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姐为了帮丈夫戒赌,带着丈夫和两个女儿离开农村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
莫姐在亲戚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幼儿园饭堂做工。丈夫进了一个工厂上班,小日子总算是安稳下来了。
莫姐是一个勤快能干的人。来到大城市生活,样样得花钱,她想赚更多的钱,在城市有自己的房和家。
她工作之余,下班后还四处去摆摊,卖点丝袜、梳子等一些小东西。
丈夫和她来城里打拼后,没有赌友,消停了两年。第三年却出轨了。
莫姐是一个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人,她及时止损,果断离婚。然后自己带着女儿留在大城市继续打拼。那一年她三十六岁。
丈夫离婚后,很快和出轨者结婚。然后继续回老家生活,次年生了一个女儿。
回到老家的前夫,赌瘾大发,又开始赌博生涯。十赌九输,他没有钱给妻子养女,更不会付钱给莫姐养那两个女儿。
莫姐带着两个女儿,苦不堪言,但是她都默默地接受。没有开口问前夫要一分的抚养费。
日子虽苦,但是莫姐的大姐时时帮衬着这个苦命的妹妹。莫姐出去摆摊,两个外甥女就到她家吃饭做作业等妈妈。
慢慢的,她们的日子也开始有了起色。她们还没能在大城市买房。
勤快能干的莫姐,家里家外一把手。在幼儿园做工手脚麻利,外出摆摊嘴巴甜,在家做得一手好菜。
看到能干又单身多年的莫姐,有朋友为她介绍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头。老头丧偶三年,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资当时有四千多。算是高薪人员。
老头看到莫姐的第一眼挺满意的,又吃了莫姐做的一顿饭后,就更满意了。
那顿饭烧得跟饭店一样好吃,各种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一顿饭下来,老头同意和莫姐一起过日子。
老头对莫姐说,“小莫,你住到我们家来,我一个月给你一千元的伙食费。这些钱只能用于家庭开销。”
莫姐说,“我的两个姑娘呢?”
老头说,“你自己不是有工资吗?你的小孩我也没有义务要负责吧!”
莫姐道,“要你负责孩子的确不好。那你终究要给点零花钱给我吧,因为我要负责买菜做饭做家务。”
老头道,“结婚过日子要实在,哪里能分得更清楚。”
莫姐道,“你儿子已经大了,不需要负担,我两个孩子正上初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帮我分担一些。”
“你不帮分担,我不怨你,可是你零花钱也不给一点,只给伙食费。我去做保姆也有吃,还有工资拿呢。”
“我们不合适,我们还是各过各的吧。”说完莫姐走了。
莫姐带着两个孩子,更加省吃俭用。手头也逐渐有了些积蓄。在她大姐的帮扶下,她也去做投资。她的运气不错,第一次投资就小赚一笔。
那时房子不贵,她当机立断花八万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二手房。就和第一个老头共个小区。她带着两个女儿高高兴兴地住进她们的新家。
老头两年前中风,落下一些病根,走路有些蹒跚,还要拄拐杖。
他看到莫姐住进小区里,心思又有些活络起来。他自己不好意思直接跟莫姐讲,他私下让人去跟莫姐说想和她一起过日子。
他说只要莫姐愿意和他一起过,他的工资全部上交给莫姐,一切全听莫姐安排。
莫姐对来人说,“当年我需要他帮我分担时,他算得如此清楚,分明就是嫌弃我穷,怕我拖累他。”
“现在我自己有房有钱,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有自己的工作。我不需要他的帮助,也有能力供女儿读书。”
“我为什么还要去和他过日子,他现在无非就是想找个伴照顾他。”
莫姐接着又对来人说,“他太精了,处处为自己打算。他现在行动不便,就是想找个免费的保姆侍候他。”
“我也不傻,当年他愿意帮我分担,不嫌弃我穷,今天他有病,我愿意照顾他。”
“不付出,总想着占便宜,别人不是凯子。”
后来,那个老头见到莫姐的时候,就绕道而行,大概是中间人把她的话告诉了老头,老头也觉得难为情。
日子不紧不慢的流逝着,莫姐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过。小女儿也大学毕业了。
她利用自己手里的钱,跟着大姐投资了房产。她赶上房产的红利时代,她不贪心,有钱赚就行了。
当她看到挣的钱够女儿买房,够自己养老后,就收手了。她说,她一个农村来的大婶,有这些资产够了。
在她五十岁那年,邻居又给她介绍一个老干部。老干部72岁,5年前丧偶,家境殷实,退休前是厅级干部。他本身工资有一万多元,儿子在上海上班。
儿子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照顾老头。让老头去上海养老,然后请人专门照顾他,他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半辈子的家。
他萌生了找个老伴的念头,和儿子商量,儿子没有意见。为了防止后妈虐待老人的事情发生,儿子在大厅及各个房间都装了监控器。
和老干部见面的时候,老干部也把儿子的担心说出来。还告诉莫姐,和他结婚后,工资都交给她,他百年之后,他们住的房子也归她。
这个老干部也明白的告诉她,只要他们能和气地度过余生,他的所有家产都是她的。他们如果结婚,可以写下协议,儿子不会和她争家财。
这个老干部不愧是当过大领导的,做事干脆利索明了。莫姐有些心动,但是女儿们都大了,应该和孩子们商量一下。
她微笑着对老干部说,“你的条件不错,我回家和孩子们商量一下,然后答复你吧。”
回家后,她把老干部的情况告诉了孩子,并征求孩子的意见。
女儿说,“妈,我们向来不反对你找伴,但应该是年龄相近的。”
“这个老干部条件虽好,和你相差22岁,你结婚过去,与保姆无异。”
“这个老干部又高又胖,满面红光,这是心脑血管病的前兆。你嫁过去,他有什么意外,你就得侍候。”
“他给的条件虽然优渥,但我们不差钱,我们何必为了钱让自己去受罪呢!”
“你辛辛苦苦把我们姐妹俩带大,就好好享受生活吧。不必要再去当保姆侍候他人。”女儿眼睛有些红。
莫姐想想有道理,于是拒绝了老干部。
两年后,这个老干部果真中风住院,出院后腿脚都不灵便。上厕所洗澡都得有人帮忙才行。
莫姐暗想道,“当年多亏听了女儿的话,拒绝了他,否则真得侍候他。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55岁那年,别人又给她介绍了一个叫阿康的离异男人。
阿康和她年纪相仿,54岁,长得高大帅气,身体结实健康。
他幽默风趣,和莫姐交往后,经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莫姐冰冷的心逐渐暖和起来。
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莫姐也想找个伴,让老年生活和和美美。
自己单身将近二十年,既当爹又当妈,努力挣钱,尽心尽责培养两个孩子。孩子们还算争气,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对她也很孝顺。
莫姐在阿康甜言蜜语里,似乎回到了初恋,整个人容光焕发,笑意漾在脸上。
阿康带莫姐去旅游,东西南北走了个遍。旅途中,细心照顾莫姐,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同行的朋友羡慕不已。
有一次去西藏,莫姐高原反应,阿康也取消了自己的行程。在旅馆端茶递水,喂饭吃药,帮她吸氧。全程毫无怨言。
莫姐的心菲也被打开了。如果有依靠,哪个女人愿意独自饮下生活的寂寞和孤独?谁愿意独自扛下生活的沉重?
莫姐和阿康正式交往了。阿康也把莫姐当女儿那样宠爱着。
阿康几次提出要和莫姐去领结婚证。
他对莫姐说,“阿慧,你一生坎坷,是一个能干负责的妈妈。你这么贤惠的女人,不幸福,天理难容。”
“余生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想照顾好你的晚年。”
莫姐说,“我得和孩子们商量一下,这事缓一缓。”阿康有些失望,但表示理解。
有一天,阿康对莫姐说,“我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现在资金有些紧,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莫姐知道阿康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谁都有资金困难的时候。于是她回答道,“我的存折我保管,但密码是女儿设的,我回去跟女儿商量一下吧。”
“你需要借多少钱呢?”莫姐问道。
“我需要50万,你借我周转三个月,三个月后就还你。”
莫姐道,“不用急,存在银行的钱也是用来预防有个三长两短,现在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事,这钱你慢慢还。”
莫姐回去和女儿商量借钱的事,女儿沉吟片刻。便对莫姐说,“现在什么不多,骗子最多,50万是你的养老钱。我们还是警慎一点。”
“你容我调查一下阿康再决定借不借吧。”小女说。
莫姐虽然被阿康哄得舒舒服服,但是她一路艰辛,养大女儿不易,更知道赚钱困难。她决定等女儿调查再着打算。
女儿去调查阿康。期间阿康一直打电话给莫姐,让她快点转钱过来,否则他的公司得破产了。
莫姐找借口给拖过去了。
两天后,女儿告诉莫姐,这钱不能借,而且最好远离这个男人。
阿康婚前出轨,而且好赌成性。他的妻子就是受不了他的赌债高筑而跟他离婚。
莫姐一听,心都凉了半截。这个阿康不正是前夫的翻版吗?自己兜兜转转又找了个混帐男人?
原来他的柔情似水,其实却是蓄谋已久。不用说,这个阿康有备而来。
莫姐的幸福犹如水中月,镜中花。莫姐一时有些愰惚,觉得世界的所有一切都好假。
阿康再打电话问她钱什么时候可以到帐,莫姐撒了个谎,说女儿偷偷拿去做生意,已经亏完了。
她不能让阿康知道自己有钱,她也想借此看看阿康的表现。他到底对自己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真心。
结果莫姐很失望。阿康从那以后就很少关心莫姐了,莫姐邀他出去旅游,他也借口忙推掉了。
不久之后,阿康又重新找了一个女朋友。他对新的女朋友温柔体贴,细心照顾。
莫姐心里莫名有些酸,但更多的是庆幸。
她回想了离婚二十年的经历,终于通透了。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身上,是最不靠谱的事。
一个人能够快乐无忧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小时候,她不是一直想当画家吗?现在去实现也不晚。她报了个成人画画班,闲暇之余画上几笔,日子过得飞快。
早上,和几个闺蜜在公园散步、做操,聊天。她们的笑声甜得连鸟儿都不敢唱歌了。
晚上到广场翩翩起舞。回到家,再画上一幅画。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不香不美吗?
周末,女儿女婿带着外甥来和她团聚,有时在家聚餐,有时一起来趟短途旅游。共享天伦之乐。
这些不都是幸福的生活吗?原来幸福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