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挂导师!研究生称花上万元办谢师宴,网友:那是没遇到好导师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真不只是这一顿饭,还是让学生掏钱的谢师宴,看着挺有面,实际上如果这个导师很大方,平时不压经费,给学生没少发钱,那学生也能接受,如果抠抠搜搜,最后还要学生买单谢师宴,估计好多同学不会满意,不过有人不表露出来,有人却比较低情商,还把事情给说出来,轻则被导师骂,重则跟导师关系闹僵。

毕业季,本该是充满喜悦与憧憬的时刻,可不少研究生却被谢师宴搞得焦头烂额。原本毕业季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很多,答辩、搬家、找工作,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开销,而谢师宴的费用,更是让很多研究生本就不宽裕的钱包雪上加霜。

这不,就有高校学生向央视网《新闻 + 》记者大倒苦水,毕业前请导师和同学吃饭,人均几百上千元,就这么哗啦啦地花出去了。而这些学生还说毕业“谢师宴”在一些院校都成了“师门传统”,每年都得来这么一出,不知道他们的导师和学校看到会怎么想。

比如某高校硕士毕业生小李说自己就刚和3位同学一起给导师们办了一场谢师宴,平摊下来,每人花了 1500 元左右。上海某高校的沈同学也说:“我们7个研究生毕业,要请40多人吃饭,人均费用500-1000元。另外还有师门礼物 300 元,鲜花酒水人均 500 元,酒水买少了还担心老师不满意。”他说虽然平时导师也会请学生们吃饭,可谢师宴就得学生自己掏腰包。他认为同学们刚毕业还没工作,也没拿到多少劳务,请客的钱也都是从爸妈那儿要的,想想都觉得丢人。

这些同学都认为,“如果有同学特别想感谢一下老师,让他自己单独感谢就可以了,没必要拉着同门一起。”

但是大概这个还是分人,有同学表示:“自己是导师请学生,我毕业时候是导师请的我们。导师原话:订上海最好的饭店,让大家开开眼。”这差距,可真是天壤之别啊!有些导师就像天使一样,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在生活中也关怀备至,毕业时还会主动请学生吃饭,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其实这样的导师才是大多数,有网友说:自己中石大的。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是导师请客,把课题组的同学们叫上一起吃个饭,我还以为都是这样。

笔者以为,谢师宴本身只是一种形式,感谢导师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通过谢师宴这种形式。而导师更要考虑到让学生掏钱而让学生产生的反感,毕竟斗米恩升米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