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类专业选科要求为何不同?看完就懂了

金融学类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2025年拟在川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中,不同高校的金融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不相同。那么,金融学类专业为何出现多样化选科要求?赶紧了解起来!

学校特色不同产生的差异

高校一般都会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将其优势资源与招生专业相融合。

财经、文科、农业、教育特色明显的院校一般对金融学专业不提选考科目要求。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这些院校相对会侧重对金融领域的政治、历史、教育、法律等方面学习研究,学校的特色更偏向对金融监管法规、金融发展脉络研究和对经济政策的解读能力等方面。其中,以财经为特色的院校凭借深厚行业资源,与金融机构联系紧密,教学注重金融业实务实践,因此在选科要求上,历史类和物理类考生均可报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科目,这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报考机会。

部分理工科学校依托于自身理工科背景,在理工领域积累深厚,课程中强调数学、物理的应用,因此对金融学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或者化学的要求。如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等高校的金融学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要求考生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

学校学科定位产生的差异

金融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各高校因自身学科定位不同,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侧重点和教学特色也不同,这也使得金融学专业的选考科目产生差异化。

一些高校侧重对学生金融工程、量化分析方向的培养,需构建复杂数学模型并进行严谨实证分析,这就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与逻辑思维作为金融建模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因而会侧重对物理、化学科目作出选科要求,以确保学生具备足够的数理基础来应对专业学习。部分高校将金融学专业与计算机大数据等新兴专业相结合设置交叉学科,同样也需要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数理基础,因而也对物理、化学科目作出选科要求。

有些学校则侧重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培养学生对经济环境的敏感度,故大多不提选考科目要求,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人文、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金融精英人才,不提选考科目要求。但同学们也需要注意,金融学专业的学习中通常包含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知识。

因此,即使一些高校不提科目要求,考生在学习金融学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国际形势等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学校招生策略的差异

随着高考改革全面深化,很多高校在符合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对金融学专业不提选考科目要求,希望可以增加专业的报考吸引力。有些高校则为了适配各省政策,可能根据在不同省份投放的专业组别设定选考科目的要求。

总体来说,选科要求的差异本质上是高校综合自身特色、学科定位和招生策略进行的“个性化表达”,其实也是各高校对金融人才不同定义的体现。

对各位考生而言,如果数理逻辑能力强,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感兴趣,有利于在金融学专业中深入学习定量分析方法;如果在文字表达、政治分析等方面有优势,那么即使不选考物理、化学,也可以在金融学领域,如金融法规、国际金融等方面发挥特长。了解不同高校的选科要求,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目标院校,是迈向金融学领域学习的重要一步。

资料延展

为方便考生进一步了解各高校金融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这里,我们根据《2025年拟在川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筛选了金融学类专业中招生规模较大的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等金融学类专业的选考要求,供大家参考。

2025年拟在川招生部分金融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本文来源:综合自《招生考试报·新高考选科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