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婚姻吧,志同道合是最重要的,如果连普通的交流和精神层面都无法达成一致,那么这段婚姻注定走下去就会显得艰难无比。
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情感调解节目,在这里回顾一下和大家分享。
丈夫七年不工作 妻子超市打工一个月两千
小燕,一位在超市打工的女人,月收入大概2000多,她找到调解员表示和自己丈夫晓锋,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了,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了窒息。
调解员了解真相后表示很诧异,因为小燕30多岁,她老公比她大几岁,目有一个大房子住,而且有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在别人眼里也是幸福的一对,生活优渥,为什么就过不下去了呢?
小燕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丈夫今年在家不工作,她自己一个女人,靠在超市打工的2000多元钱扛下了所有。她表示,这样下去真的很累,一个人要应付这些,感到了对生活的绝望,所以毅然提出了离婚,而且她老公也没有想去找工作的意思。
看到这里还真的替小燕感到难过,毕竟靠一个女人又要理外又要理内,确实是太多艰辛,还放这么一个不上道的丈夫,真的是还不如没有呢!
真相让人惊呆 原来根本不差钱
所以,调解员带着一股怨气,带着替小燕感到不值的心态,找到了小燕丈夫晓锋,没想到跟晓锋一番交流下来,这个画风就完全变了。
晓锋也承认,自己确实没有工作,也没有想去找工作的意思,这些年都是呆在家,不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家里根本就不缺钱呀,那有这个底气为什么要去工作呢?
当调解人小心翼翼问他到底有多少钱的时候,他也倒是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说,因为前几年家里拆迁,所以这个拆迁款下来数量还是有一些的,这个钱都在小燕手里,其实小燕应该是有安全感的,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这么焦虑。晓锋没透露具体多少,但是也是大概说了是八位数,对,你没看错,那就是一两千万左右吧。不对啊,有这么一笔钱,我也不想工作了,完全可以理解晓锋。
而且晓锋还表示,他不去工作,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不想让自己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因为他去工作的话,孩子只能交给自己的妈妈带了,他妈妈性格比较强势,他从小也是被妈妈压迫出来的,不喜欢学医,还让他学医导致对医院的工作十分反感,所以也就觉得还是自己带小孩更加安心些。
第二个方面么,反正也不差钱,再说自己的老婆小燕完全是不管孩子的,就连孩子衣服也不给穿。妻子经常以自己上班忙为借口,啥也不管,家里家里的卫生也是晓锋搞的,所以吧,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他的,就跟那些全职的妈妈一样。别以为她们有很多的时间,其实带两个小孩,哪怕孩子都去上学了,还留下一地鸡毛的家需要料理。一点都没有比上班更轻松。
而且调解员还发现,晓锋在家里也并非什么都不干。他喜欢钻研电路板电气和编程,自己已经有一套研究思路了,而且还自学了日语等,可谓是自学小能手了。这样的一技之长的人,以后重返职场的话,一定有立足之地的。
为了两个共同的孩子,在调解员的苦口婆心下,两个人还是暂时和好了,给了对方一个拥抱,但是这拥抱的背后,其实是价值观的完全不一致,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继续。
价值观不一致,婚姻还能走多远?
其实夫妻之间小打小闹很正常,必要的磨合和争执也是婚姻中的必经历程,但是如果价值观始终不合,无法调和的矛盾给双方都带来伤害。
其实这里的小燕和晓锋夫妻如果单从他们个体来讲都有自己的立场,也并非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矛盾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价值观的完全不一致,这样的婚姻再走下去也是很累的。
那么如果他们一定要继续走下去,有哪几点建议呢?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
婚姻中都太坚持自我的话,就相当于对方不喜欢吃粥,而你非要让对方吃粥,自然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婚姻不是1+1=2,而是(1-0.5)+(1-0.5)=1。就像晓峰现在目前的状态,小燕也可以尝试着从他的角度去理解他,毕竟晓锋料理了家务照顾了孩子,其实也是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了。换作其他女同胞,肯定是慕了。
二是都后退一步。
如果想法不一致,就没有必要一定要人家和你同个频道,学会后退一步吧,求同存异才重要。
三是宽容和忍耐。
人和人之间都不是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宽容,这不是认输,而是一种爱的表现,让自己和对方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面对矛盾、调和矛盾、共同继续前行。
四是多多沟通。
在生活当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跟对方沟通。作为相伴一生的人,你能够给予对方尊重,对方必定会给予你相同的尊重。而且沟通是打开双方之间沟壑的第一步,如果你都不了解她为什么生气?那么怎么去处理深层次的矛盾呢?
茶有茶的味道,咖啡有咖啡的香味,所以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喝一样的东西,婚姻也是如此,不把想法强加给对方,不把自己的生活模式硬与对方融合,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