁,拖着残缺不堪的身体和心灵,踏上了内在成长的学习旅程。
种下向内成长的种子,收获整片森林
1999年,依慧三十而立。
她再次孤身闯深圳,但这一次,不是为了逃离,而是真实的面对自我。
她开启了内在成长的旅途。
整个一年,她不停地学习,在报纸上找课程上,彻夜看书。
每一次学习的经历,仿佛都在为她的内心按下一个“确认键”。
一颗成长的种子,在依慧的心里不停成长起来。
某天,在一次亲子的课程上,依慧听到很多的父母都在控诉自己的孩子,责骂他们不懂事、学习不好、不听话。
依慧的内心,瞬间升起了愤怒。
那一刻,她举起手,站了起来。
“你们根本不懂孩子的心理,你们根本不了解父母的肯定之于孩子的重要性,你们对孩子的严厉、苛刻,以及否定,真的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记、很深的伤害。”
说完一席话后,依慧哭出了声。
现场的父母们都被震惊得哑口无言。课堂的老师跑到依慧的身边,激动地说道:
“你分享的太好了,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心声是这样的。”
很多人都在问依慧是做什么工作的。
她只是摇摇头,淡淡地说道:“我什么也不做,我就是爱学心理学。”
也是在那一刻,依慧突然发现——“原来自信,是可以慢慢向内寻找出来的。”
她变得越来越爱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也接收到了很多的肯定。
大家都对她说:“依慧,你就是做老师的命。”
如今,每次想起这句话,她都感慨:“当时的我,真的觉得吓死了,我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老师呢?”
可就是这样,在众多的机缘指引下,依慧真的踏出了这步。
2005年,她创建了一个培训公司,集合了很多国外的顶尖心理学大师。
她带着敬畏和谦卑,一直跟着老师们学习。那种感觉,就像泡在一个课堂里,完全的接受心灵的洗礼。
依慧对大师们产生膜拜之心,赞叹的同时,内心想当老师的愿心也越来越强烈。
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遇见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在冥想中,她看见了,在一个窗子前,一个小女孩孤独地坐着。
那时的依慧并不理解,她问老师自己为什么会看见这个画面。
老师反问她:“你最想说什么话?”
“我最想说的话,就是,我想跟妈妈说,我很乖的,你不要把我放在别人家。我很乖的,我会听话的,你把我带回家吧。”
话音落地,依慧便哭得撕心裂肺。
隐藏在她内在多年的悲伤,顷刻间翻涌而出。
“我也不知道,我曾经是那么的害怕被遗弃。”
在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后,依慧想要探索生命的心也愈加强烈,求知欲被燃烧。
她想看看,自己的创伤还有多少,自己的生命到底还可以怎么活。
这种直面的勇气,也激励着她不断穿越伤痛,一步步开启着未被发现的生命之礼。
穿越伤痛,爱和疗愈开始发生
2005年,依慧办培训班的时候,发下大愿:“我要帮助10万家庭。”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做到?真的可以实现吗?
在恐惧、担忧的情绪纷纷向她发起挑战的时候,依慧还是选择了坚定自己的初心:“把我的生命故事分享出去,能捞一个是一个。”
2009年,依慧做到了,她开展了无数个线下课堂,帮助了数十万的家庭,也正式成为了一名内在成长的老师。
目标达成,初心还在继续。40岁这年,她再次发愿:“我要支持2亿人,活出生命的喜悦和绽放。”
2亿,不是10万。旁人以为依慧疯了,质疑她:“2亿人的资源从何而来?”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条路艰难,但不会有尽头。
也是在这个愿心发出之后,依慧吸引到了张德芬老师。
她们一起聊着内在成长的历程。
张德芬老师带着依慧去上疗愈的课程,邀请她作为自己新书发布会的演讲嘉宾。
一次又一次的善缘积累,依慧的资源也来了。
她成为了张德芬空间签约的第一位内在成长导师,与更多的生命相识、相知,一起直面和疗愈生命的伤痛。
在这个过程中,依慧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身体上,曾经她是一个标准的病猫子,各种病总是缠上她。
但在一次又一次疗愈的过程中,身体也给了她正向的回馈。
她接纳着自己的身体,照顾疼惜着它,并发自内心的善用它。
在家里,依慧从曾经的叛逆小孩,成为了家人的开心果。
在人际关系里,她也总能看见和理解别人的不容易,生出更多的包容心和慈悲心。
各种变化,都让依慧从内到外散发着轻盈感。
也让她更深刻地理解着那句:
“生命就是跟自己的关系。当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便能接纳世界的不完美;当你跟自己和解了,便是和世界和解。”
这种真实的疗愈和改变,让依慧更加笃定了内在成长的这条道路。
怀抱着“能捞一个是一个”的愿心,她希望能给更多经历着至暗时刻的人,点亮哪怕一丝微光。
升起感恩之心,爱每一个生命
一直到今年,依慧成为内在成长导师已经有整整13个年头了。
日复一日地学习、备课,与各种各样的生命产生链接,给予他们真实的爱和温暖。
有人曾问她:“你为什么这么累,还愿意去支持这些学员?”
她哽咽了,缓缓说道:“因为我经历过那些绝望、那些黑暗。”
或许,正因为淋过雨,才总想着给雨中的人撑把伞。
每次来上依慧课程的学员们,都带着自己的生命伤痛。
可无论她们的伤痛是什么形状,甚至在外人看来这些伤痛是难以启齿的、羞愧的、奇怪的......
依慧都会给予温柔的允许、尊重、接纳。
就像她自己说得那样:“我都经历过那么多惨痛的事情了,所以我看待每一个人都是接纳的,我不觉得他们奇怪。”
曾经,依慧碰到一个女学员,每天在群里给她写诗。上课的时候,她却远离人群,更不允许依慧碰她、抱她。
依慧选择了允许,允许她待在她认为安全的区域。
到了第二天,女学员开始呕吐,就像一种“清理”正在她的身体中发生。
到了第三天,女学员选择了融入集体。她开始靠近依慧,并用身体舞动进行情绪上的释放。
那天的课堂上,每一个见证了这场身体舞动的人,都哭了。仿佛,见证了一个生命慢慢慢慢觉醒的过程。
这个从一开始把自己隔离起来的女人,逐渐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故事。
也是在那时,依慧才知道,眼前这个如此不安的女人,曾经也被绑进过精神病院,所以她特别的没有安全感,她不能让别人碰她的身体,而且对身体有着很深的羞耻。
13年的时间,依慧遇见了太多太多震撼她内心的生命故事,也共同见证过太多的生命奇迹。
那是从低谷开出的,一朵朵灿烂的生命之花。
很多遇见依慧的人,都说她的身上充满了爱的能量。那些从低谷绝境走出来的学员,更是把依慧当作自己生命的贵人。
可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这么大的功劳。
如她所说:
“有些生命,遇见了就是缘分在共振,一起去创造很多的奇迹。其实这个功劳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管道,是我们共创的。
我自杀那么多次,老天爷都不收我,就是留着我好好干活的。
我去帮老天爷打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不需要经历我的这些痛苦,而是让他们可以直接下载,直接成为,直接活出那个爱的本质,这就是我的一个发心。”
*作者:周依慧,张德芬空间独家导师、环球夫人导师、美国ACHE催眠师国际女性论坛十佳杰出女性、知名大学女性EMBA特聘导师。
*来源:周依慧(ID:zhouyihui1004),幸福的美妙之处在于能引发慈悲,想要为他人带来幸福。在为他人增进幸福的过程中,自己的幸福感会变得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