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为更好地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申请并获批设置“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2025年,本专业将迎来首届毕业生25人,填补行业领域的专门型人才从业空白,为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围绕国家安全战略和自然资源治理体系,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依托地学、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技术、重视创新的发展思路为支撑,以“测绘科学、法学、资源科学”三大学科的知识体系为骨架,研究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的产权设立、变更、转移、注销的登记过程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管理全过程。本专业设有“地籍调查与信息化”“资源资产管理”“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登记”“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等特色培养方向。
核心课程包括自然资源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自然资源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法、地籍调查与管理、地籍测量学、自然资源评价、自然资源估价、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课程。专业同步设置测量实习、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自然资源估价实习、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综合实习、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规划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受到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的系统训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熟悉资源科学、法学、管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自然资源与不动产构成要素调查、产权产籍调查、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实务、权属纠纷分析与调处、多维权籍信息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可为自然资源与不动产有效监管和严格保护、国家资源安全、不动产统一调查与管理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建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拥有资源调查类、测绘类、土地利用类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实践平台,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不动产登记实习基地,与北京市海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丰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山西省长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单位以及多个科技信息类、资产评估类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能够具有“法律—行政—经济—技术—产业”五位一体知识体系,可从事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地籍调查、不动产测绘、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核算与估价、国有资产管理、市政产权管理等领域的行政、教育、科研、科技服务工作。
欢迎用人单位将该专业纳入招聘计划(学科: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0417T),或来人来函到校直接招聘。
专业咨询:张老师 010-82321807 13466560229
就业咨询:卫老师、钟老师 010-82321917
联系邮箱:zhangjianjun_bj@126.co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转自:中国不动产官微
来源: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