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再多,要学会“抠门”,不出这三钱

2022年07月15日18:03:21 情感 1575

《左传·僖公》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人生之事,莫过于时时打量。越行至高处,就越要明白什么是“高处不胜寒”。

同样,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人这一生并非全部胜意。有得意之时,“一日看尽长安花”也不为过,可是一旦失势,就要学会含蓄。

而一个人的“含蓄”,大多体现在金钱观之上。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能左右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就算一个人钱赚得再多,倘若不懂得“含蓄”,也会如水一般,覆水难收。

人这一生,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不知克制,花无用之钱,出无用之财,往往到后面,就容易落个人财两空的境地。

收入再多,要学会“抠门”,不出这三钱 - 天天要闻


人这一生,有投资,也应当有回报,不是时时见流水出,不见钱进账,日负盈亏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钱包越来越瘪,自信心越来越不足。

即便是收入再多,也要学会“抠门”。此“抠门”并不是说要像严监生那般,两根灯芯不咽气。

而是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节约不该有的花销,做到真正的节流。

人这一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慷他人之慨”,有的时候出钱又出力,反而还得不偿失。

钱只有在自己手上,才有自信的底气。你会发现,越是穷的人,越是有一种慷慨的自信。

以为自己略施小计,出点花销,别人就会跟着自己,言听计从。

其实并非如此,人们只会看得起钱包鼓的人,无钱之人对他再好,也是无动于衷。

收入再多,要学会“抠门”,不出这三钱 - 天天要闻


01、不出维持生活的钱,不盲目高风险投资

白日梦与梦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白日梦总想着以小博大,而梦想则是以小积大。

前者容易满盘皆输,而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能成功的地方,都有他的过人之处。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背水一战的故事,无论是“刻舟求剑”还是“华容道”,都给人一种险象环生的感觉。

可是生活并不是剧本,也非名著里的快意恩仇。

倘若那些背水一战的故事,照进了生活,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四顾无亲朋,两眼一抹黑。

倘若动了生活的根本,那也就松了根基,生活也就难以为继。

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后路。东山再起的故事读起来为什么那么酣畅淋漓,是因为险象之后总有通途。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出我们的钱,才能保住我们的“通途”。

就像电视剧《小敏家》中,刘小敏的前夫金波,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在刘小敏来到北京之前,两人也算在老家有正经职业,两个人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比普通工薪家庭的生活好得多。

但金波往往并不擅长存钱,反而他总是慷他人之慨,讲究兄弟仗义,结果钱一分没见进账,反而把自己生活的基本,弄得一干二净。

刘小敏和他争吵,他却总是无所谓的态度,整日里嘴上挂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到后来却发现,钱出去了,就不那么好要回来了。

生活就是这样,自己有钱并不代表自己就是慷慨的人,学会“抠门一点”,反而能小富积累成大富。

收入再多,要学会“抠门”,不出这三钱 - 天天要闻


02、不出溺爱孩子的钱,俭以养德才是正途

人们总是有这样一个定性思维:自己是苦过来的,所以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受苦。

于是物尽其用,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在孩子身上却花钱如流水。

而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孩子幸福的代名词,更多的金钱投入,反而会让孩子生惰心,长脾气。

就像《变形计》中,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互换,城里的孩子为什么会和家庭产生分裂,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溺爱。

他们认为钱能修饰很多的问题,用在教育上,能够正人正德。但过度投入,往往就容易渐生陋习。

钱只有花在可用之处,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身边的钱,同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

该是怎样就是怎样,把钱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放在他想要的、想买的东西上,这一点很重要。

收入再多,要学会“抠门”,不出这三钱 - 天天要闻


03、不出无益身心的钱,不是投入就有收获

很多时候,说道“出钱”,就不得不提及借钱之事。

人的亲情往来,人情世故,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

有的钱不借,别人私下诟病,有的钱借出去了,就有去无回。

借钱并非不能借,更多时候要懂得思考,就像《小窗幽记》中写的那样:“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做人做事,要考虑亲情关系的远近,并非谁都借,也并非直接慷慨解囊。

人这一生,抠门一点没什么,无非是别人说些什么,但只要自己的生活过得好,过得尽兴,外界嘈杂便可忽略不计。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也不失为人生幸事。

作者:青衫说情

关注我的文章,打开你的心绪。

文中配图皆来自网络。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闻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澜一起吃饭,问他:“你会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问:“我很多东西都很喜欢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东西!”看样子蔡澜跟太太的婚姻是开放型的,太太方琼文职业是电影监制,也是个独立大女主的样子,所以两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闻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后,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闺蜜陈女士有了婚外情,并多次大额转账给陈女士。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榜。△相关事件登上热搜2024年7月,62岁的胥女士和67岁的沈先生离婚,结束了35年婚姻。离婚后,胥...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 天天要闻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有些事儿搁在老黄历里早该翻篇了,可有些事却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长了根,不会翻篇。就说江苏盐城一个小村子里的旧事,搁到现在听着都觉得刺得慌——公公跟儿媳妇搅和到一起,最后闹出人命,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农村,跟拿钝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气。女子吴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闻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树曾言:“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爱情中最好的心态,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纠缠。我做好了跟你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要走的准备。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这番话语,恰似一缕清风,拂过爱情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