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2022年09月08日05:09:07 情感 1669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 天天要闻

因为自爱,所以勇敢。By:郑小喵


01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我该怎么做?


最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昨天,我从某个公交站下车,径直50米处,途径一位年近40岁左右的女子。


她身着一件白色短袖,浅色牛仔裤,面容消瘦,扎好的头发散落下几缕,随风飘摇,像极了她当时的处境。


她就随意地坐在马路边,面前挂着一块不大的硬纸牌子,上面写着两行不太清晰的大字:我有病,我被***性侵害(因为只是匆匆路过,扫了一眼,没有站在她对面盯着看,具体名字没记住)。


附近有一个大大的方形下水道井盖,周围散发的恶臭味,如同这件事背后的加害者一样,让人作呕。


途径她身边来来往往的路人,只是驻足停留一分钟,便匆匆离开。


在我经过时,旁边有位大姐蹲在她身边,听她讲诉着那段揪心又毛骨悚然的故事。


我停下来,在她身后站了好一会儿,听得最清晰的一句话是:“他们让我回家等,可是等了好久好久,他还没有去坐牢”。


我不知道旁边的那位大姐对她说了些什么,只是在她起身离去时,那位受害女子转头对她说,“我不怕他杀我,那还省得我去自杀呢”。


我听了很难过,眼里早已涌出泪花,很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真的能为她做点什么……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 天天要闻


02


我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也因为走得匆忙,连一句安慰和支持的话都忘记说出口。


一路上,脑海里浮现出她沧桑的面颊,眼里早已失去了光,只有频频浮现的眼泪,和对活下去仅存的一丝希望。


也许,她的故事早已对着无数路人倾诉过,那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和复述,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人生最阴暗的时光。


如同刀刃,一次又一次地划过心脏,最后只能带着伤痕累累的自己,和疲惫不堪的信念,沧桑地回家。


而更多人,只是把眼前的这一幕,当成一个路人的故事,再去对身边的人讲。


只有同情和怜悯,没有感同身受和援助之手。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其实很想告诉她,“通过网络曝光吧”,我也告诉我自己“要不把这件事当作采访去写出来吧”,可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会有效吗?如果真的有效,对我对她又意味着什么?


我没有找到答案,因为,我没有尝试过。


换个角度来想,如果那个席地而坐的女子是我呢?我又该怎么做?


是忍气吞声吗?一辈子对异性抱有偏见,一辈子活在过去的阴影和恐惧中,不断内耗和消磨时光吗?


是抗争到底吗?不惜押上自己的一辈子做赌注,只为让加害者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吗?


是结束生命吗?用最拙劣的手段,一了百了,落个清静,只因一个烂人,就要搭上自己的一条命吗?


所以,不管最后怎么选,都是走投无路。


可明明犯错的人不是自己呀,为什么还要背负这么惨重的代价?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 天天要闻


03


前几天追完《欢乐颂3》,以露西为主线的情节发人深省。


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一个人到北京打拼,她很优秀也很努力,做出了耀眼的成绩,也很快升职加薪。


然而,在某次将喝醉的上司送回酒店的房间时,上司却要对她进行侵害。还将露西所有的快速成长归咎于自己的托举之上。


本性的暴露,让露西无处可逃,最后只能通过玻璃片自割手腕的方式,还自己一个清白和解脱。


露西是方芷衡的借用名,后来她隐姓埋名出国留学,回国后驻扎上海,设计了一场“父债子偿”的复仇计划。


故事的结局是,她的上司在业界毁于一旦,他的儿子醉驾住进了医院。


而方芷蘅,不过是被这个上司侵害的1/9而已。


北京,又有多少个这样的上司?全国,又有多少座城市?


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我真的强烈推荐女性朋友一定要看《欢乐颂3》,这不仅仅是《欢乐颂》的续集,也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而是现实生活最真实的反馈,极富教育意义。


直到一位朋友跟我倾诉她在职场中经历的“性骚扰”,我才发现,原来类似的故事不仅仅出现在电视里,也不仅仅出现在热搜榜,更多案例,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不过是有人选择息事宁人,一个人默默承受阴影;有人选择抗争到底,哪怕身败名裂也要还自己一个公道和清白。


而大多数受害者,都会选择前者。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 天天要闻


04


虽然“性骚扰”早已被纳入民法典,但在我国,性教育普及的缺失,还是让很多受害者在面对某些迫害行为时,无力反抗。


尤其在职场上,大多加害者都是借助权势,对弱势异性加以侵害。


有些受害者没有维权意识,也很害怕将这些可耻的行为公之于众,深怕舆论倒在正义的一方,于是选择了隐忍。


然后一辈子都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变得更加敏感,也更缺失安全感。那种阴影,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爱与温暖都无法治愈的伤。


有些受害者选择维权,然后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在维权上,但法律或许并不是如明文规定的那样“人人平等”,所以才能让某些加害者逃之夭夭,逍遥法外。


最痛苦的莫过于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依旧要被雪上加霜。然后对生活充满了憎恨和厌恶,最终选择轻生。


还有些受害者,他们也勇敢过、努力过,也如愿让“恶人有恶报”,让更多相同经历的人看到希望。


他们开始相信法律,也更相信自己,但“性侵”带来的心理阴影,要用余生来疗愈,要用尽全力才能与过去和解。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儿,我想,我会选择最后一种。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我未曾经历过,也不想有这样的遭遇。


如果我是“被性侵”的女孩 - 天天要闻


05


但我还是想告诉更多女孩们:


1.在职场,尽量穿休闲装或者职业装,减少穿裙子或者太过裸露的服装;


2.化淡妆是出于职业素养和礼貌,太过精致的妆容或者配饰,留给周末;


3.千万不要对任何一个你没有完全了解和熟悉的人全盘皆出,包括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4.不要相信也不要接受你从来没有付出过努力就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


5.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贪小便宜,有些得到,就意味着失去;


6.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电影,多学习性教育方面的科普知识;


7.当你怀疑自己遭受“性骚扰”时,先冷静,再想对策,一定要搜集证据,扮演好“橡皮筋”的角色;


8.减少单独跟异性领导吃饭的机会,前提是先学会甄别;


9.饭桌上尽量不喝酒,你真的是来好好工作的,不是来陪酒的,对于某些强迫行为,有权拒绝;


10.如果伤害层级较高,一定不要忍气吞声,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群体的力量、更要相信法律的力量。


最后,我有些遗憾,没能走到那位被性侵的女子身边送一句鼓励的话,哪怕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我支持你”。


比起安慰,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鼓励。


如果你身边遇到这样孤立无援的人,记得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她,然后替我送上一句鼓励的话。


唯有自爱的女孩,才更加勇敢,她们内心有一团火,只为照亮内心的黑暗。


作者简介:全网笔名“郑小喵”,治愈系作者,专注于个人成长。希望你会因为遇见我,而成为更好的人。@我是郑小喵,让我陪你一起成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